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閱讀思考錄——聽話和叛逆

我的閱讀思考錄——聽話和叛逆

國慶假期,我得空就會翻看一本叫作《我的天才女友》的小說,朋友見了嗤之以鼻,問我怎麼還看這種書,他以為這是一部情節俗爛的戀愛小說。為了解除誤會,我跟他說,這其實是一部很恢宏的作品——《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一個部分。他又問這本書有什麼好的,我把封底上的文字念給他聽,誇讚的話很多,但總結一下,就是這個四部曲毫不粉飾地講述了兩個女性之間,長達五十年的,最真實、最尖銳的友誼和競爭。

我的閱讀思考錄——聽話和叛逆

《我的天才女友》這一本只是個開始,講了兩個少女,莉拉和埃萊娜,一起成長於那不勒斯一個破敗的社區,從最初的陌生,到結識,再到形影不離、彼此信賴,同時又暗暗較勁,最後又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方向:一個被迫放棄學業,禁錮於家庭;另一個繼續求學,走向更廣闊的世界。而她們也都在那時,打開了複雜成人世界的大門:一個遭到新婚丈夫的背叛,另一個為前途擔憂,為朦朧的愛情而彷徨。

這本書我還沒看完,但已經想要把它推薦給大家了。推薦的原因不僅僅是上面說的那些,還有它細緻入微地刻畫了一群成長中的孩子。這些孩子,原本都是相似的種子,但在漫長的時間裡,長成了各不相同的樣子。這當中有令人欣喜的變化,也有令人遺憾的變化,而這些變化最開始的表現,都是成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比方說,一個孩子是聽話,還是變得叛逆。

我的閱讀思考錄——聽話和叛逆

在仔細思考聽話和叛逆這兩個詞之前,我相信這當中有很大部分是孩子的性格決定的。有的孩子生來溫順,有的孩子就是倔脾氣。而我個人很不喜歡“聽話”這個詞,因為在我看來,“聽話”差不多就是沒有個人意志的意思,等同於逆來順受、循規蹈矩;而“叛逆”這個詞,更能與創新和開拓產生關聯,因此我還挺認同“人不叛逆枉少年”這種說法的。

可是,莉拉和埃萊娜的故事顛覆了我的認定,在他們身上,聽話走向了開拓,叛逆卻以失敗告終。

我的閱讀思考錄——聽話和叛逆

先說莉拉這個叛逆的姑娘,她一小就表現出獨特的個性,不服從老師,敢於對抗男生的欺負,勇敢又犀利,因此會成為埃萊娜,這個聽話又守規矩的小姑娘的偶像和模仿對象。按照我的預想,莉拉應該會成為一個勇於突破家庭禁錮,最終贏得自由人生的女孩,而埃萊娜則更可能順從於父母的安排,過完鬱悶而憋屈的一生。

但故事給了我們一個相反的走向。叛逆的莉拉被拉進家庭的泥淖,先是放棄學業,走進父親的修鞋鋪,後來又放棄設計新式鞋子的目標,只待在家裡做家務。即便她一直都獨自進行學習,暗暗與埃萊娜較勁,卻無法得到家人的支持。她最終還是被父親的意願牽著鼻子走,一步步捲進了庸俗世界的漩渦。

在莉拉身上,叛逆是最無奈地抗爭。她的靈魂再倔強,身體也無力逃脫環境的禁錮,這也許成了她想要“徹底消失”的心理根源。

我的閱讀思考錄——聽話和叛逆

相反的,埃萊娜很少表現出對抗父母的意思,她一直很聽話,很守規矩。但在她聽話的外表下面,卻藏著一股“背叛”母親的力量。埃萊娜害怕自己變得像母親那樣醜陋,因此努力使自己做得更好。而她的母親雖然抱怨連連,卻沒有真的禁止埃萊娜的“背叛”和遠行。埃萊娜學業優秀,得到了老師的支持,在老師的幫助下,她也獲得了父母的支持,被允許繼續求學,走向更廣闊的世界。在埃萊娜的身上,聽話取得了勝利,因為她根本不需要叛逆,她的意志就可以展現。

在莉拉的家庭裡,父親是最高權威,他不允許孩子的“背叛”,莉拉想要走自己的路,卻不是真的有勇氣和力量去突破這個牢籠般的家庭。而在埃萊娜的家庭裡,聽話不等同於沒有自我意志,因為父母允許並支持她做自己,還給她力量。所以,叛逆的莉拉並不比聽話的埃萊娜更有力量,更有想法,她只是遇到了更多的禁止和扼殺,不能暢快做自己,因而才用叛逆的方式來表達憤怒和不滿。

我的閱讀思考錄——聽話和叛逆

走出書本,回到現實,我們的孩子也是一樣。如果他羽翼未豐,卻得不到父母的允許和支持,那就真的很難讓自己的意志走得更遠。做父母的,當然也都希望孩子的成長路線符合自己的期望,但過於強烈的控制慾,卻可能牢牢地捆住孩子的手腳,讓他不能前行。成長就是一場背叛,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奉獻,不是為他操勞一生,而是在恰當的時候,放他遠行。

圖片均來自電影劇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