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繪畫|宋徽宗和他的《瑞鶴圖》

經典·繪畫|宋徽宗和他的《瑞鶴圖》

宋徽宗 趙佶

(1082-1135)

北宋政和二年正月十六日,都城汴京上空忽然雲氣飄浮,低映端門,群鶴飛鳴於宮殿上空,久久盤旋,不肯離去,兩隻仙鶴竟落在宮殿左右兩個高大的鴟吻之上。引皇城宮人仰頭驚詫,行路百姓駐足觀看。空中仙禽竟似解人意,長鳴如訴,經時不散,後迤邐向西北方向飛去。

當時徽宗親睹此情此景興奮不已,認為是祥雲伴著仙禽前來帝都告瑞——國運興盛之預兆,於是欣然命筆,將目睹情景繪於絹素之上,並題詩一首以紀其實。

經典·繪畫|宋徽宗和他的《瑞鶴圖》

趙佶 《瑞鶴圖》題跋

一般的花鳥畫構圖多為折枝花卉,局部小景抑或梅蘭竹題材,構圖精謹,追求一葉一花、一石一鳥的局部神韻, 多不追求氣勢的宏闊,而宋徽宗所畫的《瑞鶴圖》卻顯出截然不同的境界。

經典·繪畫|宋徽宗和他的《瑞鶴圖》

趙佶 《瑞鶴圖》(局部)

一方面,趙佶運用了平行視角,將觀者定位高處,畫面下端起手就是莊嚴聳立的汴梁宣德門的屋頂,有祥雲繚繞四周,讓觀者可以體驗到宮殿的高聳與雄偉,儼然仙境。對於宮殿的處理,也顯出道君皇帝的心思和主旨,使用了對稱構圖,顯出一種巋然不動的穩定與平衡,既然天降祥瑞, 自然預示了國泰平安。

而另一方面,趙佶將飛鶴佈滿天空,20只仙鶴各具姿態,疏密有致地環繞在宣德殿上空,有的昂首仰望,有的曲頸回首,各盡其態, 栩栩如生,又打破了下部空間穩定構圖所形成的呆板與無趣。

經典·繪畫|宋徽宗和他的《瑞鶴圖》

趙佶 《瑞鶴圖》(局部)

《瑞鶴圖》群鶴生動曼妙的舞姿,祥雲之上,姿態百變,無一相同。更為精彩的,便是天空用石青滿染,薄暈霞光,色澤鮮明,使整個畫面生機盎然。

《瑞鶴圖》完全就是最為經典的超現實的表現手法,這件作品蘊含中國傳統文化正髓,同時從畫面的角度也是超現實方法運用最為典型的作品之一,比之西方超現實主義出現早了幾百年。

經典·繪畫|宋徽宗和他的《瑞鶴圖》

經典·繪畫|宋徽宗和他的《瑞鶴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