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定都洛陽,杜詩除暴安良,帶領百姓繁榮富強

劉秀定都洛陽,杜詩除暴安良,帶領百姓繁榮富強

劉秀定都洛陽後,洛陽的治安很差。在戰爭年代,強盜往往趁火打劫,為害地方。有的還混進軍隊,明火執杖地搶劫。杜詩是河內人,從小就有才幹,曾擔任過郡裡的功曹,人們都誇他辦事公平。劉秀進人洛陽後,聽說杜詩的大名,便任命他為侍御史,讓他負責洛陽的治安。杜詩上任後,一面安撫百姓,一面狠抓軍隊的紀律,不許他們騷擾百姓。洛陽駐軍中有個將軍叫蕭廣,土匪出身,搶劫成性,常常縱容士兵欺侮百姓,為所欲為,在洛陽城中橫行霸道,搞得洛陽百姓人心惶惶。杜詩接到百姓的控告信,馬上找到蕭廣,勸他說:“皇上有旨,要整頓洛陽治安。請將軍約束部下,不要亂來。否則天子怪罪下來,我們都擔待不起啊!”蕭廣兩眼一瞪,忽地站了起來,罵罵咧咧地說:“天下是老子出生入死打出來的,難道只許我們賣命,不許我們享福?”杜詩見這人不可理喻,便拿出聖旨,念給他聽。蕭廣一聽聖旨,這才老實了。杜詩走後,蕭廣著實老實了幾天。不料,過了些天,他匪性發作,又縱容士兵幹起搶劫的勾當來。

劉秀定都洛陽,杜詩除暴安良,帶領百姓繁榮富強

杜詩聞訊後,立即用計誘捕蕭廣,公佈了他的罪行,將他斬首示眾了。事後,杜詩上書劉秀,詳述了蕭廣的罪行。劉秀見蕭廣已死,並沒有怪杜詩先斬後奏,反而立即召見他,表彰他說:“你能果斷地為民除害,是利國利民之舉,說罷,賜給了他一把綮戟,還重重地賞了他。綮戟是木製的戟,是官吏出行時打在最前面的一種儀仗用具。劉秀賜給杜詩綮戟,對他來說是一種殊榮。從此,杜詩出行時,總要用綮戟作前導。百姓一見綮戟,就知道杜詩來了,紛紛過來圍觀,喊道:“我們的大恩人來了!前有召父,後有杜母過了幾年,杜詩因功升任南陽太守。

劉秀定都洛陽,杜詩除暴安良,帶領百姓繁榮富強

南陽是劉秀的故鄉。劉秀的文臣武將,有一大半出自南陽。南陽有好多人是他們的親屬。因此,人們都不敢去做南陽太守。因為太守上任後,管得太嚴了,怕得罪皇親國戚和達官貴族的親朋好友;管得太鬆了,地方上的百姓就要遭殃,會影響政績。但杜詩不怕這些。杜詩上任後,提倡節儉,除暴安良,千方百計地發展生產。不久,地方大治,百姓都富了起來。杜詩心靈手巧,畫了一張水排圖,讓工匠照圖製造了一些水排。水排放在急流處,流水推動水排,水排再帶動鼓風裝置,強烈的風便吹向鍊鐵爐,將爐火吹得通紅,煉出又多又好的鐵來。百姓用這樣的鐵造出各種農具,使南陽的農業飛速地發展起來。

劉秀定都洛陽,杜詩除暴安良,帶領百姓繁榮富強

這種水排屬於機械裝置,在當時極為先進,比歐洲要早一千多年呢。杜詩還號召百姓開墾梯田,向荒山要糧。幾年後,南陽面貌一新,成了全國最富的郡。百姓感激杜詩,歌頌道:“前有召父,後有杜母。”召父指召信臣,西漢人,曾任南陽太守,開渠數十條,發展農業,讓南陽百姓富了起來,是百姓真正的父母官。召信臣死後,百姓一直懷念他。現在,南陽百姓又迎來了真正的父母官杜詩。因此,他們把召信臣喻為父親,把杜詩喻為母親。杜詩的確像母親一樣關心百姓。

劉秀定都洛陽,杜詩除暴安良,帶領百姓繁榮富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