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不是爲了考試,而是爲了成爲出色的大人

讀書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成為出色的大人

在日劇《女王的教室》(2005)中,有一段流傳廣泛的經典對白。當小學生問阿久津老師人為什麼要讀書時,阿久津老師嚴肅地告訴大家:

人如果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慾,就連猴子都不如,就不能稱為人。失去好奇心的那一瞬間,人就死了。
讀書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成為出色的大人

的確,如果思想是空白的,肉體便變得匱乏,如行屍走肉。

我們想要學習,是因為深知自身的侷限,進而願意突破這種侷限,勇敢地跳出對自我的過度關注,以開放的心態,真正去關注外部世界,看看其他人的生活方式,看看人類之外的天地。

而外部世界這面多稜鏡,反而可以幫助我們看見自己,發現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其實,這也是表演的意義。

演員跳出自我,正是在認真走進別人的生命的過程中,實現了自我觀照。

讀書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成為出色的大人

交了學費不等於得到學問

學習,不是一種被動的任務,而是我們對自己的主動要求,它的內在動力,便是我們對於世界無盡的好奇心和求知熱情。

這種學習的誠意,甚至是需要一些儀式感的,這是對老師和智慧的尊重。比如,每次上課前,都需要早早起床,精精神神進教室,備好筆記本和多支筆(因為常常會寫到沒有墨水),不遲到,儘量不走神,投入於和老師交流的空氣裡。

學習應是一種日常的生活方式

學習的前提:專注、意志力、時間的積累

所謂專注,是我們有能力排除一切雜念,專注於眼前、當下的每一件小事,真的去做,去行動。不去等待明天會更好,只想過好今天這一秒。借用天海祐希的話,便是每一天都全力以赴。這是一種向死而生的生活勇氣。

不去擔憂明天,不去沉溺於某種情緒,不去為生活的外在的瑣事胡思亂想,不去過度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不去恐懼,勇敢面對。因為情緒是無力的,是障礙,是紛擾,而行動才是有力的。

藉由專注這條幽微的隧道,我們將可以跳出自我,真正進入身外的天地,抵達忘我的自由之境。

更重要的是,學習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是心血來潮,不是淺嘗輒止,而是能夠真正持久地深入我們日常的生活方式的,變成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我們主動為之的,是一種為了追求高品質的生活質量的自我要求,每一天,都不可或缺。

我們願意日復一日,持久地去做,然後依靠時間的積累,一點一點地在重複與漸變中體悟,體悟深藏在漫長勞作中的道,以及這個漫長過程中的無盡艱辛和樂趣。這個時候,好像那些原來的心浮氣躁、擔憂恐懼,全都不見了。

而當我們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悄然發生改變時,我們的人生,也會跟著發生改變。

因著思想的滋養,我們或許會變得更清醒,更自覺,更自由,以突破肉身的侷限、時代的侷限和社會的侷限。

也會變得更有力量,不再輕易妄自菲薄,而是有勇氣和自信去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甚至去感染和影響身邊的人們。這,或許才可為我們每一個獨特的生命找到一點存在感。

然而,怕只怕,我們生而有涯,學而無涯,醒悟得太晚,來不及好好學習。

進藤光: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呢?之前老師說過吧,不管怎麼學習就算進了好的大學、好的公司也沒有任何意義。那麼,我們為什麼非要讀書不可呢?
女王:你們給我好好覺醒吧。還不明白嗎?讀書,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想要去做的事。今後你們可能會碰到很多很多你們不知道的事。也會碰到很多你們覺得美好的、開心的、不可思議的事物。這時候做為一個人,自然想了解更多,學習更多。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慾的人,不能稱為人,連猴子都不如。連自己生存的這個世界都不想理解。還能做什麼呢?不論如何學習,只要人活著,就有很多不懂的東西。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大人好像什麼都懂的樣子,那都是騙人的。進了大學也好,進了好公司也好,如果有活到老學到老的想法,那就有無限的可能性。失去好奇心的那一瞬間,人就死了。讀書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成為出色的大人。

雯愛娛樂歡迎各位看官的評論和留言!

少兒影視劇《快樂時光記》正在試鏡劇中的小演員,歡迎有表演興趣的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