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病人犯病时是什么样的?

欧媚媚


看过心理医生,医生说我快轻度了,但我有时还是感觉特别不好,工作不想做,原本激情满满的早上会突然莫名其妙的一点干劲都没有,拖延的很厉害,原来的兴趣爱好一下就什么都不感兴趣,甚至一点都不会想,情绪低落,每时每刻都感觉脖子上绑着个上吊绳,晚上睡不着,睡着了会在三四点醒来,睡眠质量特别差,总是半睡半醒,早上很早就醒了,最严重的时候回到家就是坐在沙发抽烟,电视、手机都不开就是坐着,不开灯坐到深夜,脑子里什么都没想,一片空白就是心情不好。大多数时候会乱发脾气,好没头绪的发火。内心很自卑,觉得自己没有用,未来只有黑暗,对过去的往事不断自责。不愿意和别人交流沟通,对朋友总想躲着,朋友喊我出去,我只想躲起来。当我意识到自己不对劲时,试图改善自己的情绪,看喜剧片,哈哈大笑过后还是情绪低落,又恢复到老样子。

向心理医生倾诉后,感觉自己好多了,听说运动能让心情愉悦,所以还在坚持健身。虽然有时还是会抑郁,不过还是需要自己努力改善,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

最重要的是要看医生


Gk14


很多答主都笼统地提到了抑郁症患者在抑郁发作时候的一些比较常见的样子了。我就来说一说一些“特殊”的“犯病的样子”。

图自:pexels

1. 男性在抑郁症犯病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呢


有研究发现,男性抑郁症患者在抑郁发作时的表现可能会不同于诊断标准中所罗列的症状。因此,有研究者将男性身上的抑郁症表现称之为“被掩饰的抑郁”(covert depression)。

这些“被掩饰的抑郁”被分成了三大类:

第一类:情绪和行为上的失控,包括急躁,易怒,冲动,暴力等等

这些所谓的失控其实是男性用来对付抑郁症带来的种种情绪的一种极端应对方式。换句话来说,他们是在用这些情绪和行为变相地来释放自己被压抑的,无法表现出来的抑郁情绪。

第二类:错误的自我治疗

相较于女性,男性会更倾向于尝试自我治疗(self-medication),而不是寻找专业的帮助。但是这些自我治疗大多都是负面的成瘾或危险性行为,例如糜烂的性行为,酗酒,赌博等等,都是用来逃避而不是解决问题。

第三类:将自己孤立

女性在面对抑郁症的折磨时会更喜欢和别人倾诉,因此也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与支持。但是男性会比较避讳这种行为,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他们会认为将自己的“脆弱”暴露给他人会显得自己很弱,不够有男子气概。他们反而会将自己从家人朋友圈中隔离出来,尝试着去自己解决。

图自:pexels

因为这些非典型症状并不属于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的诊断标准,所以看似女性比男性患抑郁症的概率要高。可是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不是的。之所以我们认为男性抑郁症发病率低是因为我们很难会意识到这些“非典型抑郁”症状是抑郁症的标准,更甚,社会很多时候认为这些表现发生在男性身上是可以被默许的。回想一下,你是不是也听过别人将男性的乱性称之为“风流浪子”或是说“他那么成功,脾气大一点又怎么样嘛”之类的话。

就算男性意识到自己有抑郁倾向,他们也可能被所谓的施加在男女身上的刻板印象而限制着,从而碍于社会压力不敢去求得帮助。例如,一个长期觉得很难过的男生可能会因为自己有这种“女性化”的情绪而感到羞愧,所以不敢去让别人知道,即使是心理咨询师。

而以上提到的内容其实会制造一个恶性循环。正是因为男性很少就医也比较容易被误诊,诊断标准可能更加不会考虑到男性的抑郁症体验,让大家产生男性不容易患得抑郁症的错觉。这种错误的判断又会进一步负面影响对男性的治疗。

图自:pexels

2.东方/中国人的抑郁

研究表明,不同文化的人对抑郁症有不同的体验及描述,同样是面对抑郁症的折磨:

  • 东亚参与者在描述自己症状时会偏向于强调身体上的症状,比如抱怨自己比较虚弱,累,或是身体疼痛。

  • 北美参与者会更倾向于描述精神上的症状,例如描述他们会感觉很难过,会觉得没自信等等。

  • 拥有拉丁裔文化的人会抱怨自己头痛或神经紧张。

当具体到中国人,有研究学者发现虽然很多患有抑郁症的人还是会表示他们的情绪很难过,但是比起美国人他们更倾向于表达身体上的不适。

可是难道这真的是因为中国人感受不到很多不同的情绪吗?

并不是的。这是因为每个文化强调的东西不一样。美国文化自始至终强调对情绪的观察与表达,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一直被鼓励去表达自己当下的感受。所以当面对抑郁症的时候,美国人的注意力就自然更容易放在心理的感受上,也可能会更容易找情绪的原因。

但是

中国文化并没有这么强调情绪和精神上的感觉。有学者认为这其中的原因其实是被历史因素所影响的。追溯到新中国刚成立,社会的动荡及给人们带来的恐惧感让大家不太敢表达自己的情绪,但是不表达不代表他们感受不到这些情绪。取而代之,他们会用身体上的不适来“掩盖”他们心里的感觉。

而这种文化其实是会代代相传的,当你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听到身边的人描述身体而不是心理上的不适,你的大脑内部结构的组成也是会被影响的。渐渐地,你会自然而然的强调身体的感觉而不是心理的感觉,也因此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其实这种“特殊”的犯病的样子还有很多,以上只是其中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我们需要意识到抑郁症可以被很多因素影响也可以有很多表现形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被抑郁症所折磨的人们。


欢迎点赞并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7年度健康头条号、悟空问答最佳干货科普答主获得者,4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References

Hooley, J.M., Butcher, J.N., Nock, M. K., Mineka, S. (2017). Abnormal Psychology (Seventh ed.). Boston: Pearson Education, INC.

Love, S. (2017, Oct 4). Do cultural differences change what depression feels like? The Atlantic.


知我心理学


想要了解抑郁症患者犯病时的状况,我们就要先了解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清楚掌握后,才能够洞察抑郁症患者是否犯病。


抑郁症又称为抑郁障碍,主要临床特征是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表现为单次或反复多次的抑郁发作,其表现有:


心境低落——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感到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


思维迟钝——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临床表现为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甚至无法顺利交流;


意志活动减退——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与周围人接触,疏远亲友、回避社会;


认知功能损害——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等等;


躯体症状——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等,还有睡眠障碍,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无法入睡;


除了这些临床表现之外,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就是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认为死才是一种解脱,并会使自杀企图发展成自杀行为。


抑郁症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所以,抑郁症患者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


光线医生


抑郁症的症状有很多,这些症状大多本来是人们对生活和经历的正常反应。因为人是有感情,但是如果感情流露过度了、出现生理上的问题和影响、持续的时间久,就会对健康和生活产生影响,也就是到了抑郁症的地步。

这些症状包括很多方面,在精神和精力上不能集中精力、无法记住细节、也难以做出决定;经常感到悲伤、空虚、人生没有希望;感到疲倦和精力减退,做一点点小事也要花很多时间;很悲观、有罪恶感、没有理由地自责;思维缓慢、说话缓慢、动作也很缓慢。

在情绪上易怒、易躁、遇上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但是对大多数或者几乎所有的正常活动丧失兴趣,包括性生活。

在睡眠方面或者失眠,或者嗜睡;在饮食上多数情况丧失食欲、体重下降,少数情况食欲增加、体重上升。

在生理上出现一些难以解释的身体状况,比如背痛、头痛、痉挛,还会出现消化问题,虽然对症治疗了,这些生理上的问题并不难消除。

最严重的是患者常常出现寻死或者自杀的念头。

通过上述这些症状,可以看出抑郁症不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不能靠自愈或者精神生理法,应该积极寻求治疗并且积极配合治疗,可惜半数的抑郁症患者没有得到治疗,才导致很多悲剧。


京虎子


  众所周知, 抑郁症即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疾患。从抑郁症患者临床表现来看,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平时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 一旦临界点到来就会彻底爆发。那么,抑郁症病人犯病时是什么样子的?

  简单地说,因人而异,他们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是,根据病情轻重,一旦发作会有如下症状:

  一、轻度抑郁症阶段---

  1、平时的兴趣丧失,以前关系很亲密的亲朋好友关系变疏远、不愿意参加任何社交活动、对别人的事表现得很冷漠、恨不得闭门独居才好等。

  2、思维迟缓,持续性的悲观,没有缘由的唉声叹息,心情低落,不能自拔。

  3、想法越来越多,身体越来越懒,总会感到力不从心。

  4、经常失眠,入睡困难,浅眠多梦,易惊醒,早醒且醒后难再入睡,陷入悲哀气氛中;但另外有一些抑郁症患者可能睡得太多,经常性的磕睡。

  二、中度抑郁症阶段---

  1)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感觉联想困难、思考能力下降等症状。具有强烈的自责、内疚、无用感,无价值感,无助感,严重时可出现自罪,疑病观念。

  2)睡眠障碍,睡眠成了一种折磨。同时体重下降、食欲减退、性欲持续减退等等症状。

  3)精疲乏力,洗漱,穿衣等生活小事困难费劲,力不从心,病人常用精神崩溃,泄气的皮球来描述自己的状况。

  4)腹胀、腹泻、厌食、恶心及胃部不适,或者出现莫明其妙的心慌、心悸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到医院查不出任何毛病。

  5)其他症状并发:与焦虑症并发形成焦虑性抑郁症,与狂躁症并发为躁郁,也就是双相情感障碍,表现出来的就是喜怒无常,前一秒还是兴高采烈情绪高涨,下一秒就郁郁寡欢。

  三、重度抑郁症阶段---

  重度抑郁症会愤世厌俗,有自杀的念头。重症患者利用各种方式自杀。对自杀未果者,如果只抢救了生命,未对其进行抗抑郁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患者仍会重复自杀。因为这类自杀是有心理病理因素和生物化学因素的,患者并非心甘情愿地想去死,而是被疾病因素所左右,身不由己。此时,患者与正常人的想法正相反,对于死亡不是恐惧,而是幸福。因此,对于重度抑郁症患者,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

  如何对待忧郁症,主要是心理调理、药物抑制、饮食辅助。

  心理调理,一是靠自己,二是求助于心理医生。要注意增加社会活动,广交朋友。不断到户外活动,到当地的公园或者自然保护区,享受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阳光的完美组合。善于移注意力,增加活力,让自己觉得精力充沛;接受并给予肢体接触,如拥抱等肢体接触会促进大脑分泌一种叫催产素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能让你变得更开心,也有助于缓解抑郁。

  目前,对中度以上精神抑郁症治疗方法,主张以抗抑郁药物治疗为首选。

  饮食要健康。避免垃圾食品,多吃能增加活力的天然健康食品,比如谷物、蔬菜和水果等。建议每周吃两到三次富含这类营养的食物。这些食物包括三文鱼、沙丁鱼、湖鳟、金枪鱼等鱼类,以及核桃、亚麻籽和橄榄油等。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你好,我是暖心理咨询师蒋梅玲,很高兴能够回答您的问题。
若要从专业的角度回答您的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理清抑郁症所属的疾病范畴,从精神病理学的划分标准方面考虑,正规医院精神科确诊的抑郁症属于神经症的一种,全称为“抑郁性神经症”, 是一种仅次于重症精神病的严重精神疾病,已经不是一般所谓的心理问题这么简单了。所以,假如您发现您的身边有疑似抑郁症的人,一定建议他去正规的大医院精神科做检查,以免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因为人类很多的疾病,无论是身体的还是心理的或者精神的,都会有一个最佳的治疗时机,一旦错过就可能事倍功半。
其次,所有神经症的确诊标准都有持续多长时间这个基本条件,也就是说疾病症状是一直持续存在着的,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犯病发病时症状表现之类的说法。它是一种持续的长期稳定的精神状态,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下降,容易流泪,有轻生的念头等等…比如一个以往一直都很勤快的人,在患了抑郁症之后就会变得不修边幅,各个方面都表现得很懒,不再注意自己的仪表,也就是整个人死气沉沉,好像一点活力与生气也没有,常常带给别人一种非常压抑的又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抑郁症目前在中国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已经引起了我们的普遍关注与重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希望我的回复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蒋梅玲

快来关注暖心理头条号,温暖你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


暖心理


您好!您的问题所指的应该是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形式。根据美国权威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上的标准,重性抑郁障碍可以包括以下的表现形式:1.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心境抑郁,既可以是自己的主观感觉,也可以是他人的观察。

2.几乎每天或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对于所有或几乎所有的活动兴趣或乐趣都明显减少。

3.在未节食的情况下体重明显减轻,或体重增加,或几乎每天食欲都减退或增加。4.几乎每天都失眠或睡眠太多。

5.几乎每天都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

6.几乎每天都疲劳或精力不足。

7.几乎每天都感到自己毫无价值,或过分的、不适当的感到内疚。

8.几乎每天都存在思考或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减退或犹豫不决。

9.反复出现死亡的想法,反复出现没有特定计划的自杀观念,或有某种自杀企图,或有某种实施自杀的特定计划。

以上所列出的是重性抑郁障碍的临床表现形式,抑郁症患者一般表现出5个或以上的抑郁症状。但仅凭满足症状标准是无法诊断抑郁症的,同时还需要因为这些抑郁症状导致了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以上的情况至少要持续2周以上的时间,并且要排除所有可能导致以上症状的其他因素,如躯体疾病、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抑郁或其他精神障碍等疾病。注:诊断抑郁症需要专业的精神科医师在详细问诊和检查后才能得出,非医学背景人士请勿对号入座。该建议来自好心情平台伊春市第一人民医院关铁峰医生给予指导。关铁峰医生擅长治疗学习及工作压力。情感及家庭问题。失眠,抑郁,焦虑,紧张,烦躁,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强迫,厌食。幼儿,儿童教育。心脏官能症,周围神经痛,产后抑郁,卒中后抑郁等。


好心情精神心理平台


抑郁症没啥可怕的,不要老是去想,去看那些抑郁症的症状,有时候,可能本来没有多严重的病,天天看这些,可能也会加深你的疾病。

我曾经是一名重度抑郁症,重度抑郁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的患者,之前天天想去自杀,大家所说的症状,我都有过,不过,现在已经完全好了,没有吃药,也没有住院,我想说的是,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并没有那么可怕,别过度去关注症状,关注它,就是去强化它

现在完全痊愈了之后,真的觉得特别幸福,生命是多么美好!

真的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现在不是什么治不好的病,也没啥可怕的,这是我作为一个过来人的深切感悟。

希望每个正处在心理问题痛苦当中的人,都能走出来,迎接美好的人生!





小丑鱼148721553


作为一个资深的抑郁症患者,我想我最有权利回答这个问题。

抑郁症病人好的时候,跟正常一样,甚至很兴奋。可是一旦犯病了以后,整个人的状态都很差。具体表现为:

一、精神上的表现:仿佛整个天都要塌下来了,情绪一下子跌入谷底,变得整个人都阴郁起来了,愁眉不展看不到半点笑容,陷入深深的绝望中,眼里的世界都是灰色的,没有半点颜色(这是发病时最真实的感受)。情绪低落、对这个病情产生深深的自责感,开始胡思乱想起来,认为为什么自己会得这个病,这个病什么时候能好,什么时候是个头。病情的反反复复,让自己陷入深深的痛苦感、焦虑感、绝望感。严重起来甚至会想到自杀,以解除痛苦。因为有的时候精神上的折磨甚至比肉体上的折磨更加痛苦、更加难熬。

二、身体上表现为:食欲减退、性欲减退、经常性失眠、神经衰弱、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

抑郁症发作时病人会伴随着各类神经症状的发生,如强迫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等。而这些神经症又会交叉影响、互相加重。其实这些症状都是由抑郁症引起的,反过来又加重影响抑郁症,严重影响到病人的生活以及工作。所以抑郁症患者严重起来,是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甚至更不用提出门工作了。因为根本无法应付日常的工作,日常的工作只会加重病情。

三、行为上的表现为:整个人少言寡欲、肢体动作明显变少(变得懒散、懒得动),睡在床上的时间明显变多(抑郁症患者发病时,最喜欢的就是躺在床上,因为这样对自己来说是最安全、最放松、最舒服的时刻)也会经常性流眼泪等等。

以上就是抑郁症病人病情发作时的三种不同表现。如果大家还有些什么疑问、想知道的或者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欢迎在评论区里积极发言。


飞凡的影视



抑郁症病人在犯病时,会有五大表现:

一.与环境不相符的情绪低落。这是抑郁症的特征性症状,如果没有,可以直接排除抑郁症。

二.食欲下降或者反增。大多数抑郁症患者都会出现食欲下降的现象。少部分抑郁症患者,会暴饮暴食。

三.兴趣减退、情感淡漠。对以前感兴趣的人和事,兴趣减退,甚至完全提不起兴趣。和人交往时,往往出现情感淡漠的表现。

四.社会活动减少。不再喜欢出门,喜欢一个人躲在家里。甚至连正常的工作,都懒得去做。

五.从轻到重,依次出现:自责、自杀意念、自杀行为。


另外,抑郁症患者还会出现浅睡眠增多、早醒。早醒也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之一,一旦有了早醒现象,说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已经比较深了。

还有,因为大脑前额叶功能受损,抑郁症患者还会出现感觉过敏,就是对于一般的声、光刺激,也会出现不耐受;易激惹,无法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会为一点点小事,大发脾气。

随着抑郁症的加深,还会出现各种躯体上的不适,最常见有头疼、胃疼,皮肤瘙痒等。

对于抑郁症,我们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除了吃药之外,一定要做心理咨询。只有改变了自己之前不成熟的心身互动模式,才能否真正的的治愈抑郁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