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何時照我還

—淑文(新西蘭)

明月何時照我還

高懸的那輪

不屬於我,距離和時間

我計算不出

明月何時照我還

同樣的心境,不眠之人

今夜

選擇仰望

明月何時照我還

隕落的水中月

伸手,就可把思念

一捧捧掬起

而它流動的方向

總是自南向北

明月何時照我還

由淑文新詩《明月何時照我還》說起

淑文的新詩已讀,詩名取自王安石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秋節人月兩團圓,中國人嚮往美好的生活,嚮往大團圓,由來已久。逼不得已,人是不會離鄉別井的,所謂龍床不如狗竇,但老是貓在鄉下,毫無進取,也不是為人之道。所以人還是要離鄉的,而一旦踏上征途,去到一個全新的環境,重新再適應過,並不是所有人可以做到的,那麼思鄉也就在所難免了。

淑文的詩,懷思故舊,抒發思鄉之情,由李白的《靜夜思》取材脫胎而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下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使用白描手法,淑文也一樣,先寫天上明月,時空變遷,中段假想遠在家鄉的親人會仰望明月,也在思念他鄉人,最後重回現實,將思念一捧捧掬起,由南向北,濃濃的思鄉情,令人掩卷長嘆。

中國詩人的思鄉情意結由劉邦的《大風歌》開始,"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又有多少人能衣錦還鄉呢?大部分人在外地發展,苦力掙扎,為子孫打下一點基礎而已,謀生已經不易,同時又要忍受刻骨的相思以及思鄉之情,真非常人所能忍受的。

古人中比較出名的,還有庾信在《枯樹賦》中,描述桓溫聞而嘆曰:"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寫到桓溫自江陵北伐時,經過金城,看見年輕時所種柳樹已十圍,發出了光陰易逝、世事無常的慨嘆,桓溫思鄉情切,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眼淚。

中國人不問種族,不分男女老幼,思鄉就是思鄉,這與西方人不同。西方人隨遇而安,走到哪兒是哪兒,哪兒都是自己的家,中國人則完全不同,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儒家思想盛行,家族觀念、鄉土觀念深入人心,我們無論走遍天涯海角,無論歷盡千辛萬苦,我們也要象三文魚一樣,迴歸故土,常言道: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人啊人!就是這麼無奈。比如淑文,她本是東北大連人,卻移民新西蘭,家鄉的一切記在腦海中,兒時的記憶,食物的味道,父母、鄉人以及同窗之情,全部帶不走,到了一個新地方,父母遠在萬里之外,一切一切,難以放下。王維有詩云: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讓你回鄉見一見父母啦,也不過十幾天又要回去,因為你不可以放下新西蘭的事業吧!人就是無奈,有收穫就要付出,關鍵在於你如何取捨,事業、家庭、生活、工作、親情、健康等方面取得平衡,談何容易?

一掬思鄉淚,淑文這個掬字用得好,她遠在南半球,思念北半球的父母鄉人,可以理解。衡陽雁斷,大雁一年一次回鄉,而人卻礙於形勢,未必如願。雖說科技發達,手機網絡日新月異,視像電話發達,但你見人們通傳視頻時,為何眼泛淚花?人在他鄉,父母巳衰老,無法照顧他們,那份歉疚之情無法形容,恨不得立即買機票回鄉,但回去了又怎麼樣?激動萬分,近鄉情怯,人事變幻,但身為外鄉人,終究要回到工作的城市,所以人們在離鄉的時候,是吃不下飯的,但偏偏家人因為你要遠行,飯菜又特別豐富,這真令人難以接受。

不論古今,不論什麼階層,思鄉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事實。每當看到中央電視臺報導春運高峰期間,皚皚白雪中的回鄉人,他們驚喜、疲憊交集在一起,我就妒忌心起,因為他們回鄉了,而我未能回去,這就是中國人的鄉情,往往令西方人無法理解,中國人就要在春節,回去一下,有錢無錢,回家過年,他們不求衣錦還鄉,回去了就好。

淑文是個女詩人,不同於我輩男人。我也思鄉,想家鄉的小路,想家鄉的人事,開發了,經濟起飛了,哪兒折遷了,哪個人去世了,一切一切,魂牽夢縈。人到中年,懷思往事,也是正常。鄉情是一個鈕帶,將故鄉與異地連接在一起,中間就是一條火車路軌,就是一條飛機飛行的路線。人啊人,無奈得很!中囯人的鄉土觀念根深蒂固,無法改變,一代代的人出生了,成長了,出去了,謀生時受盡冷言冷語、白眼奚落了,受了不公平的對待了,怨恨憤怒了,爆發了,又無奈地接受現實了,醉了哭了,睡醒了,還不是要再上征途?人在異鄉又有什麼辦法?世界還沒有大同,這個世界是講人際關係的,人在他鄉,無親無故,全靠自己打拚,謀生已經困難,如果結婚生兒育女,多了幾個人替你花錢,男人就猶如拉著一輛裝滿貨物的板車,拚命地爬上坡一樣艱辛,生活從來不易,齊秦也唱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人在疲累悲痛之餘,一定會回想起故鄉的人事,想起兒童時代祖輩的庇護來,那時的自己是多麼地幸福。想深一層,誰不是這樣過來的,祖父也有他的祖父,中華民族這一偉大的民族,注重代代相傳,祖輩疼愛孫輩,孫輩再疼愛他們的孫輩,因為大家身體內都流著相同的血,文化傳承就這樣下來了。但話又說回頭,比如我們的祖先,事實上他們在鄉下的確生存過,但現時知道他們的人,又有幾個呢?人事變遷,一代代地生存,一代代地消亡,一代代地湮沒,都消失在蒼茫的宇宙中和歷史的煙雲下……人留下名聲,僅僅是在直系親屬的心中而已。所以古聖賢講三立:立德立功立言,強調人的精神永恆,這是很有道理的,這至少傳承了文化,讓中華文明成為了歷史上唯一沒有中斷過的文明。

淑文的詩,令我想起:人們奮鬥一生,事業、功名、家庭各方面都有進展,但家人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所有的一切,也不過是一種短暫的存在和過程而已,過去的人是這樣過來的,我們現在的人也這樣走著這條路,而將來的人也會這樣繼續下去,世界永遠運轉,這是不以任何人意志而轉移的。世事不可能十全十美,變幻才是永恆。思鄉是一種情意結,自劉邦、桓溫、李白、王維、王安石而下,乃至我們的詩人淑文,都將懷思家園當作思想燃料,他們都寫下了思鄉好詩!淑文那句詩:"隕落的水中月 伸手,就可把思念 一捧捧掬起 而它流動的方向,總是自南而北'',每每令人輾轉反側,證明了她的文字的確具備了極強的藝術感染力了。

明月何時照我還

詩人簡介:淑文,Sue,曾任電視臺節目主持人,現居新西蘭,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作品發表於《人民日報》《長江詩歌》新加坡《千紅文學報》印尼《國際日報》等國內外報刊雜誌及微刊,全國首屆集蜂堂杯小蜜蜂文學作品比賽二等獎,《你我她》雜誌簽約作者。

明月何時照我還

詩評者簡介:蔣新生,現任亞洲海外鳳凰詩社副秘書長、編輯,七十後,江蘇揚州市邗江縣人,現居香港,業餘喜愛閱讀,近年開始學寫近體詩及詞。詩觀 : 弘揚國粹、關心民瘼,信息正面,分享共進。發表大量詩詞、散文於網絡平臺以及《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詩歌報》、《西南當代作家》、《中詩報》等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