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這些精緻的典故,便讀懂了半個文學史,讀懂了中華文化!

斑竹:舜死後,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淚灑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紋,稱湘妃竹。

唐·劉禹錫《泰娘歌》:如何將此千行淚,更灑湘江斑竹枝。

比翼鳥:傳說中鶼鶼只有一隻眼睛、一隻翅膀,所以一定要兩隻鳥在一起才能飛,比喻夫妻。

唐·白居易《長恨歌》: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碧血:與“丹心”連用,歌頌為國捐軀者的忠貞。

元·鄭元佑《張御史死節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猶須化碧血。

采薇: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國國君的兒子伯夷、叔齊認為這是以臣弒君,就攔馬諫阻。殷之後,兩人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采薇而食,終餓死。後以此喻隱居避世。

唐·王績《野望》:“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長亭:古代驛站在路上約隔十里設一長亭,五里設一短亭,供遊人休息送別。後“長亭”成為送別之地的代稱。

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尺素:語出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後為書信代稱。

宋·秦觀《踏莎行》: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讀了這些精緻的典故,便讀懂了半個文學史,讀懂了中華文化!

杜康:傳說杜康發明了酒,後以此作為酒的代稱。

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東籬:語出東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後多以“東籬”表現歸隱之後的田園生活或閒雅的情致。

宋·李清照《醉花陰》: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汗青:古時字寫在竹簡上,先用火燒竹簡使其乾燥,叫“殺青”;因烘時竹簡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後指書稿、史書。

宋·文天樣《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畫眉:西漢張敞夫妻恩愛,曾為其妻畫眉,後以此形容夫妻相愛。

唐·朱慶餘《近試上張水部》: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金烏:傳說太陽裡有三足烏,後以“金烏”作為太陽的代稱。

唐·韓愈《李花贈張十一署》:金烏海底初飛來,朱輝散射青霞開。

夢蝶:也稱“化蝶”。戰國時莊子有一次夢到自己變成了蝴蝶,後比喻做夢、夢幻。後人用來借指迷惑的夢幻和變化無常的事物。

宋·陸游《閒遊》之三:困臥幽窗身化蝶,醉題素壁字棲鴉。

讀了這些精緻的典故,便讀懂了半個文學史,讀懂了中華文化!

青鳥:傳說漢武帝七月七日在永華殿祭祀,忽有一隻青鳥從西方飛來,東方朔說這是因為西王母要來了,後以此為傳信的使者。

唐·李商隱《無題》: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三徑:西漢末王莽專權,刺史蔣詡辭官隱居,在園裡竹陰下“開三徑”,只和羊仲、求仲兩人相交,後以此代指隱士居住的地方。

東晉·陶潛《歸去來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射天狼:天狼,星名,古人以為主侵掠。後以“射天狼”比喻打擊入侵的異族。

宋·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雙鯉:古人寄信將信結成雙鯉形狀,後因此將其比作書信。

唐·李白《贈漢陽輔錄事》:漢口雙魚白錦鱗,令傳尺素報情人。

投筆:東漢班超年輕時以替宮府抄寫公文為生。他曾投筆感嘆,要效仿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取爵封侯,後指棄文從武。

宋·辛棄疾《水調歌頭》: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

陽關:古關名,今甘肅敦煌西南。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後譜成送別之曲,名《陽關曲》。

唐·李商隱《飲席戲贈同舍》:唱盡陽關無限疊,半杯松葉凍頗黎。

讀了這些精緻的典故,便讀懂了半個文學史,讀懂了中華文化!

折柳:漢代京城習俗,凡送遠客都要送到長安東面的灞橋,並折柳枝相贈,後指送別。

唐·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白衣蒼狗:亦叫白雲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人事變化猶如浮雲,一會兒像白雲,一會兒像蒼狗。

杜甫詩《可嘆》: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報柱:相傳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約在橋下見面。他等了很久,不見女子到來,這時河水猛漲,淹沒橋樑,尾生為了堅守信約,不肯離去,抱住橋柱淹死在水裡,後比喻堅守信約。

唐·李白《長幹行》: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嬋娟:原指姿態美好,多用來形容女子。因人們常以美女喻月,故也稱月亮為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柳營:指軍營,《史記》記載,漢文帝時,漢軍分扎霸上、棘門、細柳以備匈奴,細柳營主將為周亞夫。周亞夫細柳營紀律嚴明,軍容整齊,連文帝及隨從也得經周亞夫許可方可入營。後也代稱紀律嚴明的軍營。

唐·鮑溶《贈李黯將軍》:細柳連營石塹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豆蔻:豆蔻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後來稱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為豆蔻年華。

唐·杜牧《贈別》: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讀了這些精緻的典故,便讀懂了半個文學史,讀懂了中華文化!

紅葉:代稱傳情之物。據說唐人盧渥從宮牆外水溝中拾到一片寫有怨詩的紅葉,後珍藏起來。宣宗放宮女嫁人,盧渥選巾的宮女正巧就是在紅葉上題詩的人。後借指以詩傳情。

元·高明《二郎神·秋懷》:無情紅葉偏向御溝流,詩句上分明永配偶,對景觸目恨悠悠。

鴻鵠:《史記·陳涉世家》載,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陳勝少有鴻鵠之志,後揭竿起義大澤鄉。後來就以“鴻鵠”比喻遠大志向。

宋·吳潛《八聲甘州》:矯首看鴻鵠,遠舉高飛。

化碧:萇弘是周朝的賢臣,無故獲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殺後,當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來,三年後血變成了碧玉。後來也用“碧血”、“萇弘化碧”比喻剛直中正的人為正義事業蒙冤受屈而死或忠心不泯。

秋瑾《對酒》: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一腔熱血勤珍重,酒去猶能化碧濤。

懷桔:指孝順雙親,典出《三國志·吳志·陸績傳》。

宋·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養親》:下馬入門懷桔拜,身今卻在白雲邊。

還珠:古時合浦地盤產珍珠,可地方官員很貪,珍珠都自動移到別的地方。東漢的孟嚐到這裡來當太守,革除貪汙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來了,故以“還珠”喻官吏為政清廉。

唐·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長侍十韻》:今日還珠守,何年執戟郎?

崑山玉:比喻傑出的人才。

唐·劉禹錫《送李中赴楚州》:憶君初得崑山玉,同向揚州攜手行。

讀了這些精緻的典故,便讀懂了半個文學史,讀懂了中華文化!

梨園:梨園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園圃,唐玄宗開元年間將其作為教習歌舞的地方,且在這裡培養出了大批優秀的音樂舞蹈表演人才,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世的戲曲班社常以“梨園”為其代稱,戲曲藝人稱“梨園弟子”。

唐·白居易《長恨歌》: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南浦:指南面的水濱,古人常在南浦送別親友,後來常用來代指送別地。

宋·范成大《橫塘》: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

青梅竹馬:形容男女小時候天真無邪,也指幼小時就相識的伴侶。

李白《長幹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

吳鉤:泛指寶刀、利劍。通過看吳鉤、拍欄杆,表達了自己意欲投效祖國、建功立業,而又無人領會的詩意情懷。

唐·李賀《南園十三首》: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北辰:原指北極星。《爾雅》中說“北極謂之北辰”。後用來喻指國君或受尊崇的人,也指帝都。

王勃《滕王閣序》: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

東山高臥:東晉謝安辭官隱居東山,後指隱居。

唐·李白《梁園吟》: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末應晚。

讀了這些精緻的典故,便讀懂了半個文學史,讀懂了中華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