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過後,無數學生哭訴:不是我不想學,而是……驚醒無數家長老師

家長對不想學習的孩子,總是恨鐵不成鋼,一心覺得是孩子學習不自覺、思想不重視,常常因此著急上火,有時還會引發親子間的衝突…

但其實,很多孩子不願意學習、逢考必敗的原因不是那麼簡單。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揭開這個謎底…


月考過後,無數學生哭訴:不是我不想學,而是……驚醒無數家長老師


01

“不是我不想學,而是我看不到希望”——根源:不瞭解自身潛能優勢

這類初中生看不到自己有多大希望,表面在學,心中卻在放棄的邊緣。根源在於對自己能力的評價往往不夠客觀,僅僅因為一兩次的失敗就全盤否定自己的能力,在逆境中的抗挫折能力低,有些人甚至對自己絕望。這類同學需要全面充分的瞭解自己的潛能優勢。

建議:

在中學階段,發現並實現潛能,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幫助,根據自己的豐富的人生經驗,提出富有建設性的意見。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跟著興趣走,通常興趣所在就是優勢潛能所在。但這裡有個問題,要看興趣與所處的環境條件是否符合,如果不符合,你又沒有條件去換環境,就要考慮發展自己的次優潛能。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要有一個開放的心態。 想知道自己的開放度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在本子上列出平時不感興趣甚至是不喜歡的事,越多越好,然後分析,看它們中哪些屬於原則問題,哪些不屬於原則問題?在那些非原則問題上的堅持是否限制了你的視野?是否影響了你對自己潛能的發現和開發?一個人在非原則問題上的禁忌越多,限制越多,發現自己潛能的機會就越少。

02

“不是我不想學,而是我不知道為啥而學”——根源:目標不明確

這類初中生不知道學習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多數是為父母、為老師、為考上好大學而學,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更沒有思路和方向,只是隨大流,過一天算一天。這類同學需要明確目標,需要別人幫助其專業定位,給他看得見的未來,才能重新喚起學習動力!

建議:

正確的目標設定,乃是先決定你要過一個怎麼樣的一生,之後再去選取能夠讓你達成這個目標的工具,如此你的人生才不會有所偏差。譬如說你的人生目標是希望做一個快樂而且有貢獻的人,明確這個終極目標後,再來選取你的工具。

當一個人頭腦中一旦有了明確的目標,同時也有一定要達成的強烈決心和意願時,他自動地就會將全部注意力放在目標的達成上。而此時就產生了一種強大的動力,努力學習變成為一個順其自然的行為,沒有任何的勉強和不樂意。

家長有必要就這個問題跟孩子交流探討一下,幫助孩子明確目標,幫助其進行自我定位,給他看得見的未來,重新喚起學習動力。


月考過後,無數學生哭訴:不是我不想學,而是……驚醒無數家長老師


03

“不是我不想學,而是我不會學”——根源:學習技能低

這類初中生的學習技能發展滯後,學習方法不得當,學習任務經常完不成,容易陷入書山題海,產生知識漏洞。這類同學急需提升:學業目標管理能力、時間管理能力、課堂學習效率、各學科學習技巧等學習技能。

建議:

首先,對自己喊停。在你覺得太忙或者太盲目的時候,不如不時地停下來,會使自己更清醒,少做無用功”。

然後,對基礎知識做深度思考,跟緊老師的複習計劃,把課本基礎知識掌握好,把基礎的題目弄懂弄透,能把課堂吃透,就成為課堂之王,效率之王。事實證明,動腦子把基礎知識想清想透,比圂圇吞棗地學很多知識要好的多。

最後,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構建屬於自己的知識構架。可以通過建立錯題本的方式,每次考試後,主動進行試卷分析,剖析每道題的失分點,即便是考了滿分,也要認真總結經驗。哪個同學得分比自己高、哪個同學錯題整理的好,他都要從別人的長處中虛心吸取經驗,幫助自己更好地進步。

04

“不是我不想學,而是我學不會”——根源:認知能力低

這類初中生與學習有關的基礎認知能力,如記憶能力、思維轉換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等有待提升。這些能力有一項不足,就會直接影響學習效率。導致這類初中生儘管在學習上付出很多努力,但收穫甚微,還會嚴重影響其學習積極性,並且這類問題不容易被發現,無論是初中生自己,還是教師。

建議:

認知能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注意力。父母的關係,家庭氛圍,小時候所處的環境,都會影響孩子的認知能力的提升。“學不會”的同學在簡單休整、改善學習方法之後,很快就能投入到緊張的學習氛圍中,而受認知水平所限“不會學”的同學則需要抽出一點時間,放鬆一下身心,徹底調整好狀態,把心放寬。

可以讀一些短時間內看似無用的書,可以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參觀美術館,跟父母一起旅遊等,這其實是在你本身的實力之外,爭取更多的擴展自己知識的機會,獲得超常發揮的資本。而當超常發揮成為你的正常發揮,進步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05

“不是我不想學,而是我沒法學”——根源:情緒不穩定

這類初中生容易受周圍環境、人際交往等因素影響,從而無法安心學習。比如常見的考試焦慮、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堅持性差、厭學、抑鬱等,這些困擾過度地消耗了初中生的心理資源,縱使潛能再好也得不到最大的發揮,最終學習也受到嚴重干擾。

建議:

老師和家長除了及時感知孩子的情緒變化,給予開導和安慰外,還要教會孩子自己調整自己的情緒。包括自我激勵法、語言暗示法、環境調節法、轉移調節法、音樂調節法等。

如果成績不理想,產生了失望焦慮的情緒,千萬不可鬱積於心、耿耿於懷、放不開、丟不下。告訴自己,這是人之常情,每個人成績都會有起伏,要對考試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然後,聽聽舒緩的音樂、到環境優美的地方洗洗眼睛,或者做一場運動,直到大汗淋漓,壞情緒自然不告而退。

對月考沒考好的孩子,小編要說一句:所謂天涯何處無芳草,總有一日考得好。對待考試,要保持一個良性競爭的狀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是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