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为何放弃打英国?除了海军不行,还有很多原因

1940年六月,当德国万字旗在法国上空冉冉升起,德法用停在贡比涅森林的福熙元帅的老列车车厢为谈判场地签署停战协议时,意味着法国的领袖和人民抵挡不住德军的狂轰乱炸而投降了,与此同时法国的盟友英国与德国之间的硝烟气息愈来愈烈,战争势在必行并且一触即发。

从各个方面看英德之间的力量悬殊还是很大的,德军军事基础健全、设施完备,陆军精锐骁勇,有坦克、和反坦克炮等重型武器,空军战斗力数量众多,在军资补给以及取得军队制空权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海军的军舰在取得制海权以及海上战役上功不可没,并且德国在战败国法国和比利时都建有军事基地,而此时的英国呢?

二战德军为何放弃打英国?除了海军不行,还有很多原因

在协助法国抵抗德国的过程中士兵伤亡惨重,甚至是英国的战斗机损失了将近总数的一半,达到了史前未有过的惨重程度,其次英国并未有坦克、反坦克武器等威力强的重型武器,很显然,英国处于劣势。

与它的盟友法国相同的是两国之间实力对比悬殊,而不同的是,英国不是像法国那样在德国面前一味的忍让和退却,而是竭尽全力的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着准备。

二战德军为何放弃打英国?除了海军不行,还有很多原因

英国人民在政府的领导下有序地进行了转移,市民自愿形成了国民自卫军,在武器缺乏的情况下用木棒和扫帚进行演练,正规军用现代化的摩托车代替了小马,演练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反坦克障碍沿着铁路线推进,在乡间和海滩的低潮线放上了铁丝网,工厂的工人夜以继日的生产以补充武器的空缺,“罐子与平底锅”运动使人们情绪紧张起来,61岁的丘吉尔仍然精神矍铄,时不时地就会进行检阅和视察。

当德军发动名为“海狮行动”的侵略时,因英国充分的备战和不屈的抵抗,德军并没有像侵略法国时如此的轻而易举得到想要的屈服和陈首,因德军的多次侵略每一次都满载而归,因此变得自满轻敌,德国海陆空三军并没有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完美计划,相互的配合默契不高,而此时英国顽强抵抗,士气高涨,共同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御网。

二战德军为何放弃打英国?除了海军不行,还有很多原因

​英国虽然损失惨重但德军的海狮行动最后也没有得逞,这其中固然有德国自身的原因,但英军所做的努力也不容忽视,英国与法国截然不同的命运,抵抗与屈服截然不同的命运,英国虽然处于劣势但仍然竭尽全力,不留后路才有出路,即使在力量对比非常悬殊的情况下,想到的也是努力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这样即使失败了也无怨无悔,因为我们已经尽力了,有时客观条件我们不能改变,但能改变自身的态度和处事方式,即使力量再薄弱,也依然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其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