20考研|80%考研人落榜是因爲這些

20考研|80%考研人落榜是因為這些


2018年約有238萬考生,但是最後能考上的僅80萬人,考研競爭越來越激烈。一樣的備考時間,為什麼有人上榜,有人落榜呢?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下這些人的落榜原因。

一、沒有認清自我,目標不切實際

考研對於很多同學來講是一次實現自己上名校的機會,所以很多同學會把目標定得很高,沒有結合院校的情況和自身的實際情況,盲目的選擇院校,這樣是很危險的。名校競爭激烈,面對的對手實力也很強勁,而且名校會有保研名額,無疑考取名校壓力巨大。

如果一定要考取名校,也要認清自我,選擇相對難度適合自己的,並且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儘早備考,最重要的一定要堅持。

二、沒有合理的學習方法和計劃

大部分同學是不會學習、不會總結的,複習就是按照心情來,所以學習進度一拖再拖,效率也不高。所以,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有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對於考研是非常重要的。

三、自制力差

手機目前已經成了年輕人不可割捨的一部分,手機不離手,沒有手機就沒有安全感,是很多同學的通病。但是在考研中,手機的誘惑是你學習過程中的很大的障礙,本來想玩一下,結果一不小心就完了很久,嚴重影響學習狀態。所以,在考研中,一定要遠離手機,剋制自己想玩手機的心,擁有好的自制力,才能更好的約束自己。

四、恆心不足,中途放棄!

考研放棄高發期是暑期和考前。暑期天氣炎熱,學習條件可能十分艱苦,很多同學暑期極容易放鬆自己,結果暑期過後發現落後別人一大截,感覺很難趕上,所以選擇了放棄。

考前很多同學壓力巨大,覺得自己很多知識沒有學到,對考研極度缺乏信心,極容易心態崩潰,在考前選擇放期。

五、信息不暢通

考研是一場信息戰,不能單純的只靠自己閉門學習。很多考研信息對於自己的考研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比如目標院校的招生情況,如果你自己不瞭解,那麼很有可能降低自己的錄取概率。

考研過程中還有許多院校動態,或者資料的變化等等信息需要自己去留意,如果沒有及時獲取這些信息,無疑對自己的考研的打擊是致命的,所以,一定要保證自己信息暢通,及時獲取到有用的考研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