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伙磚廠打工三年,每月準時寄錢回家,母親卻再也見不到他

張峰和母親從小就相依為命,在家鄉這個貧窮的農村裡面,努力的生活著,在張峰長大成人後,為了能賺錢讓母親過上好的生活,於是便想同村的同樣年紀的年輕人外出打工。這樣的決定無意就是讓本是相依為命的母子從此過上兩地分離的日子。這個決定也讓張峰的母親感到非常的苦惱,一方面走出這個貧窮的農村闖一闖是改變命運的好辦法,可是另一方面,母親也是非常捨不得張峰,害怕兒子在外面受苦。一時間母子倆僵持住了,兒子明白母親的擔憂,母親也明白兒子的用心,可是想要過心裡面的那關還是很難的,但是貧窮的生活儼然讓這對母子沒有更多的辦法,最終,在張峰的堅持下,母親同意了張峰外出打工。在張峰離開前母親還是千叮嚀萬囑咐讓張峰完事小心。

農村小夥磚廠打工三年,每月準時寄錢回家,母親卻再也見不到他

初來外地的張峰和同村的夥伴,找工作並沒有那麼的順利,也是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最終,在一個磚廠找到了一份工作——燒磚。這份工作對於張峰來說也算是來之不易,所以他倍感珍惜,每天都比他人要努力。每天是到的最早的一個,離開也是最後一個離開。在這個團隊裡面他也是從不吝嗇自己的關愛之心,對每個工友都會盡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真正做到了好事做在前面,正因為張峰的這一系列的作為,很快的,他就晉升為小組組長了。

農村小夥磚廠打工三年,每月準時寄錢回家,母親卻再也見不到他

這一干就是三年,在這三年內,張峰都沒有回過家裡,這麼長的時間,對於他母親來說真的是非常的長非常的難熬呀。三年裡面,張峰每月都會給母親寄信,在信封裡面還會附帶1500元錢。可是即便這樣也是難解母親對兒子的思念之情,於是張峰的母親就決定去張峰工作的地點看他,張峰的母親根據信封郵寄的地點到達了張峰工作的地方,可是到了那裡,卻還是沒有見到張峰本人,看到的是他的工友,聽工友說張峰是被老闆派遣到外地工作,出差了。

這一次母親沒有看到自己的兒子,失落的離開了。可是沒有看到兒子的母親始終沒有放下那顆惦記兒子的心,於是母親又一次的來到了磚廠,這一次,張峰的母親見到了磚廠的老闆,可是當老闆看到了這位因終日思念兒子而思念成疾的母親時,瞬間就給這位老母親跪下了。

這一舉動讓母親有了一絲不好的預感。

原來,張峰在磚廠工作的第二年,在他剛剛升為小組組長後,一次他組裡面的一個工友因為操作不當,引發了爆炸,張峰因為在第一時間護住了他的工友,所以他在這次事故中重傷不治身亡了。而被他護下的工友雖說也受了傷可是性命總算保下了。而張峰在臨終前,託付老闆按照自己原本的習慣每個月給老母親寄信和錢,把賠償金分月寄出,讓自己的母親有個念想,可以抱有希望的生活下去。

當張峰的母親得知了真相,一瞬間崩潰了,這麼多年支撐這位母親生存下去的信念一下子沒有了,但是在工友和老闆的勸說下,慢慢的平靜下來,理解了兒子最後的良苦用心,這位堅強的母親,決定振作,不能辜負兒子最後的用心。

於是張峰的母親取回了兒子的骨灰,決定帶兒子回家,張峰的母親說落葉要歸根,就這樣這位堅強的母親帶著兒子的骨灰長途跋涉回到了曾今相依為命生活的老家,母親將兒子的骨灰埋葬在自己房子後面,當母親將兒子的後事處理好後,靜下來之後,這個曾今充滿著歡聲笑語的家如今變得這麼安靜,一路強忍悲傷的母親,終於放聲大哭,這份喪子之痛終於宣洩出來了。

農村小夥磚廠打工三年,每月準時寄錢回家,母親卻再也見不到他

這樣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最終還是讓堅強的母親倒下了,病了,可是張峰的母親明白,自己要代替一直樂觀的兒子勇敢的活下去,讓兒子在九泉之下能夠安心。張峰的母親每天都念著兒子的小名——小峰,這也算是支撐這位母親活下去的最後的信念。

小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