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国联要建设什么样的满洲?


根据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国联要建设什么样的满洲?


1932年李顿调查团在上海,图中心穿大衣者为李顿

去年七月,长春的伪满皇宫博物馆展览“几曾识干戈——联合国图书馆藏李顿调查团档案展”,展览从联合国图书馆所藏的近3万件“李顿调查团”档案中选出450件档案图片,并与相关历史图片组成展览,据悉,这是“李顿调查团”档案资料首次在国内公开展出。

1933年2月24日,国联大会以42票赞成,日本1票反对,通过了19国委员会关于接受《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决议,不承认满洲国,但要求在国际社会共管满洲。

日本于3月28日以抗议该报告书为由,宣布退出国际联盟。国民党政府虽完全同意李顿调查团报告书,但因为是日本军队实际占领满洲,所以致使国联的调查报告书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

那么如果按照《李顿调查团报告书》,是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满洲呢?


根据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国联要建设什么样的满洲?


一、历史背景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结果日本在没抵抗背景下迅速占领满洲。此时国民党政府只是寄希望由国际社会来干涉。中国驻国际联盟代表施肇基奉令,于9月21日向国联理事会控告日本侵略中国领土,破坏国联盟约。要求国联采取行动,制止日本对和平的威胁和形势的恶化。“使危害和平的局势不致扩大”,并恢复到事变爆发前的状态。

国际联盟的国联理事会就日本武装侵入中国满洲问题争论了3个月,作过多次决议,既不敢谴责日本,也不能制止日本扩大侵略。在中国代表的一再要求下,1931年12月10日,国联理事会终于通过决议,决定派遣一个国联调查团到远东实地调查“九一八”事变情况。调查团的任务只限研究中、日纠纷的背景,向国联提出报告,而无权干预两国的军事行动或建议双方直接交涉。


根据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国联要建设什么样的满洲?


二、李顿调查团

1932年1月21日,国联调查团正式成立。调查团由英、美、法、德、意等5个国家的代表组成。团长是英国人李顿侯爵,故亦称李顿调查团。

李顿在英国殖民统治印度时,曾出任孟买省长、代理印度总督等高职。美国代表为麦考益将军,曾任菲律宾总督。法国代表为亨利·克劳德将军,曾任法属西非军司令。德国代表为恩利克·希尼博士,曾任德属东非总督。意大利代表为马柯迪伯爵,曾任意驻南美各国公使。根据理事会决议,中国派前处长顾维钧以中国代表处处长资格参加,于能模作为国际联合会调查委员会中国代表处专门委员身份参加。日方“参加委员”为吉田伊三郎,曾任驻沈阳总领事。代表团秘书长为国联秘书处股长哈斯。此外还有一些翻译人员。

调查团临行前,国联行政院规定他们除调查日本在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而形成的满洲问题外,也调查中国的一般形势。因为日本当时宣称,由于中国的政治形势关系,中国政府已不能履行它的责任,即不能保护外国利益,特别是日本在满洲的条约权利和利益。

李顿调查团行程不是首先去遭受日军铁蹄蹂躏的中国,而是去询问各个帝国主义国家对该事变的态度。

1932年2月3日,调查团由法国勒哈弗尔港出发,到伦敦、华盛顿。29日到达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在东京10天,拜会日本天皇裕仁、首相犬养毅,参拜靖国神社。3月14日抵达中国上海。26日在南京与蒋介石、汪精卫、宋子文等会面。然后周游芜湖、九江、汉口、重庆、宜昌、济南、天津等。

4月21日才抵达沈阳。这时,日本侵略者已完全占领和控制了中国东北,制造了伪满洲国,迫使李顿调查团承认既成事实。在东北,与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满洲国溥仪及其官员会晤,查看了“九一八”事变现场。日本为了使调查团的调查有利于自己,关东军将调查团任何时候,要看的任何地方,都粉刷一新,做得极至周详。当时,许多善良的中国人对国联调查团还是抱有幻想的,东三省的爱国将领、社会贤达,24个满洲地区民众团体和学术团体,战斗在东北的抗日义勇军,以及上海、南京、北平、天津等地学生、市民等,纷纷走访、投书、致电调查团,要求其主持正义。由于控制调查团系列强国家,致使中国国民政府外交部及国际联合调查委员会中国代表处受到制约,无法发挥更大作用。

李顿调查团在中国满洲地区活动了一个半月。

1932年9月4日调查团完成调查报告书,各委会签字。10月2日《国联调查团报告书》在东京、南京和日内瓦同时发表。中国外交部公布调查团报告书章节,报告书共分10章,文长272页,约14.4万字,报告书虽然肯定东北是中国领土一部分,主权属于中国,对事变经过和满洲国也有某些公正和客观的叙述,为了显示中立,报告书认为中国抵制日货运动是“中日冲突的重要原因”,苏联的“共产主义目前的传播”是造成“九一八”事变的最重要因素。对于“九一八”事变的解决,报告书主张既不应该维持“满洲国”的现状,也不应恢复到“九一八”事变以前的状态,而是应该中日两国都从中国满洲撤出武装力量,中国满洲由西方列强各国共管。实际上,东北军早已经撤出,目的是让日本军队撤出。满洲实现在国际社会共管下的永久中立。类似瑞士那样的永久中立,但也考虑日本利益,未来的满洲政府应请有日本人担任顾问。

李顿调查团报告书长达270余页,共10章,前8章是调查结论,从法理层面澄清了几点事实:一、“九一八”事变中,日军行动“不能视为合法自卫之办法”,其有“精密预备的计划”;二、“满洲国”为日本扶植成立,其政权“不能认为由真正及自然之独立运动所产生”;三、承认东北三省领土及主权归中国所有。报告书这一部分披露了日本有预谋的侵略行径。

报告书后2章是李顿等人向国联提出的解决意见。他们不主张满洲地区恢复原状,而建议设立一个“自治政府”,包括“相当数额之外国顾问,其中日本人应占一重要比例”;中日军队全部撤出满洲地区,改由两国宪警维护治安等。此外,报告书称日本出兵满洲,不止是“此一邻国以武力侵犯彼一邻国边界之简单案件”,还是有“赤色危险”的复杂问题。报告书还认为,九一八之前,日本在满洲拥有特殊利益,中国的反日行动损害了日本的利益。这些建议,显然是基于中日在满洲的既成事实,而做出的妥协(相较于因东北军之不抵抗,日本已在满洲实现了全面控制这一既成事实,报告书实际上是在要求日本“吐出部分到嘴的肥肉”)。


根据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国联要建设什么样的满洲?

李顿等正在调查柳条湖铁路的爆炸点

三、国民党政府的意见

蒋介石、胡适等虽然认为报告书有迁就日本之处,但大体上肯定其“尚属公道”“代表世界公论”

围绕李顿调查团报告书的内容,当时中国国内形成两种对立意见。蒋介石对报告书所提建议十分不满,认为“李顿对于调停之主张,亦太怕日寇矣”,但承认“调查之日本责任,尚属公道”,因此决定对报告书“有修正与保留之接受,而不拒绝”。汪精卫时任行政院院长,他公开声明,“中国政府对于李顿报告书,赞成其所持态度,表示满意”。

在国联主持交涉的顾维钧看法同蒋介石一致,“前八章关于事实的叙述,看来是正确地反映了满洲的形势,但最后两章(包括建议)则似乎很受既成事实的影响”。胡适称报告书“代表世界公论”,李顿等人的建议“未尝不是一种解决的途径”。在胡适看来,“如果承认日本在满洲的条约上的利益,和承认满洲的自治权,可以取消‘满洲国’,可以使中国的主权与行政权重新行使于东三省

”,那么“这种条件是我们可以考虑的”。

所以国民党政府正式发表的意见是接受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及其对未来满洲中立化的建议。

国民党即使在进入抗战,甚至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后,才与美国一起对日本宣战,但一直主张冻结满洲问题,不提收复。其目的还是由国际社会来管理满洲。这点老蒋是遵循其老师的态度,主要还是想着汉地十八省,其他地方都是可有可无的。

根据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国联要建设什么样的满洲?


四、满洲地位的中立化

实际上,早在日俄为争夺满洲利益而发起的战争,在发起战争前,美国就日本有接触,美国意见是赶走俄罗斯对满洲的霸占地位,实现满洲中立化。

美国政府支持美国铁路大王哈里曼投巨资修建一条环球铁路,把日本,中国满洲,西伯利亚和欧洲连接起来。

所以,日俄战争,美国和英国都支持日本,希望通过日本拔去俄罗斯对满洲的独占。大清政府也是这样想法。

但日本人表明答应,真正打下来,日本也是付出很大的代价,自然不愿意为别人火中取栗,自然要一部分权益。于是要求对旅大的租界和南满洲的铁路。

但美国看这结果就非常不满意,美国的目标是满洲中立化,也不想让日本独占。

1907年8月7日,美国跟清政府达成协议,承诺拿出2000万美元,帮助清政府创立东三省银行,大股东为美国人哈里曼。作为回报,清政府允许东三省银行在境内修建铁路,推行货币,开办实业等各种特权。这就是美国跟清政府合作的——哈里曼计划!

这个计划一出,立即遭到了日本的强烈反对,其协议严重威胁到其在东北的利益,美日关系急剧下降,甚至快要擦枪走火!后日本和美国多次谈判,双方签了《罗脱高平协议》,大致意思就是双方凭本事争夺地盘,但不要侵犯彼此的利益。


美国政府后提出了“满洲铁路中立化”,由美,英,德,法,日,俄等6国出钱让清政府回购在外国人手里的铁路股份,所有权归中国,但是管理权由6国共同管理。很显然,6国中的势力一目了然,日本跟俄国坚决反对。

所以说,国联提出的满洲中立化,是美英等国由来已久的主张。而这样的计划,又非常像民国初年,俄罗斯、蒙古和民国三方达成协议,蒙古取消独立,承认名义上是民国一部分,但内部实现完全自治。这国联提出的满洲中立并满洲自治,也非常类似外蒙早期的地位。

作者富察春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