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心靜自好

人世匆忙,火急火燎,十有八九不順。大家好,我是土木龜先生,今日想與大家分享當遇到困難了,如何讓自己寧靜。

人在寧靜時,思想是清明透徹的,最能看清自己內心世界;人在悠閒時候,行為舉止大方,最能反映心中所想,人在恬淡之時,帶人才會謙虛平和,最能體會純真的趣味。所謂通過觀照心性來領悟真諦。


中華文化,心靜自好

毛澤東曾有詩云:“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所以動靜都是相對,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那我們要如何處理動靜的關係,來遊刃有餘對待生活呢。

詩云:“天地寂然不動,而氣機無一息少停,日月晝夜奔馳,而貞明則萬古不易”

萬物表面是不動其實內在變化卻是分秒未停。所以作為日常的我們就要注意,閒暇時分不能放縱,應保持一定的緊迫感,而繁忙的時候也不必疲於奔命,應適當尋求一些悠閒情趣。


中華文化,心靜自好

自古又是世事難料,時而高揚,時而壓抑,總是有阻礙,捉弄我們,是多少人長吁短嘆。所以君子應該一切順其自然,在安逸的時候要預防以後發生的危險。這也是寧靜之好。

當有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要明白,上天之運,有時就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以一種豁達的心態面對人世困境,一來安然於心,二來也有貴人相助。


中華文化,心靜自好


而當你不知所措時候,寂靜裡獨處,或許會一念回光,炯然返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