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身高到底有多高?

古人身高到底有多高?由于古代没有体检记录之类的资料流传下来供后人考,我们只能从一些古典书籍中的记录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在这些流传下来的古书中,医学书籍无疑是最有可信度的。

众所周知,在古代日本人被中国人称之为倭人,那么“倭人”中的“倭”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将日本人称为倭人呢?这就与日本人本身的身体状况有关了,因为在古代日本男性的平均身高只有1米5,所以中国人才会用倭人来称呼日本人。因为“倭”字的意思是"身材矮小""身材小一号",而与人组合在一起则表示"身材矮小的人",其中包含了对日本人身高的蔑视。那么古人既然能够蔑视日本人的身高,那么他们的身高如何呢?比之现代人又如何呢?

古人身高到底有多高?

大家都知道现代人的身高与其所处的地域也有关,一般来说是北高南低,古人的身高也遵循着这一规律。而且除了地域原因外,在古代的不同时期,古人的身高也有所不同。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没有数据的记录,所以只能拿他们成年的标准身高来估测他们的标准身高。

《灵柩经》是成书于战国时期的一本医学理论书,它记载了当时人们的大概高度:人长七尺五寸,也就是说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高度大概是七尺5左右。

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张景岳在其著作《类经》中也提到:“众人者,众人之常度也,常人之长多以七尺五寸为率”。在这里张景岳也认为常人的高度是七尺五寸。

问题来了,7尺5寸换算成现代的米,是多少?我们知道古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0.23米,所以古人的身高在现在大概是1.725米左右。

最新的各国男生平均身高,我国男生的身高也没上一米七啊!看来古人虽然食物来源和营养比不上现代人,但身高却不输现代的我们。

其实我们也可以从一个实物来做个简单对比,那就是秦始皇兵马俑。由于兵马俑是根据当时的真人做出来的,所以测出这些兵马俑的高度就大概知道当时士兵的真实高度了,目前已经发现的兵马俑的身高大概在1.8米--1.9米居多,大部分都是1.8米出头。

三国里面,关羽身高2.07米,吕布身高米,张飞身高1.85米。当然,他们都属于军官级别,身高较高也不足为奇。

由于这些士兵可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所以身高可能比普通人高一些,所以当时普通人可能在1.8米以下,估计就在1.7米左右吧。历史书上记载、考古研究发现,古代人的身高普遍比现在人高,虽然度量衡和现在不一样,但是经过粗算,古代人仍然比现在高了不少。环顾当时的世界各国,中国人的身高算是排前面的。

但是考古专家从出土的西汉士兵群葬墓中士兵的大腿骨长度可以推算出,当时士兵的均高超过1.7米。到了宋朝之后,人口剧增,人均营养水平下降,身高自然也降低了。

而到了解放初期,国家普查,大陆男子均高为1.65米。70年代、80年代国家人均身高均有所提升,直到90年代初大陆男子身高平均值才回到1.7米的水平。

那么我们有没有给古人拖后腿呢?相信很多人会说现在的平均身高和秦汉时期的差不多,甚至还要高,并没有拖什么后腿。但是真的没有拖后腿吗?要知道在古代中国人的平均身高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的,与秦汉同时期的罗马其征召优秀士兵的标准身高也就1米65,而十八世纪的美国和欧洲男性平均身高也才1米67左右。而反观现在,欧美人的平均身高比我们中国人高太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还是拖了古人的后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