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汽車也要完了?8月銷量排名直追賣身的奇瑞,問題太多是主因

日前,全國乘聯會發布了8月份銷量數據,長安汽車以36554輛的月銷量成績,位居當月汽車品牌銷量排行榜第16名,恰好排在近來陷入"賣身"傳聞的奇瑞汽車前面;而相較於上一個月,長安汽車也再下滑4個名次。事實上,近年來長安汽車銷量下滑態勢明顯,早已不是什麼秘密了:整個2017年,長安乘用車銷量雖依然破百萬,但較前一年銷量卻下滑達15%。而進入2018年,長安汽車銷量下降勢頭不減:根據其發佈的業績公告,整個2018年上半年長安汽車只賣出去48.88萬輛,同比下降幅度達16.35%。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之前發展勢頭良好的長安汽車,近年來卻陷入了銷量泥潭?


長安汽車也要完了?8月銷量排名直追賣身的奇瑞,問題太多是主因


首先,長安汽車內部產品線雖然豐富,但卻存在沒有規劃梳理好的問題,因而造成了"內耗"嚴重的問題,並且令消費者也有些無所適從。以長安CS55為例,按慣例定位更低的長安CS55售價是要比長安另一款旗艦車型——長安CS75要低的;但當CS55正式上市時,去給出的公開售價卻是8.39-13.29萬元,起售價格竟然比CS75高!


長安汽車也要完了?8月銷量排名直追賣身的奇瑞,問題太多是主因


其次,為突破銷量困境,長安汽車不斷推出官降政策,這雖然短時間內成了促進銷量增長的催化劑,但卻令不少老車主倍感不滿,而且也對長安汽車的品牌形象造成了傷害,這從長期來看,無疑將間接影響了長安汽車的銷量。


長安汽車也要完了?8月銷量排名直追賣身的奇瑞,問題太多是主因


但僅僅是以上的兩點,還不足以令長安汽車走上銷量下降的"不歸路"。其頻頻遭曝的各種質量及服務問題,才是造成其陷入當前市場困境的罪魁禍首。今年早些時候,長安CS75"機油增多"等問題大規模爆發,而3·15晚會臨近,長安汽車為了平息民憤,匆匆向國家質檢總局提交了召回申請。但事後不少涉事車主反饋,車子在召回處理後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還出現了動力不足、冒黑煙、油耗增加等問題。因此,長安汽車的召回舉動,更像是為了躲避3·15曝光而推出的應付之舉。


長安汽車也要完了?8月銷量排名直追賣身的奇瑞,問題太多是主因


而根據車質網數據,長安CS75高居2018年1-8月份投訴排行榜首位,其投訴量幾乎達到"機油門"事件主角——東本CR-V的兩倍;問題之嚴重可見一斑。而從實際情況來看,除了長安CS75外,其它車型如長安CS55、長安CS35和長安逸動等同樣遭投訴到爆。拿長安逸動來說,近一個月來,其遭到車主們的投訴包括:車身生鏽、漆面起泡開裂、中控臺異響、儀表故障、變速器頓挫、怠速不穩、車燈進水、氣囊故障、車載互聯網故障、空調問題,以及車身漏水等等。

至於服務方面,長安汽車則更是令消費者寒心。拿長安CS75來說,根據車質網數據,近一個月來,其遭到車主們關於這方面的投訴包括:銷售承諾不兌現、(銷售欺詐)變更價格、召回方案不合理,乃至出售問題車等等,不一而足。


長安汽車也要完了?8月銷量排名直追賣身的奇瑞,問題太多是主因


【結語】:

產品品質是一個企業的生存之本,而服務質量則反映了一家企業的經營理念。產品品質不行,且服務態度又不正,卻豪言要進行第三次創業,並且期望在2020年市場佔有率達到12.7%,只會是痴人說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