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苏省委的“地下交通员”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迅速出兵占领了上海的英、法租界。上海的政治形势变得日益险恶起来,中共中央决定:命令在上海的中共江苏省委撤退到苏皖边区的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

中共江苏省委,由有着丰富隐蔽战线斗争经验的刘晓、刘长胜、张登、王尧山同志组成。从1937年到1942年,经过他们深入细致的工作和艰苦斗争,上海地下党党员从数十名发展到千名。

为了胜利完成中共江苏省委的撤退工作,安全护送大批干部从上海到达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省委决定由省委委员、组织部长王尧山主持,成立了动员委员会。他极其审慎的调集和选配了一批政治可靠、身体健康,有一定社会经验的年轻同志,担任交通员,落实省委的决定。

从上海到淮南根据地,沿途敌伪关卡林立,盘查严密,每个地下交通员在执行护送任务时,都要有一整套周密的设想。有一张合乎自己身份的良民证,有一副符合自己身份的打扮,把自己隐藏在成千上万的商旅之中。穿着、言语、行动和随身携带的行李都要与自己伪装身份一致。每个交通员还要有各种紧急应变的措施,要准备几套应付性的方案。在完成中共江苏省委转移任务后,其中一部分地下交通员被命名为政治联络员,成为革命战线上一支特殊的战斗队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