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认识这个叫张一斌的江阴城管 告诉他他火了!

张一斌,43岁,江阴一名普通的城管队员。他一个人,带着一台相机,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了整个江阴。他说:不了解江阴,怎么能说自己是江阴人呢……

说起张一斌,你可能不熟悉,但是说起“乡愁江阴”,说起手绘江阴停车场,你一定就不陌生了吧,是的,这些都出自于张一斌之手。

谁认识这个叫张一斌的江阴城管 告诉他他火了!

2014年4月,张一斌发现江阴城区停车成了困扰大家出行的问题,于是手绘了一张“江阴城区行车停车地图”,地图一经发出,得到了市民一致好评,就这样,张一斌用一张图,变成了当时的“江阴网红”。

而张一斌开始用双脚丈量江阴,是2013年……

谁认识这个叫张一斌的江阴城管 告诉他他火了!

张一斌,朋友们都习惯叫他“张霞客”,因为他真的是个实打实的江阴迷!而他开始他的寻访之路,源于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张一斌在浮桥菜场附近值守,遇到了一个老家在峭岐的老人家,他在菜场口摆了个摊位卖梨膏糖,张一斌一看梨膏糖就想起小时候,没到傍晚,就有人在村头搭台唱小热昏,唱到一半或者结束的时候,都会卖梨膏糖。那个老师傅告诉我,他说江阴原本有六个人会唱小热昏和梨膏糖制作,但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了,面临着失传的尴尬。

是啊,那些曾经记忆中小时候的味道都在面临消失,那么……江阴呢……于是,他开启了他的“江阴暴走模式”!

2013年,他花了一整年时间,走遍了江阴33座半山,他说,他想看看大自然留给江阴的礼物

2015年8月,他顶着酷暑,用2天时间,骑上摩托车绕江阴一圈,行程400多公里,记录下江阴与相邻地方的54块界桩,他说,他是江阴人,他想看看江阴有多大

谁认识这个叫张一斌的江阴城管 告诉他他火了!

随后,他又用了两年时间,寻访江阴的老街古镇,江阴在一天天沉淀,有些地方在一天天变老,而张一斌想感受这些时光走过江阴的痕迹。至今为止,张一斌一共走了150个老地方,而他这么多年的所见所闻,最终也汇集成了300多篇文章,这些文章,可谓是“江阴写真集”,又是“江阴人的回忆”,很多地方拆了又建,而张一斌却用自己的相机,将这些回忆牢牢保存!

谁认识这个叫张一斌的江阴城管 告诉他他火了!

不过,张一斌始终认为,在这些江阴美景的背后,江阴故事才更加动人。而这么多年,让他记忆深刻的,还数塘头桥,一个叫进士第墙门的古建筑。

塘头桥在乾隆年间出了个进士薛淇,林则徐曾拜他为师,薛淇从常德知府回家乡时,他的弟子们帮薛淇造了这座进士第墙门的房屋建筑,原来有35间,现在剩下16间。张一斌来到老宅时发现,老宅的环境非常恶劣,老房子的门窗都已经破败了,进士第墙门在长满杂草的院子里,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就住在这所老宅中,一直守护着进士第墙门,这位老人就是薛淇的第5代后人。

谁认识这个叫张一斌的江阴城管 告诉他他火了!

老人说,这是老祖宗给我的荣耀,曾经有台湾富商,出250万,想把墙门拆到台湾去,我没有同意。老祖宗留下来的财产,不是我一家人的……

谁认识这个叫张一斌的江阴城管 告诉他他火了!

张一斌是这些故事的聆听者,也是这些故事的记录者,而这些零零散散的回忆,拼凑出是两个大字,叫——乡愁。

有这样一种愁绪,一个人牵着瘦马,伴着残阳,踏着古道,看枯藤老树昏鸦。

有这样一种愁绪,一个人迎着朔风,望着归雁,听着边声,看长烟落日孤城。

有这样一种愁绪,一个人乘着小舟,喝着苦酒,借着风雨,看樱桃红芭蕉树。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那是乡愁,是生生不息从古至今涌动在我们血脉里的对故乡的惦念。是一种无法抛却的如同落叶归根的情愫。是这样一种淡淡的如水般的愁绪……

谁认识这个叫张一斌的江阴城管 告诉他他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