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孩子歡迎的成長故事,千萬不要錯過!

“愛閱童書100”入選圖書作者專訪

3期嘉賓

梅思繁

最受孩子歡迎的成長故事,千萬不要錯過!

文 | 梅思繁 王欣婷

圖 | 梅思繁 網絡

近些年,童書讀得多的大人和孩子很難不遇上幾本梅思繁翻譯的書。《小王子》、《小淘氣尼古拉》、《艾特熊和賽娜鼠》等等,都是些耳熟能詳的名字。

當然,除了經典,還有許多第一次被翻譯引進的新書,《騙子維克》、《喬納斯與海》、《舒拉的奇遇》…… 從繪本到文學類童書,再到兒童文學最重要的理論書籍,她的翻譯涉獵廣泛。

不過,梅思繁把作家看作自己的第一身份,比如她入選“愛閱童書100”的《小紅豆》系列,講述的是一箇中國小女孩在法國蛋糕魔法學校的成長故事。

最受孩子歡迎的成長故事,千萬不要錯過!

對梅思繁來說,翻譯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創作。“拿到每一本書後,都是重新用中文來詮釋的過程。我對文學性,對文字的感覺在中文裡的呈現是非常非常重視的。”

梅思繁從小就對文學感興趣,得過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高三就出了書;她大學才開始學法語,研究生便能以全年級第一的成績從巴黎索邦大學比較文學系畢業。在文字和語言上,她有令人羨慕的敏感與天賦。

這樣的天賦應該和她的父親有一定關係,梅子涵老師在中國兒童文學屆的地位舉足輕重。因為父親工作的原因,梅思繁從小被優秀的兒童圖書環繞,與它們一同成長。

從讀著好書長大的孩子,到把不同國家、不同語言的圖書送到中國孩子手裡的譯者和作者,在寫作中梅思繁是愉悅與滿足的。

去梅思繁的朋友圈遊走一圈,你會驚於她寫作之外豐富的生活。頭倒立的瑜伽體式、自由潛的各項訓練、北極圈裡的歷險、五花八門的甜點……

“把生活安排得豐富一些, 這將會是作家創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梅思繁說。

關於《小王子》和聖·埃克蘇佩裡

“每個譯者都有自己的語言,就像每個演員有自己的風格,一千個人演哈姆雷特都是不一樣的。”

最受孩子歡迎的成長故事,千萬不要錯過!

愛閱公益:您翻譯了許多經典繪本,《小王子》也是其中之一。您的版本我個人非常喜歡。在您翻譯《小王子》前,已經有不少人翻譯過這本書,您為什麼選擇再次翻譯這部經典?

梅思繁:我翻譯的第一版《小王子》是因為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找到了我,所以就有了這樣一個機會。我當時還在巴黎大學念法國文學的博士,在翻譯《小王子》之前,我已經翻譯了作者的另外兩本書,《風沙星辰》和《夜航》。當時也覺得很榮幸,可以翻譯這樣一本經典的作品。

我在翻譯的時候並沒有參照任何的其它版本,譯完之後才翻了一下其他譯者的版本。我的想法是,要在沒有其它版本的影響下譯書。

愛閱公益:也就是說是因為出版社約稿而翻譯的《小王子》,是嗎?您的版本和其它版本有哪些不同?

最受孩子歡迎的成長故事,千萬不要錯過!

梅思繁:對,他們約稿的。每個譯者因為本身不同的語境和知識背景,我們在詮釋文本的時候也會有全然不一樣的感覺。

要問我的版本有哪些不同,首先我是一個作家,作家譯書跟翻譯家譯書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 翻譯首先是要有一個正確性,但語言的感覺也很重要,它在某種程度上是“二次創作”的過程。

對我來說,拿到每一本書後,都是重新用中文來詮釋的過程,這可能是我的版本跟其它版本最大的不一樣。我對文學性,對文字的感覺在中文裡的呈現是非常非常重視的。

愛閱公益:您在翻譯的時候,是否會特別注意避免歐式漢語和不自然的翻譯腔?

梅思繁:在翻譯的時候,有兩個我認為最重要的元素。一個是我對原文本的尊重,第二個就是讀者,我希望他們在閱讀的時候,不覺得語言是翻譯過來的。

我翻譯過一些兒童文學理論的作品,其中也包括保羅·阿扎爾的書。理論書在翻譯過程當中的一大挑戰是,如何讓它在中文裡面讀起來不生澀、不難讀。

回到我的兩個宗旨,一個是對原文本我要盡大可能地去尊重它,呈現它的原意和原貌,包括原文的風格。第二個就是在中文裡面讓中文讀者讀起來有順暢感,有閱讀的愉快感。

愛閱公益:您在翻譯的時候會遇到兩者不能夠兼顧的情況嗎?

梅思繁:會有。《小王子》的作者不太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總的來說,它的語言在法語和歐式語言裡是比較簡單化的。它的句子並不那麼“巴洛克”式,沒有那麼多堆砌的東西。

我譯的另一本書《書,兒童與成人》,阿扎爾的一部兒童文學的經典理論,因為作者本身是一個歷史學家,一個十九世紀的比較文學的歷史學家,他的語言是非常漂亮的語言,在歐式語言裡面也是極其複雜的語言。

而中文相對來說語言的語法結構要簡單的多。所以怎麼既能夠保持它的原意,又能夠在中文裡面讀起來順暢,確實比較難找到平衡。

最受孩子歡迎的成長故事,千萬不要錯過!

面對這個問題,我有時候做的選擇是,在保持原意的基礎上切斷一些句子。我把原來歐式語言裡面比較長的,有很多定語的句子斷開了。我認為這是找到折中點的一個方式,既保持原文的意思,又讓中文讀者讀起來比較通順、舒服。

愛閱公益:再回到《小王子》,您翻譯的《小王子》現在也有好幾個不同的版本,這些版本有什麼不同呢?

梅思繁:在之後出版的新版本里,比如有一個是伽利瑪出版社60週年的典藏版,在這個典藏版裡面收集了大量的作者當時的手記,包括小王子創作前、創作後的書信,當時的圖畫,小王子是怎麼誕生的原始資料等。

除此之外也有其它的版本,包括圖畫書的版本。總的來說,我希望每一個新的版本都跟之前是不一樣的。 我不希望出太多重複的公版書,這樣沒有太大的意義。

在文字上,就像我剛才提到的,每一個版本對我來說都是重新去感覺和創作原文的過程,所以每一個版本我都會重新潤色。

愛閱公益:像《小王子》這類的經典書籍,出版社找新的譯者重新翻譯,一般是出於什麼考慮?

梅思繁:翻譯也不斷地需要新鮮的血液,需要新的譯者和語言的感覺進入。周克希老師的版本是非常經典、非常棒的版本,但有的出版社可能希望也能呈現另外一種語言感覺。每個譯者都有自己的語言,就像每個演員有自己的風格,一千個人演哈姆雷特都是不一樣的。

愛閱公益:您剛才提到在翻譯《小王子》之前已經翻譯了聖·埃克蘇佩裡其它的書,當時為什麼會翻譯他的書?

梅思繁:我還在讀法國文學博士的時候,天南博集約了我翻譯這兩本書。我認為《夜航》和《風沙星辰》都是非常值得翻譯的書,國內雖然有中文版,但一直是從英語版本翻譯,從來沒有從法語直接譯過來的,他們找我就是希望能直接從法語翻譯。

最受孩子歡迎的成長故事,千萬不要錯過!

最受孩子歡迎的成長故事,千萬不要錯過!

這對我來說是個比較大的挑戰。這兩本書跟《小王子》不一樣,埃克蘇佩裡寫這兩本書的時候是職業飛行員,而寫《小王子》時雖然仍是飛行員,但已經不是職業的了。

那個時候的飛行員和現在不一樣,他們沒有雷達,只有指南針,一切都要靠指南針計算。今天飛出去,有可能明天就降落不下來,每一次的飛行都有生命危險。埃克蘇佩裡早上把飛機開出去,下午降落下來,他是在這個情況下寫的書。

所以書裡面有一些非常個人化的內容,並不是那麼清晰。從譯者的角度來說,翻譯起來並不容易。但翻譯之後還是非常有收穫的,我也更加深入地走進了這個作者。

愛閱公益: 您在譯之前對埃克蘇佩裡瞭解多嗎?

梅思繁:在翻譯這兩本書之前,我跟大家一樣只是比較瞭解《小王子》,我並沒有深入瞭解他作為人類歷史上民航第一代職業飛行員的這個背景。

這兩本書也是一個歷史的見證,它們記錄了20世紀第一批民航飛行員,是怎麼冒著生命的危險去開拓人類的地平線。通過飛機人們瞭解到,世界上原來有那麼多地方我們以前沒有到過。

也因為有了這些飛機,人和人之間交流的信件,可以通過飛機送達。埃克蘇佩裡開的就是郵航,他的飛機裡裝的都是來往於歐洲和南美洲的信件。

愛閱公益:閱讀《風沙星辰》和《夜航》也能更好地理解《小王子》裡的內容。

梅思繁:

是的。從書裡能瞭解小王子的誕生,以及這些經歷帶給作者的性格構成和文字構成。埃克蘇佩裡血液深處的理想主義、浪漫主義,以及最有代表性的法式或者歐洲知識分子的人文至上、人本至上的精神,讀完這兩本書後都會有更清楚的理解。

關於翻譯的其它方面

“我覺得我是一個保持了童心的人,所以兒童的很多語言和他們特殊的敏感點我能夠捕捉到。童書的翻譯和成人書籍的翻譯不一樣,因為成人的思辨能力,成人能接受的語句,包括句子的長度等等都跟兒童是不一樣的。”

最受孩子歡迎的成長故事,千萬不要錯過!

愛閱公益:除了出版社約稿,您如果自己選擇的話,您會選擇翻譯什麼樣的書?

梅思繁:總得來說我希望翻譯比較有有趣的書。找我譯書的合作方很多,我沒有辦法所有的書都譯,所以我會選擇特別的、有趣的、出類拔萃的這些童書。

我首先還是作家,我希望翻譯的過程也是一個有趣的過程,而不光是很機械地把一種文字變成另一種文字,所以我希望翻譯非常出色的作品。

愛閱公益:除了《小王子》,您也翻譯了其它的經典。經典和新書,您會更偏重哪一方嗎?

梅思繁:我沒有側重,如果合作方找我譯經典的作品,我始終會很高興。經典裡有很多作品我小時候都讀過,能夠由我把自己非常喜歡的作品翻譯成中文,我很享受這個過程。我的宗旨還是希望譯好書。

愛閱公益:如果您在法國讀到一本好書,但並沒有出版社跟您約稿,您會把這本書推薦給出版社嗎?

梅思繁:我會推薦,但接下來是出版社考慮出不出這個書,不一定是我能夠決定的了。我推薦的書有的時候出版社引進了,有的時候他們說暫時還不能引進,我覺得也沒有關係,可以等一段時間,等時機成熟了再來翻譯也可以。

愛閱公益:您覺得翻譯童書和成人的書有哪些不同?

梅思繁:肯定是不同的。我也碰到過出版社找到我,希望我能重新翻譯其他譯者翻譯了的作品,他們覺得內容還是不太理想。

童書翻譯應該要具備特殊的能力,我們面向的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也就是兒童的群體。雖然很多優秀的圖畫書大人也可以閱讀,但它們還是要考慮到兒童閱讀的能力、特點、語言的習慣、語言的敏感點、兒童的笑點等等, 這些都是童書翻譯特別需要注意的。

更準確地說,這應該是譯者的一種狀態,在翻譯的時候,你要清楚地知道我的對象是兒童。

我覺得我是一個保持了童心的人,所以兒童的很多語言和他們特殊的敏感點我能夠捕捉到。童書的翻譯和成人書籍的翻譯不一樣,因為成人的思辨能力,成人能接受的語句,包括句子的長度等等都跟兒童是不一樣的。

愛閱公益:除了童書本身,您也翻譯了一些兒童文學的理論書籍,這是怎麼樣的一個過程?

梅思繁:這兩本書是兒童文學理論的雙臂,一本是我剛剛提到的阿扎爾的《書,兒童與成人》,還有一本是《歡欣歲月》。這兩本書當時是上海採芹人的王慧敏老師找我翻譯的。

最受孩子歡迎的成長故事,千萬不要錯過!

王慧敏老師是一個在兒童文學上非常有追求和等待的人,這兩本書她其實很早就拿下了版權,但是之前找不到合適的出版社,尤其理論書的閱讀群體也小。

後來要出版這本書的時候,王老師找到了我,問我願不願意翻譯。我當時在巴黎大學念博士,我們學校有一個研究室就叫阿扎爾研究室,因為阿扎爾在巴黎大學任過教。能夠翻譯這樣一位法蘭西學院重要的學士的作品,我當然是非常的榮幸。

阿扎爾的《書,兒童和成人》從來沒有直接從法語翻譯成中文,以前的臺灣版是從日語編譯過來的,跟原版的內容差了很多,所以王老師找到我,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歡欣歲月》我也是咬牙譯出來的。一個是因為難譯,二是譯的時候我正在生病。在翻譯《書,兒童與成人》時,我的扁桃體也發炎了。不過,最終能把兩本這麼重要的書用中文呈現,是一件里程性的事情。不管讀者到底有多少,書成功出版就是一件讓人非常欣慰的事情。

愛閱公益:像《書,兒童與成人》這樣子的書,您需要花多長時間翻譯?

梅思繁:阿扎爾的書我翻譯了大概有三個月。我的翻譯跟臺灣的版本差別比較大,後來我跟編輯又不停地討論文詞之間的呈現、修改等等,又花了大半年的時間。

愛閱公益:在翻譯的過程中,如果您遇到不知道怎麼翻譯的地方,會去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梅思繁:首先是查字典。第二個我先生是法國人,他的文學功底非常好,我有的時候也會問他。但我在翻譯文學和理論書籍,包括《夜航》的時候,我問我先生時,他會說:“哎喲,你不要來問我,這個我也讀不懂,我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要表達什麼意思。”

在翻譯《夜航》的過程當中,我也會去問巴黎大學的一些老師,問文學教授們是怎麼理解的,對比幾個大家不同的觀點後,我採用我覺得最合適的。

我們不是作者本人,不太確定他表達的意思的情況肯定會有。還有的時候,一種表達太特殊了,太法語了,只能在法語裡表達,我不知道在中文裡面怎麼表達。這個時候我會看看英語版是怎麼翻譯的,我也懂意大利語,會看看意大利語的翻譯,最後做一個選擇。

我同時會跟編輯說,這個是我認為最好的方案,你們如果覺得有更好的表達方式,我們再討論。

愛閱公益:您大學才開始學法語,能達到這麼高的水平非常厲害。您覺得自己是個特別有語言天賦的人嗎?

梅思繁:大部分法國人都不相信我是大學才開始學法語的,他們覺得我就是在法國生的。但我不能說我是語言天才,我絕對不是,因為我知道語言天才是什麼樣的。比如說有一個很有名的翻譯芬蘭語的法國翻譯家,他通十幾種不同的歐洲語言,那是語言天才,我肯定不是。

我覺得我學語言比50%的人是會稍微容易一些,50%的人,都達不到70%的人。我在學語言的時候也比較用心,我確實花了不少力氣。我是下定決心要做一件事情,就會用心去做的人 。

愛閱公益:國內在引進外文書籍時,有的時候會做一些本土化的修改,包括把人名變成中文的人名,您怎麼看待這種選擇?

梅思繁:我覺得本土化要有一個度,我也碰到法國名字完全變成中文名字的情況。從譯者的角度,我覺得還是要有個度,我不希望改得太過漢化,因為這個書本來是法國人寫的,或者是意大利人寫的。

我們的工作一方面是讓中文的兒童或者成人讀者讀起來覺得舒服、順暢,但同時還是要保留原作者的風格,那個意大利的色彩、法國的色彩,或者德國的色彩。如果以前的色彩全都消失了,為什麼還要買他的書呢?

當然,我很理解在出版的過程當中,編輯和出版方會有各種各樣的難處。我交稿時會說,這是我完成的稿件,我們接下來可以討論怎麼樣把文本做到更理想的狀態,這是由譯者和出版方雙方來協調、努力能夠達到的效果。

愛閱公益:您覺得現在中國的童書翻譯面臨的最大的一些問題和挑戰,以及需要進步的方面有哪些?

梅思繁:首先,非常謙虛地說,我無法提出大的意見。如果說有什麼需要進步的地方,可能是還是需要更加專業化。

比如說在文字的呈現上,它是不是適合兒童來讀文字的,它是否貼近原文,同時在中文裡流暢、好讀。

我說的專業需要好的譯者和好的編輯一起抓到圖書的點。有的時候書的點不是那麼容易抓的,尤其是有一些圖畫書的文字非常少。

比如我近期譯了一本書,譯完後,我既比較高興又有一點擔憂。比較高興的是這麼歐式的書現在也引進進來了,擔心的是編輯能不能抓到這個點,瞭解這本書到底在說什麼。

愛閱公益:您剛才常提到自己是作家,翻譯這件事帶給您最大的快樂和滿足是什麼?

梅思繁:我覺得翻譯給我帶來最大的快樂和滿足,是通過我的工作,我可以將原文裡非常精彩的內容讓中文讀者也可以用中文欣賞。

關於《小紅豆》系列

“核心的故事是一個普通的小女孩在人生路上不同的相遇和經歷。她是如何在不同人的引領和幫助下,以及自己的努力以後,從一個很普通的小女孩變成一個‘兒童英雄’的。”


最受孩子歡迎的成長故事,千萬不要錯過!

《小紅豆》系列,圖片源自網絡


愛閱公益:能聊一聊《小紅豆》系列作品的創作過程嗎?為什麼想到創作這樣一個系列?

梅思繁:《小紅豆》系列講述了一個兒童的成長和演變的過程 。這系列第一眼看上去是在講蛋糕,其實認真讀過後會知道,蛋糕只是一個背景。

核心的故事是一個普通的小女孩在人生路上不同的相遇和經歷。她是如何在不同人的引領和幫助下,以及自己的努力以後,從一個很普通的小女孩變成一個“兒童英雄”的。

最受孩子歡迎的成長故事,千萬不要錯過!

《小紅豆》系列,圖片源自網絡

怎麼會想到這個寫這個系列?我覺得這是很多人成年人和兒童都會經歷的一個過程,一個成長的過程,怎麼樣從很弱小的個體慢慢的變得獨立和強大。

我自己是一個很喜歡烤蛋糕的人,我一直有與此相關的靈感在心裡,但還需要一個契機。有一天,經過我在巴黎的家附近的蛋糕店時,我停了下來看店裡的蛋糕,心想今天晚上要買哪個蛋糕帶回家吃。

突然我有了這樣一個靈感,一箇中國的小女孩,把她放到學做蛋糕的環境裡,會有一些什麼樣的故事?

這是這個系列誕生最初的初衷,一箇中國小女孩,把她放到一個國際的背景,讓她接受各種各樣的挑戰,她會有一些什麼樣的經歷?她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她會怎麼樣面對這些困難?她會如何在人群中從弱小變得強大?這些就是我站在蛋糕店前突然想到的。

有了這個想法以後,我開始著手進行人物的塑造,然後我有了第一本書大概的大綱,就這樣子開始寫起來了。

愛閱公益:您在創造小紅豆的人物形象時,會把您自己的性格和曾經的經歷融入到小紅豆的故事裡嗎?

梅思繁:我覺得這是難免的。有人說有很多作家一輩子都在寫自己,我嘗試不要一輩子都寫自己,但是我們自己的經歷,我們小時候的那些感覺,我們對童年的記憶,我們對生活和生命的認知,一定會出現在作品裡面。

愛閱公益:您會把這個系列定位為成長型(coming-of-age)小說嗎?

梅思繁:我覺得我把它定位成一個兒童英雄的成長,這個類型在日本漫畫裡還挺多的。

愛閱公益:您在創作像《小紅豆》這類型的兒童的文學時,文字的表達會和寫成人作品時有不同的考慮嗎?

梅思繁:我在整個創作的過程當中,非常清楚讀者群是兒童。我會盡量抓取那些兒童敏感的點,兒童敏感的點有時候和成人不一樣。兒童們會喜歡的語言風格也在我的考慮範圍之內。

最受孩子歡迎的成長故事,千萬不要錯過!

《小紅豆與漿果慕斯公主》內頁

愛閱公益:雖然您說蛋糕是背景,但《小紅豆》主要講得仍是一個甜點魔法學校的故事,能聊一聊您自己烹飪的故事嗎?

梅思繁:我是獨生子女的一代,在上海的時候很少做家務,也很少進廚房 。我剛離開上海出國的時候是不太會做飯的,因為我媽媽做飯非常好吃,所以把我的胃灌得十分嬌氣。離開了家以後就等於被逼上梁山,沒有飯吃了,所以只能夠自己學做飯。

剛剛學做飯的時候學的是西餐。雖然在法國可以買到中國的食材,但是味道,比如青菜的味道,跟上海還是不一樣的。倒是做西餐比較方便,加上法國是一個非常大的美食國度,自己本身的食材非常好,我就學做西餐了。

上研究生的時候,唸書念得辛苦,壓力大的時候,回到家我就倒騰做飯。然後也開始烤蛋糕,上學的時候買不起蛋糕,但又嘴饞,只能自己做。

剛剛烤蛋糕的時候我已經認識我先生了,那時候他一回到家就非常害怕,因為如果我烤爛了一個蛋糕,一定會讓他吃。

我烤蛋糕的學習過程跟小紅豆的學習過程是一樣的,一開始磕磕碰碰、很不成形、一塌糊塗。但我是一個什麼事情想要做,就會下決心去做的人,我就非要把這個蛋糕烤漂亮,烤到漂亮為止。

愛閱公益:您自己最喜歡吃的蛋糕是哪一種?

梅思繁:我喜歡吃有草莓的蛋糕,草莓塔、草莓慕斯蛋糕這些,或者有漿果的也喜歡,都是女孩子喜歡吃的。

關於父親和母親

“我今天生活和工作的一些基石都來自於我的爸爸……我的媽媽也教給我對人生的寬闊的東西的追求,在我十六七歲的時候,她就經常鼓勵我要去看天下。”

最受孩子歡迎的成長故事,千萬不要錯過!

愛閱公益:在《女兒的故事》和《爸爸的故事》兩本書的裡,已有許多關於您的家庭和成長的敘述,請您再談談父親梅子涵老師和母親對您成長過程中的影響。

梅思繁:我的爸爸媽媽跟很多的其他家庭一樣,他們兩個人是中國式家庭裡典型的父親和母親不同的角色。

我的爸爸給了我很多人生大的方向和座標,比如說對閱讀的喜歡,對文字的敏銳,對文學的愛好和激情。我今天生活和工作的一些基石都來自於我的爸爸。

我的媽媽給了我對生活的熱愛和質感,比如說對吃東西的熱情和追求,比如說對審美和顏色的敏感以及穿衣服的搭配, 那是我媽媽教給我的。

我的媽媽也教給我對人生的寬闊的東西的追求,在我十六七歲的時候,她就經常鼓勵我要去看天下。

最受孩子歡迎的成長故事,千萬不要錯過!

最受孩子歡迎的成長故事,千萬不要錯過!

愛閱公益:關於兒童文學的問題,您會跟父親討論嗎?

梅思繁:我會跟他討論,會聽一些他的意見。我們的意見不一定在所有的事情上都一致,但是我始終覺得聽取他人的意見和經驗是很重要的。

我寫完新書也會給爸爸媽媽看,但也不是所有的書我都會給他們看,例如《爸爸的故事》我沒有給爸爸看,編輯也問了他要不要看,他說他不要看。爸爸是出版後才看的書。

我現在正在寫的新書,我同時給了爸爸和媽媽兩個人看,他們兩個人給我的意見是不一樣的,但對我來說都很有幫助。

愛閱公益:《爸爸的故事》這本書跟《女兒的故事》出版相隔20年吧。為什麼會出《女兒的故事》這本書?

梅思繁: 對,相隔20年。一方面是編輯方一直有這樣的一個想法,但他們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到底要做什麼事情。後來我們就聊到這樣一個選題和想法,女兒的故事在20年以後以什麼樣方式給他另一種面貌的呈現,一種文學和血液上的延續和傳承。

我考慮過後,覺得可以20年以後以女兒的角度重新來講一個爸爸的故事,《女兒的故事》裡面的女兒成為成年人後,再描繪記憶裡經歷過的父親的形象。這件事情我無論是從作家的角度,還是小說或是個人情感的角度,都非常願意去做。所以就決定來寫一個爸爸的故事。

愛閱公益:這本書很感人,好多地方我都看哭了。

梅思繁:很多人讀了以後,覺得這本書觸及到了他們心裡面共同的對父親這個形象的記憶和感觸吧。

關於求學和法國生活

“那次旅行我們不僅去了法國,也去了意大利以及歐洲其它的國家,那些地方我都覺得很好,但是讓我一見鍾情的是巴黎。”

最受孩子歡迎的成長故事,千萬不要錯過!

愛閱公益:在《女兒的故事》這本書裡,您提到大二那年的暑假,父親帶著一家人去法國旅行。在那之後,您堅定地選擇了去法國留學。在這之前,您有過去法國留學的想法嗎?如果那次旅行去的是美國、英國或其它國家,您日後追尋的道路會有所不同嗎?

梅思繁:以前是爸爸希望我出國,他可能希望我去英語國家,去美國留學吧。我在十八九歲,二十歲的時候,對未來沒有非常清晰的規劃,我也不知道我自己具體想要做什麼事情。

後來有了這樣一個機緣,我之前沒去過法國,也沒出過國。那次旅行我們不僅去了法國,也去了意大利以及歐洲其它的國家,那些地方我都覺得很好,但是讓我一見鍾情的是巴黎。

如果你要問我,如果我當時去的是美國、英國,或者其它國家會發生什麼事情,我不知道,我無法倒回來去想。按照我我現在的經歷,我覺得我一定不合適待在美國。但這是這些年的留法經驗之後,我知道美國不合適我。

我只能說,人生的路一步一步一個機緣,你遇上了什麼,你當時做了什麼決定,會決定你現在是什麼樣子。

愛閱公益:在去法國前,對法國文學比其它國家的文學瞭解得更多嗎?

梅思繁:有更多的瞭解,當時我在上海戲劇學院學的戲劇文學,在戲劇文學裡我們學的最多的就是法國人的古典戲劇。

確實是瞭解法國文學,但是瞭解依然是模糊化的、不清晰的,只要你沒有真正踏上那片土地,始終沒有擁抱過的感覺。只有踏上了土地,看到城市以後,你才會覺得這裡有什麼特別的東西吸引我,我就要去那裡。

愛閱公益:您覺得現在法國最吸引您的地方有哪些?

梅思繁:人在一個地方待久了,始終會有各種各樣不滿意的地方,但在法國如果你是一個喜歡文化的人,你是個有很多興趣愛好的人,你不需要有很多錢,就能走入各種各樣不同的世界。

你擁有走入博物館、美術館、電影院和其它興趣愛好的權利,你想要看搖滾樂、古典樂、大的流派、小的流派,全都有。這些是法國有優勢和魅力的地方。

法國也很自由,它鼓勵精神上的自由,這也是歐洲國家共通的一個東西。

愛閱公益:您有很多興趣愛好,潛水、瑜伽、跑步等等,這些也是到了法國以後才有更深入的接觸的?

梅思繁:對的,這是法國以及整個歐洲大陸的文化特點,工作不是生活唯一的核心。當然,這跟他們的社會制度和工作時長也有關係,他們每天只用工作七小時。

歐洲國家都非常鼓勵工作以外的興趣愛好。興趣愛好一方面讓你的生活和工作更平衡,另一方面你因為興趣愛好而心情愉悅、舒暢,工作效率也提高了。這也是我很贊同的生活哲理。

在不同的興趣愛好中,你會發現自己各種各樣的特點以及隱藏的潛力和弱點,這些東西可能是在工作當中沒有辦法發現的。

比如說我在學潛水的時候,我發現我是個方向感非常差的人。在陸地上的時候方向感差還不要緊,在水裡你不能方向感差,我們潛水的時候要跟著一根繩子下去,我永遠都沒有辦法靠近那根繩子,我遊著遊著就不知道游到哪裡去了。

最受孩子歡迎的成長故事,千萬不要錯過!

克服這個生活中沒有發現的弱點的過程,對我的性格、自我認識和人格來說,都起到了完善的作用。

這些不同的活動對我的創作也會有新的啟發和靈感。我現在寫一個歷險的系列,就跟我自己的旅行和生活當中的這些興趣愛好都有關係 。

愛閱公益:您在這些活動中遇到困難,發現自己的弱點時,不會想就不做這件事情了嗎?

梅思繁:我不是所有運動都會去做,我跑步、瑜伽、潛水,主要還是因為我喜歡它們。但是我喜歡不代表我擅長,我真的擅長的事情,可能就是寫作和翻譯。

我在泰國學潛水的時候,我的潛水老師是一個20歲的法國男孩子,他生出來就像一條魚,只學了四個月就能下到四十米,而我連靠近那根繩子都沒有辦法靠近。在我在碰到這些困難的時候,我就問自己,你是不是喜歡這個活動。如果喜歡的話,我覺得我要想辦法。

這件事其實大部分人都能做,只不過是很多人可能靠不近繩子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放棄,我還是去幹我擅長的事情吧。但是現在並不是讓我們下到90米,成為世界冠軍。這個活動你堅持、努力一下, 克服自己的困難,用心學習,做到不差就可以了。這些興趣愛好不是讓你成為世界冠軍,做到不差,就能比較自如地享受其中帶來的樂趣了。它會為你打開不同的世界,也會教給你如何與弱點共存,如何生活。

關於創作和兒童文學

“有的時候翻譯會給我創作上的靈感,有的時候創作上的寫作又會給我翻譯其它的文字的感覺,所以我始終覺得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最受孩子歡迎的成長故事,千萬不要錯過!

愛閱公益:您開始巴黎索邦大學的博士學習後,因對寫作的追求而終止博士學業,並因此跟父親有過爭吵。您做出這個選擇時,對自己最高的期待和努力的方向是什麼?最希望能夠完成什麼樣的作品?

梅思繁:很坦率地說,當時的期待是非常高的。我希望能夠完成像雨果的《悲慘世界》那樣的作品,但是《悲慘世界》我現在是寫不出來,雨果也是60多歲才寫出來的。

現在很理智地說,是不是一定要寫出《悲慘世界》,這個事情也沒辦法說。能寫出悲慘世界也需要很多的機緣和人生的經歷,所以不能強求。

實際地說,希望自己的每一部作品在一些年以後來看,還是覺得寫得不錯的,不丟人的。 這些書希望在兒童文學裡也好,在成人文學裡也好,都是比較特別的書,我寫出了其他人沒有寫到的一些東西。

愛閱公益:您當時想象中自己去完成作品,並不侷限於僅僅是兒童文學,也會考慮創作成人的作品?

梅思繁:對,我現在還是這個想法。我是一個不太給自己設定限制的人,成人文學、兒童文學我都可以寫,但是我近期的關注點在兒童文學上。

愛閱公益:您會將自己的創作放在優先於翻譯其他人作品的位置嗎?

梅思繁:我覺得不會,兩個東西是兩樣不一樣的事情,是兩樣在並行的事情。

在翻譯時,有一些可以譯得快的,我會優先譯,有一些書我覺得需要先放一放,沉澱一會兒,用一段時間去感受,會晚一點再譯。創作方面我有了靈感後,也並不是一天就可以把它給寫出來的,它需要一個沉澱和成熟的過程。

有的時候翻譯會給我創作上的靈感,有的時候創作上的寫作又會給我翻譯其它的文字的感覺,所以我始終覺得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愛閱公益:您大學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研究生讀的是法國文學與比較文學。根據我的一些瞭解,這些年來,您不論是翻譯作品,還是自己的創作,著重點都在兒童文學上。能談談您的這個選擇嗎?有父親的影響嗎?

梅思繁:我覺得是比較綜合的因素,對我來說兒童文學是一個更自然和熟悉的環境。第二也跟目前國內兒童文學的蓬勃發展有關。另外也是因為我覺得在給兒童寫小說和做兒童文學翻譯的時候,我有很多樂趣,這是我比較喜歡的文學的類型。

愛閱公益:您覺得什麼樣的作品就可以被稱為一部非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

梅思繁:在這點上我跟《書,兒童與成人》的作者阿扎爾是完全一致的,我覺得它首先應該是適合兒童讀的,但不應該是兒童長大以後就覺得沒什麼意思的書。它應該是兒童長大後,回過頭再讀也覺得有意思的,又能再讀出成人的理解的書。這就是兒童文學的經典性。

在語言上它應該是適於兒童閱讀的,符合兒童的心態的,兒童喜歡的書。 在敘述和故事裡,我們能看到作家本身的童心。我覺得這樣的作品是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

愛閱公益:能列舉幾個您自己最喜歡的兒童文學作品嗎?

梅思繁:我很喜歡《木偶奇遇記》、林格倫的《長襪子皮皮》、《騎鵝旅行記》。我自己譯過的《小淘氣尼古拉》我也很喜歡,但是《小淘氣尼古拉》是一部非常法式的作品,所以可能在中文的呈現上會讓大家覺得有一點文化隔閡。

最受孩子歡迎的成長故事,千萬不要錯過!

愛閱公益:您對中國的兒童閱讀有什麼建議嗎?

梅思繁:我覺得在兒童閱讀裡,家長和老師的作用至關重要,成年人需要懂得怎麼樣為兒童選好書。兒童有沒有一個能把好書送到他們手裡的成年人,對他們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兒童本身沒有那麼大的鑑別能力,也沒有那麼大的選擇能力,所以他讀什麼書,實際上直接取決於成年人的鑑別能力、閱讀欣賞能力。

我覺得兒童的閱讀應該像我和我先生小時候那樣,那些優秀的讀物自然而然地出現在你的手裡面。你是被那些優秀的書籍,連環畫也好,圖畫書也好環繞著成長的。這樣長大的小孩,他的閱讀能力和鑑賞能力都不太會差。

愛閱公益:您自己未來的創作的方向是什麼?

梅思繁:我現在在寫一個兒童的歷險小說,我的目標是寫出一套比較有趣的,有抓人情節的,會吸引兒童的閱讀興趣的書。

中文的兒童歷險小說不多,我希望我的小說裡會有中國文化的根基,但融入現代的詮釋。我雖然不生活在中國,但我覺得中國文化裡有一些非常有潛力,非常吸引兒童,完全不輸給外國童話和幻想小說的元素值得開發,比如神話等等。

愛閱公益:這方面創作需要做比較多的研究吧。

梅思繁:這一系列的每一部小說,都有大量的研究在裡面。這個探險系列牽涉到地理、歷史、人文,所以每一本都需要大量的前期準備。

愛閱公益:您能同時做好多事情,翻譯、創作、生活中不同的興趣……

梅思繁:時間是需要安排的,把生活安排得豐富一些, 這將會是作家創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


—END—

梅思繁作品《小紅豆與漿果慕斯公主》入選

第一屆 愛閱童書100 中年級-文學類

請關注愛閱公益微信公眾號(iread-foundati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