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一初三女孩凌晨挥刀砍母!她是成绩“前三名”的乖孩子……

14岁的女孩小晶,原本在南岗区某中学读初三,平时成绩排班级前三名,后来的她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甚至有一次深夜,居然发疯似地举着刀,朝母亲砍去……

哈尔滨一初三女孩凌晨挥刀砍母!她是成绩“前三名”的乖孩子……
哈尔滨一初三女孩凌晨挥刀砍母!她是成绩“前三名”的乖孩子……

(网络配图 图文无关)

小晶原本成绩很好,后来迷上了网络游戏,开始逃课,而且连续一两个月不洗澡,无论家长如何管教丝毫不起作用。

有一天,她凌晨两点多还在玩游戏,气愤的母亲用菜刀砍断了网线,小晶发疯似地夺过刀朝母亲砍去,幸亏被父亲拦住才避免了一场悲剧。

那次事件后,

小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

已经休学一个月了。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院长张聪沛曾说:“因为网瘾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中,12到16岁的青少年居多,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游戏瘾’,初中生占80%,高中生占15%,剩下的5%是社会人员。”


这几年,他明显感受到了一种让人惊讶的变化:

15年前,沉迷游戏的学生几乎都是学习成绩比较差的,而我最近接诊的一些患者,有不少孩子学习成绩非常好,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不是因为玩游戏而厌学,而是因为厌学才迷上游戏。

好好的孩子怎么会有网瘾?

1

缺乏自省的责难

孩子一旦沉迷网络游戏,家长往往会第一时间把全部责任归咎于游戏,但在精神科医生看来,这种指责过于简单粗暴,缺乏自省。

在接受治疗时,小晶曾向医生吐露心声,沉迷游戏是因为她觉得学习压力太大了。“父母总期待我能考第一,可我始终是第二、第三名,还被后面的同学一直追着。”

小晶说,她不止一次地跟父母诉苦,非但没有得到安慰,反而换来的是周末“一对一”补课。她最初只是想通过游戏来减压,没想到成瘾后压力反而更大。

2

跑偏的“自我治愈”

哈医大一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胡建发现,“游戏成瘾”的孩子家庭关系普遍比较淡漠,家长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因此孩子才会倾向于在与其他玩家的互动中“自我治愈”。

今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范畴。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指出,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往往伴随着其他问题,涉及家庭、学校和孩子自身,问题的改善和解决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家长正确关注和教育、

学校支持以及同伴帮助,

才可以减少青少年对网络的

过度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