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硬體綜合淨利率5%紅線,小米的商業模式真的可行嗎?

堅守硬件綜合淨利率5%紅線,小米的商業模式真的可行嗎?

圖片來自於網絡

事件回顧

2018年4月25日,小米在武漢大學召開了發佈會,雷軍在發佈會的最後宣佈:小米硬件綜合淨利潤率永遠不超過5%,如有超出的部分,將超出部分全部返還給用戶。

硬件?

我們知道,小米一貫宣傳的鐵人三項”商業模式:硬件+互聯網服務 +新零售。據小米發佈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15-2017年,小米智能手機的銷售收入佔公司總營業收入的比重一直高居70%以上,而這比例一直處於下降的趨勢,2018年一季度下滑至67.8%。現在可以稍微理解為什麼小米僅是宣稱硬件淨利率了吧?因為本身小米的硬件收入的佔比一直在縮小,提升軟件應用服務收入佔比想必也是小米一直想做的吧。

堅守硬件綜合淨利率5%紅線,小米的商業模式真的可行嗎?

綜合淨利潤率?

我們知道毛利率跟淨利率是不同的概念,通俗的來講毛利率是指商品銷售的收入減去銷售成本的差額;淨利率是指毛利率減去各項不可預測費用的差額。另,網上有人認為,雷軍說的硬件綜合淨利潤率,應該是指按小米內部的各個硬件業務,單獨核算出來的該業務或產品的淨利潤率,同樣分攤了折舊、研發成本和營銷、管理等各項費用。小米也不是有意跟我們玩文字遊戲,畢竟黑紙白字都說好了。

硬件本身的利潤空間不大,若要以綜合淨利潤率5%來衡量,其實還是蠻高的。以下為引用網上的一些數據: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公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蘋果行業淨利潤率達到了32.4%,三星手機營業淨利潤率大約在8%左右,華為、OPPO、VIVO等三大品牌在全球智能機利潤中的總佔比不到5%,其稅後淨利率可能不及5%。一位手機廠商CEO表示“在這個行業裡(達到稅後淨利率5%)是相當難的,因為一般手機廠商達不到5%的利潤率。以此可以看出,其實小米宣傳的口號並不是慈善行為,而是現實的企業盈利行為,而這個盈利目標還不低。

好市多的模式可以走通嗎?

可能不是做零售行業的,或者從事科技行業的人,對好市多(costco)不是很熟悉,我就簡單介紹一下:好市多是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銷售的產品包括零食、廚房家電、沙發和手錶等,產品種類豐富,品種多樣,其在全球7個國家開設超過500家的分店,收入超1000億美元,成為僅次於沃爾瑪的全球第二大零售集團。好市多被人讚揚的是其採取會員制,收取會員費,從而向會員可以提供便宜的優質產品。

堅守硬件綜合淨利率5%紅線,小米的商業模式真的可行嗎?

從以上好市多的介紹中,我們再來回顧小米,發現了諸多的共同點,一是產品種類豐富多樣,小米除了智能手機外,還涉足移動電源、電視、空調、淨化器等等,更不用說其生態鏈上的合作企業了;二是價低質優,這也是小米一直宣傳的重中之重,如果沒有性價比更好的產品,那麼就無法吸引用戶,這也是小米手機剛推出的時候,被米粉所接受的,而小米想要深刻改變商業的效率,那麼就一直要堅守這點原則。所以,不難猜測,小米一定會圍繞其生態圈,打造一個“會員制”,讓用戶更願意付費,我想這也是小米的下一步計劃。

答案顯而易見

通過以上的簡單分析,其實可以發現小米的模式是可以走得通的。往往,我們在看別人的文章的時候,總是被牽著鼻子走,要不就是被企業偉大的使命矇蔽了雙眼,要不就是被企業的口號以及它的慈善行為所感動,但是我們明確一點,企業不是搞慈善的,如果不能盈利,那麼倒閉是它對社會最大的貢獻,所以不要相信雷軍的所謂“

控制合理利潤是商業發展的歷史潮流,也是小米踐行使命的必由之路。縱觀人類商業史,改變世界的偉大公司都是把好東西越做越便宜,讓越來越多人用到”,後一句是事實沒錯,但絕不能把因果顛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