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蒙恬發明了毛筆?看完這篇文章就別再胡扯了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絢麗多彩。無數先人的智慧和文化都融入到了歷史長河中。關於毛筆的發明者,也頗具爭議,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大將蒙恬發明了毛筆,是真的嗎?大家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蒙恬,戰國末期,秦國大將軍。他在秦齊兩國對戰時,大敗齊軍,攻破齊國,秦始皇嬴政按功行賞,封他為內吏。秦統一六國後,蒙恬還率兵,大敗匈奴,修築長城。他和弟弟蒙毅被稱為秦始皇的“左膀右臂”,可見他居功至偉。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蒙恬發明了毛筆?看完這篇文章就別再胡扯了


民間廣為流傳,蒙恬為毛筆筆祖,這說法可靠嗎?相傳,有一次蒙恬帶兵打仗,雙方相持不下,蒙恬又要向秦王彙報戰事。老舊的竹籤筆,寫字費時費力,寫出的字還不好看,蒙恬就有了改進竹籤筆的念頭。剛好一次打獵,兔尾巴在地上拖出血跡,給蒙恬帶來了啟發。蒙恬用竹杆做筆身,兔毛為筆頭,蘸墨書寫。兔毛油油光光的,寫出來的字斷斷續續的,不好看不說,還浪費了一張珍貴的絹。蒙恬一氣之下,就把它扔到門口的石坑裡了。

過了幾天,他無意間發現,被自己扔掉的筆,筆頭的兔毛變得不再油光,而是溼漉漉的,而且兔毛更白了。這激起了蒙恬的好奇心,他連忙撿起筆又去試寫,這次毛筆寫出的字特別的順暢,也好看多了。人們為了紀念他,在當地建了蒙公祠,奉他為筆祖。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蒙恬發明了毛筆?看完這篇文章就別再胡扯了


但是根據出土文物一證實,就可以很容易的發現,早在蒙恬很多年以前就已經有了毛筆。安陽殷墟的發現表明,三千多年以前的商朝,就已經主要用毛筆寫字。雖說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甲骨文,但有很充分的資料可以表明,商朝的日常書寫不是“刀筆文字”,而是與秦漢以後寫在竹簡或木片上的文字一樣。可惜由於書寫材料、毛筆字不能長時間的保存,只有刻在堅硬卜骨上的甲骨文保存了下來。

1954年在湖南長沙郊外的左家公山出土的戰國時代楚墓文物中,已經有多種古毛筆及其相關的書寫文物。湖北省雲夢睡虎地戰國秦墓也出土了毛筆。戰國時候,各國對毛筆的稱呼也各不相同。吳國叫“不律”,楚國叫“插”。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才一律稱為“毛筆”。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蒙恬發明了毛筆?看完這篇文章就別再胡扯了


由此可知,毛筆並不是蒙恬發明的,早在他上千年前,都有在用了。蒙恬只不過是對於毛筆進行改良了,就像蔡倫改良造紙術一樣。小編推測,倉頡造字後,就有筆了,經過發展很快就有了粗糙的毛筆前身了,毛筆的真正發明者可能就是倉頡。你們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