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偏远乡村倒数第一登上《纽约时报》,白宫怼美国总统获满堂彩


中国偏远乡村倒数第一登上《纽约时报》,白宫怼美国总统获满堂彩


黄瓜西瓜

人人都有辛酸的时候。但当你自嘲的时候,辛酸感要少得多,或没有。相反,不自嘲的人辛酸感反而会更强更持久。

——黄西


01


1970年2月16日,黄西出生了,住在一个村子里,家里只有一间屋子——草棚、泥墙。

5岁半的时候被妈妈送进学校,成为了整个年级里最小的学生。

小时候的黄西十分淘气,有一次他偷偷喝了父亲的酒,喝完了觉得头晕, 一路扶着栅栏才走到学校害怕回家被爸妈批斗,他就在学校呆了整整一天。

妈妈是个大夫,很多当地农民来找她看病,有些农民会走上大半天来到黄西家里,给妈妈送大米饼或豆沙包之类的东西。

然后再走上大半天回去。


中国偏远乡村倒数第一登上《纽约时报》,白宫怼美国总统获满堂彩



黄西上学的时候成绩非常不好,他总在笔记本上画东画西,或者胡思乱想,很少听老师在讲些什么。

上初中之后的黄西更加调皮了,经常趁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工夫从窗户跳出去,下课前再跳回来。

除此之外,向父母撒谎、去工地上偷砖、甚至还打架……

虽然打架几乎从来没打赢过。

有一次在路上看见一个大孩子,曾欺负过他的一个朋友,黄西竟然冲上去开打。

明明人家比他大,也比他壮,但他的小心里总是冒着一股英雄的火苗。

大孩子父母找到他家告状,爸爸当面向他们道歉,但他从来没有此处罚过黄西,因为爸爸不相信黄西会先动手打人。

黄西高中时成绩总是倒数,老师都向他爸爸保证:你儿子永远上不了大学。”

在黄西15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突然对他说:“你现在已经15岁,是个大孩子了。从现在起,我不会再管你了,我不会对你的成绩再说一句话。”

可是父母表面上的不关心,其实心里比谁都关心。

当时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爸爸让他骑,自己走路或坐公交车上班。


中国偏远乡村倒数第一登上《纽约时报》,白宫怼美国总统获满堂彩



很偶然的一次,黄西成绩在年级里排到了第64名。

那次父亲把黄西抱得紧紧的,他简直都透不过气来,那天他才知道,爸爸是多么想看到他成功。

很多年以后,黄西上了大学,父亲告诉他:

当时所有的老师都说他考不上大学,父亲背着他在板石铁矿偷偷给黄西找了一份锅炉房的工作。

02

后来,黄西学习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多,但他从不熬夜,总是9点钟准时睡觉。

黄西对头脑的控制力很强,老师如果讲他已经知道的东西,他不听,自学别的东西,一旦老师开始讲新的东西,马上就把注意力转过来。

他当时还刻意和学习好的同学坐在一起,采用老爸说的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大概过了一年左右的时间,黄西的成绩竟然从倒数上升到了第一名。

所以鲁豫赞他是个天才。


中国偏远乡村倒数第一登上《纽约时报》,白宫怼美国总统获满堂彩



上大学后黄西演过小品,也开始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概在我演第一个小品的时候,我开始对哲学产生兴趣。因为我开始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当时我相信可以在书里找到答案。”

上世纪80年代初,正好是西方哲学和心理学非常流行的时候。

所以黄西在书店和图书馆看了很多哲学书,康德、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萨特等人的作品,却没有找到答案。

有时候黄西还幻想自己应该在监狱里待着,这样就可以从早到晚读书和思考,用不着干其他事。

直到有一天,他在街上走路时突然想到:“我今年才18岁,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搞清楚。”

大学时被吉林大学一位教授激励了一下,黄西决定在生物学上攻读更高的学位。

于是黄西决定去中国科学院读研究生,他非常努力地学习了5个月。他还特意坐火车回家读了三四个星期的书。

把一本很厚的有机化学的书从头到尾读了好几遍。


中国偏远乡村倒数第一登上《纽约时报》,白宫怼美国总统获满堂彩


考试成绩下来的时候,黄西才知道他在申请中科院的所有学生里考了第一名。

当时全国各大高校的学生都有报考中科院的,清华、 北大、复旦等等。

而黄西的有机化学竟然考了100分!

进了中科院以后,有一天几个年长一些的研究生特意跑到黄西宿舍里来看他。

他们就想看一看有机化学考100分的人长什么样子。

03


1993年年初,黄西在北京读研的时候,认识了东北财经大学的漂亮女孩金妍。

看看其貌不扬的自己,黄西自感机会渺茫。

果然黄西向金妍表白后,遭到了拒绝。

此后,每天晚上,黄西固定7点半给金妍打去电话:

不再求爱,只是用轻松俏皮的口吻,给她说说这一天他知道的最有趣的事情,并且顺带告诉她第二天的天气预报。

这样坚持一个月后,黄西突然病了。

3天,高烧不起,没能联系金妍。

没想到,第4天却得到了她主动的邀请:“明天,我们见面吧!”

所以,1994年,黄西和金妍结婚。


中国偏远乡村倒数第一登上《纽约时报》,白宫怼美国总统获满堂彩



不久,黄西去美国读博士,在美国头几个月非常难熬。

去美国之前,黄西从来没坐过飞机,没吃过三明治,没和外国人打过交道。

他背过八遍英汉词典,里面的单词百分之八十五能背出来,但到了国外,他一句话也听不懂。

有一次,几个中国学生在实验室里聊天, 一位英国教授走了过来。

他说:“哎呀,你们中国的汉字学起来这么困难,学生光是学话言就要花好几年的时间,难怪中国在科学和技术方面这么落后。”

他说完以后转身就走了。黄西他们都非常震惊,没有想到这么有偏见的话会从一位教授的嘴里说出来。

“我感觉在美国的外国学生经常被忽略,基本上美国的学生表达他们自己想的东西,很少有人对外国学生在想些什么感兴趣。”

这为他以后的人生埋下伏笔。


中国偏远乡村倒数第一登上《纽约时报》,白宫怼美国总统获满堂彩


在美国的日子一开始并不好过,有一次,妻子一进门就唉声叹气:“这日子完全没法儿过了……”

黄西想安慰妻子,所以讲了个笑话:一群萤火虫在空中飞,其中有一只不发光,另一只很好奇地问它怎么了?

不发光的萤火虫回答:“哎,上月忘交电费了……”

没想到,妻子听完笑话却嚎啕大哭。

那时,他们就是交不起电费的萤火虫。

从这天开始,黄西每天睡觉前,给妻子讲笑话,不把妻子逗得咯咯大笑,绝不收工。

5年后,黄西和金妍同时毕业,分别在一家跨国基因制药公司和一家会计事务所工作。

并很快买了房和车,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04


可是暗藏在黄西心里的梦想,还没开始。

2001年,同事带他去了一家相声俱乐部,那天晚上,黄西被这种艺术形式深深吸引住了。

他想起了小时候,喇叭上总会播放马三立等人的相声,逗乐了他整个童年。

从那开始,这次连接童年的经历成了黄西转向相声表演的契机,他总是拿一个小本本记下来自己脑子里的想法。

并不断寻找上台表演的机会。

2002年,黄西32岁,第一次登台惨败,台下的美国人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在喜剧储藏室俱乐部,每个新手必须得带两名顾客来才能上台演出。

当时黄西在波士顿人生地不熟,所以大雪天里他就站在俱乐部的门口问路过的人:“你想看喜剧演出吗?”


中国偏远乡村倒数第一登上《纽约时报》,白宫怼美国总统获满堂彩



有了初步的表演经验以后,黄西一直努力争取在不同的相声俱乐部表演的机会。

有些相声俱乐部在一些比较危险的街区,每次黄西在那儿表演都会看见至少一辆警车闪着紧急灯开过来。

有一次一个喜剧演员从俱乐部出来以后,发现有几个人正想把他的车推倒。

另外一次有两个喜剧演员在俱乐部外面吸烟,一个人冲过来掏出枪想抢他们的钱,其中一个喜剧演员跟抢劫的人说:“你就朝我开枪吧,我今年已经36岁了,我已经活够了。”

但这些危险都不能阻挡他坚定地走向心中的自己。

蜥蜴俱乐部每星期都有一个相声表演比赛,赢家获得的奖励是一张可以在楼上餐厅使用的20美元餐券。

有一天晚上黄西赢了。

“到现在我依然清楚地记得我赢了以后非常高兴,开车回家时天上下着非常大的雪,雪花就像是在空中横着飞一样,我边开车边享受这种兴奋感,感慨像我这样的移民也能够得到其他人的欣赏。”

奖品其实很小,但在台上表演并获得赞赏这让黄西无比激动。


中国偏远乡村倒数第一登上《纽约时报》,白宫怼美国总统获满堂彩



从2001年起,波士顿每年都会举办一个喜剧节,会有上千人来参赛,96个被选出参加三轮比赛,最后选出一个冠军。

在黄西参加的班里,他是唯一被选入这个比赛的。

在比赛里黄西也表现得很不错,《今夜秀》的一个工作人员跟他说:“你把你今天晚上的录像带给我寄来,我看看能否在《今夜秀》上播出。”

《今夜秀》是当时美国数一数二的喜剧节目。

黄西告诉朋友斯科特,斯科特说:“如果你能上《今夜秀》,我就自杀。

可见,其实大家都不看好他。

决赛里黄西表现得非常不好,一共8个人,他排在第8名。

后来黄西去蒙特利尔的喜剧节试镜了两次,这个喜剧节的组织者告诉他:“黄西,可能你有些笑话还比较有意思,但是观众不会对一个移民的故事感兴趣。”

这对黄西的打击非常大,作为一个从中国来的喜剧演员,他不仅需要克服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还要克服观众能否接受一个移民的表演。

有一次,波士顿一个资历较深的单口相声演员跟他说:“黄西,你搞的这个东西是幽默,不是喜剧。”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与嘲讽,让黄西开始怀疑自己。


中国偏远乡村倒数第一登上《纽约时报》,白宫怼美国总统获满堂彩



当时,关颖珊是全世界最好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她在不同的比赛中多次获得冠军,但在最关键的奥运会比赛里她总是拿不到冠军。

2006年冬运会的时候,《时代》周刊没有选择关颖珊,而是把一个白人女孩作为封面人物。

黄西当时很为她打抱不平,觉得《时代》周刊不重视亚洲人。

可是后来,这个在《时代》周刊杂志封面出现的白人女孩果然赢了冠军。

这件事几乎摧毁了黄西的信心,他甚至怀疑亚洲人是不是在关键时刻缺乏这种临危不惧的精神来真正摘取冠军。

亚洲人是不是没有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最好水平的基因。

2007年起,黄西基本上已经停止了写作和表演。

偶尔有几次去相声俱乐部,有几个资历稍老的相声演员跟他说:“还以为你已经离开波士顿了呢。”

05


2007年冬季的一天,黄西冒着大雪去路边的一家咖啡店买了杯咖啡,然后就坐下来开始写笑话。

他从晚上10点一直坐到咖啡店关门为止。

那天他没写出什么好的笑话,就是感觉非写些东西不可。

也是在这段时间,黄西工作的公司和哈佛医学院有个合作项目,所以他经常需要去哈佛大学。

他在哈佛大学的校园里注意到,这里已经有很多华裔教授。

黄西当时觉得,美国不需要再多一个华人教授,部分中国人应该试着在其他领域有所突破。

于是黄西又逐渐拾起自己被打掉的信念,回到相声俱乐部做一些表演。


中国偏远乡村倒数第一登上《纽约时报》,白宫怼美国总统获满堂彩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

那天从公司回家,黄西在车里面听到大地震的消息后潸然泪下。

他非常了解中国农民的生活多么艰难,他们种地非常辛苦,拥有的东西却很少,灾难性的打击使他们的情况雪上加霜。

黄西从收音机里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有几个美国记者在四川的时候路过一个村子,看到一个人的房子全都倒塌,基本没有什么吃的。

这几个记者第二天又找到这个村子,给这个人带了一些食物。

结果这个人拒绝了记者的好意,并对这几个记者说:“你们再往山里走一点,那里有些人的情况比我更糟,你们应该先帮助他们。

这个故事让黄西又一次潸然泪下,他想搞一场募捐演出,把演出赚到的钱捐给灾民。

黄西当时想在美国的一些媒体上作一些宣传,但是没有一家媒体答应帮他。

所以这次募捐演出的消息基本上就是通过一传十十传百的办法传播出去。

有些人去看了表演,有些人不能去看表演但还是在网上买了票。

那场演出大概只募捐到900美元,不是很多。

但黄西已竭尽所能,毕竟那时的他还没有什么名气。

06


2009年,艾迪终于给了黄西一个上《莱特曼秀》表演确定的日期。

《莱特曼秀》被比做喜剧里的奥斯卡。

在美国,有多少喜剧演员搞了一辈子单口相声,却从来没有上《莱特曼秀》的机会。

演出那天,黄西在台上开始讲他精心策划的笑话,每个笑话的效果都非常好。

他讲完以后,乐队开始奏乐。

他和莱特曼先生握了手后就往台下走。

忽然他看见后台有一名工作人员手忙脚乱地告诉他:“回去,回去!”


中国偏远乡村倒数第一登上《纽约时报》,白宫怼美国总统获满堂彩



黄西当时有点糊涂了。转过头来一看,莱特曼先生还在台上等着他。

他又走回到那个蓝点上面。

这时候,观众一阵狂呼。

演出结束以后,《莱特曼秀》的领头作家跑到台上来祝贺黄西。

因为演出非常成功。

黄西当时感觉,即使那天晚上被一辆汽车撞上,也会带着笑容。

一直被嘲笑,一直被否定的他,还好自己没有放弃,终于实现了啊。

长达7年的辛苦写作、表演和试镜没有白费。

世界各国的人都在评论和赞扬他的表演。

2009年12月以后,黄西开始为即将来临的美国记者年会作准备。

这对美国的相声演员来说是非常高的荣誉,各界要人都会出现,总统也会出现。

《莱特曼秀》听说黄西要在记者年会上表演的消息以后,2010年2月又请他到他们节目上表演了一次。

在台上表演的15分钟过得非常快,黄西表演完以后全场观众起立鼓掌喝彩。

这次在《莱特曼秀》表演结束后,黄西的经纪人罗里跟他说:“门外有很多摄影记者在等着你。”

黄西还以为经纪人在跟他开玩笑。

可是后来有一个摄影记者给黄西拍的照片,登在了2010年的《纽约时报》上。

在《纽约时报》大幅广告上有很多在美国取得杰出成就的移民,包括得过诺贝尔奖的华人、著名的音乐家以及黄西。

“我愿意做个移民的代言人,说出移民乐观、奋斗、坚强的一面。”

“作为第一个亚洲人站在这么高的平台上为几百年华裔移民史振臂一呼,我感到非常自豪。”


中国偏远乡村倒数第一登上《纽约时报》,白宫怼美国总统获满堂彩



之后没有几个星期,黄西的表演视频在中国和美国的网站上就达到了上百万次的点击。

在街上走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把黄西认出来。

黄西没有念过哈佛大学,但是却有一些哈佛的学生看了他的表演后对他说:“黄西,你是我的偶像。”

可不久之前,人们都说:“黄西,你不可能。”

把不可能变成偶像,他倾注了自己所有的坚持与信念。

有人说:“看柴静采访黄西,讲述被人践踏唾弃的泥土用自嘲的方式屹立在美国的TALK SHOW之巅。”


07


在美国记者年会上,黄西将一个喜剧人的讽刺意义又一次发挥到让人瞠目结舌。

拿奥巴马开玩笑很不容易,因为奥巴马没有一些很明显的个人缺陷。

布什以愚蠢出名,克林顿有性丑闻,但是美国的单口相声很少有人能够讲一些关于奥巴马的经典笑话。

可是黄西做到了!

奥巴马总统经常被指责为过于软弱,但是他正指挥着两场战争,并且他们还是授予他诺贝尔和平奖,而他也竟然接受了。


黄西在台上当着全美政要的面竟然这样讲。

而台下却被他逗得笑翻了。

两千四百位政界和新闻界的人士起立为他鼓掌。


中国偏远乡村倒数第一登上《纽约时报》,白宫怼美国总统获满堂彩



黄西用中国式的英语、美国式的黑色幽默调侃美国精英阶层。

甚至当着美国副总统拜登的面调侃美国政治,对奥巴马冷嘲热讽,让拜登哑口无言只能赔笑。

他做到了喜剧不仅仅是笑一场,而是背后对社会问题的抨击与讽刺,以己所能让社会变好一点。

2013年中旬,黄西作了一个决定——拖家带口,离开生活了18年的美国,回北京定居。

人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最没意思的人,他却让全世界都觉得有意思。

他用脱口秀为大众发声,他用幽默的方式抨击不公,表达自我。

他证明了亚洲人是可以的,我们也拥有着成为第一的力量。

打开手机淘宝,搜索“一日一渡”,即可领到红包等惊喜福利,最高1111元!每日可领3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