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格吉勒图:舞出精彩人生

呼格吉勒图:舞出精彩人生

呼格吉勒图,蒙古族,青年舞蹈家,国家一级演员,现任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歌舞团副团长,内蒙古青年联合会委员,内蒙古通俗文艺联合会理事。历年内蒙古电视台蒙汉语卫视春节联欢晚会及昭君艺术节开幕式晚会分别担任舞蹈艺术总监及舞蹈导演。由他编创的舞蹈《盅碗筷》荣获全区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乌兰夫基金2012年度民族文化艺术优秀作品奖,第八届全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比赛群舞组作品金奖,第七届CCYV电视舞蹈大赛作品金奖等多项大奖。

在人们的印象中,一提到蒙古族舞蹈,眼前马上就会浮现出身著美轮美奂的民族服饰、头顶盅碗的蒙古族姑娘们美妙婀娜的身姿。可是真要说起蒙古族舞蹈,就不得不提起它所蕴含的那种大气磅礴、雄浑壮烈的另一面,而这种风格的舞蹈是要由蒙古族小伙子来演绎的。在当下,有一位来自鄂尔多斯高原的名叫呼格吉勒图的青年舞蹈家,在多年的舞蹈实践中,孜孜不倦,勇于探索,把蒙古族舞蹈中的壮美与大气诠释得淋漓尽致。

2011年11月5日由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第八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大赛在贵阳举办颁奖晚会,由呼格吉勒图编导的舞蹈《盅碗筷》一举夺得中国专业舞蹈最高奖——荷花金奖。这让他的舞蹈艺术又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峰。

1

乌兰牧骑里的小明星

呼格吉勒图,农工民主党党员,国家一级舞蹈演员。现任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歌舞团副团长,内蒙古青年联合会委员,内蒙古直属青年联合会委员,内蒙古通俗文艺联合会理事。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他所取得的荣誉:1997年参加北京市第五届舞蹈比赛,自编自演独舞《黑骏马》获个人表演一等奖; 1999年在大型民族歌舞诗《马头琴声》中担任领舞,入围2000年全国“荷花杯”舞剧、舞蹈诗决赛;2000年参加全区第七届舞蹈比赛,自编自演独舞《无畏》获个人表演二等奖;2001年参加全区第八届舞蹈比赛,独舞《巴雅尔》获个人表演二等奖,领舞的《太阳鼓》获表演二等奖;2004年10月参加首届“成吉思汗”杯中国蒙古舞大赛,担任领舞的作品《蒙古象棋》《草原骄子》获得表演银奖; 2003年获得了剧院最高荣誉奖——“第二届院长奖”;2006年参加全国民间舞展演,领舞《搏克雄风》和《草原骄子》,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和“表演十佳”; 2008年参加第四届乌克兰国家、国际大学生舞蹈大赛,独舞《蒙古风》获创作表演一等奖;2008年创作编排的杂技节目《套马杆的传说》获全国杂技比赛三等奖;2010年8月由其编导并担任主要演员的大型民族舞剧《诺恩吉亚》参加第七届内蒙古草原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并获大奖。至今所参演的剧目还有:《鹰》、《多彩的节奏》;三人舞《牧人浪漫曲》;蒙古剧《满都海斯琴》;蒙古风情晚会《草原情》;大型舞剧《一代天骄》等。

呼格吉勒图1975年出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的一个艺术氛围非常浓厚的家庭里。父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筷子舞”的传承人,也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老乌兰牧骑演员,而当时的鄂托克前旗乌兰牧骑则是全国文艺界的一面鲜红的旗帜。小呼格吉勒图是那些乌兰牧骑里的老艺术家们看着长大的,都对他有很深的印象。呼格吉勒图从小就痴迷于舞蹈,有很高的天赋,一招一式、一姿一态又都是从乌兰牧骑里的专业舞蹈演员那里学来,惟妙惟肖,很有表现力。小呼格吉勒图又有很强的表现欲,经常在乌兰牧骑里抢着登台,在人们面前展现味道十足又略带几分稚嫩的舞姿。那时他已经是许多老艺术家眼里的“小明星”。

呼格吉勒图说,在他还是个几岁的孩子的时候,只要一听到悠扬舒缓的蒙古族长调,就要忍不住伤心地哭,谁也劝不停。后来他总结道:“小时候我是有乐感天赋的,是蒙古族长调忧伤的美让我忍不住哭泣,这是与生俱来的。”上了学后的呼格吉勒图,一直是班里的文艺骨干,可以说呼格吉勒图的童年是充满激情与快乐的。

2

几经挫折 重塑自我

值得一提的是,父亲起初并不同意呼格吉勒图走他的艺术道路,父亲认为从艺之路充满了意想不到的艰辛,很不容易出成绩,但呼格吉勒图坚定的舞蹈梦没有使他选择放弃。

可选择可坚持艺术梦想,并不等于以后的路就条条通顺,恰恰是挫折的开始。呼格吉勒图十三岁那年,他就开始尝试考当地的艺校,可是初试顺利通过,复试却被卡,原因是考官说他个子太低。在家人的帮助下,1988年他自费上了当时的伊盟艺校舞蹈专业。

自费一年后,他通过更加刻苦的努力,终于通过了考试,成为了一名正式生。有了不寻常经历的呼格吉勒图从此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校机会,拼搏进取,不敢有半点懈怠。这样一来,他很快就成为了班里的尖子生,获得了学校的各种奖励包括一个异常珍贵的“三好学生”。要知道,在当时艺校所有学习舞蹈的学生中,荣获“三好学生”的,只有呼格吉勒图一个。当时在呼格吉勒图的脑海里,他的奋斗目标很简单,就是想成为一名像父亲一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乌兰牧骑演员。四年的艰苦努力,呼格吉勒图硕果累累,这让他看到了光明的未来。

1992年,呼格吉勒图艺校毕业后,坎坷又来了。毕业后的呼格吉勒图踌躇满志地去各文艺团体包括军区文工团、内蒙古歌舞团等单位找工作,却没有地方肯要他,原因只有一个:个子太低。倍受打击的呼格吉勒图终日在低迷与痛苦中踯躅前行,此时在呼格吉勒图心中,一种不被重用,怀才不遇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严重地挫伤了他的进取积极性。经过3年的痛定思痛与积累沉淀,一直在努力找出路的呼格吉勒图终于认识到,自己之所以有这样被动的局面,是因为自己的水平能力还不行,积累的东西还远远不够。于是1995年他下定决心而一举考取了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这在当时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那时凭借真正实力考上首都高校,注定要有一个美好的前途。可正在这时,内蒙古民族歌舞团突然通知录用他,可他却毅然选择了上大学。

命运似乎偏偏要和这位才学出众的青年人过不去,几年后大学毕业,北京的文艺团体照样是因为个子太低的原因把他拒之门外。这次呼格吉勒图几乎要崩溃了,在他的整个人生中,身高似乎成了抑制他发展的躲不过去的可怕宿命。无奈之下,1998年呼格吉勒图去广州漂了一年。为了生存,他到处跑场走穴,到各种文化娱乐场所演出,到最后,不管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还是不相关的什么都干,在此期间,他还曾到当时著名的锦绣中华艺术团应聘。

正在这个时候,身心疲惫,满是漂泊之感的呼格吉勒图接到了家人的电话,劝他还是回内蒙古发展。“家人亲切的声音给了我前所未有的温暖与慰藉,那时无比想家的我听从了家人的劝告。可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回原籍的,我当时从未听说过。”呼格吉勒图五味杂陈地说。

3

扎根草原 绽放民族艺术奇葩

记者了解到,“呼格吉勒图”的汉语意思为发展、进步、蒸蒸日上。这似乎预示着他的未来。回到家乡的呼格吉勒图这一次得到了内蒙古民族歌舞团的亲切召唤。当时歌舞团团长对他说团里正在全力创作舞剧,希望他参与进来。这件事给了长期漂泊在外无根无源的呼格吉勒图以很大的温暖与鼓舞。当天晚上,他彻底反思了一下自己,自己学舞蹈到底是为了什么?接下来究竟应该怎么做?多年漂泊的实践经验终于让呼格吉勒图认清了一个上学学不到的真理,那就是,不管你是在哪里毕业的,不管你有多高的天赋,要想成就一座事业大厦,都要先从夯实牢固的根基开始,而这个根基主要是观念上的认识,具体说来,必须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脚踏实地,从小角色做起,人生来不得半点虚浮。而认识不到这一点光有才学也没有用。

就这样,呼格吉勒图把根深深地扎入了内蒙古民族歌舞团,2002年,团里给他正式入编。几年来,他从群舞中的一个边角演员做起,努力做到了即使是伴舞,也要找到领舞的感觉。他精湛的舞蹈技艺渐渐得到了团里同行、领导以及一些全国舞蹈界人士的认可与肯定。2005年,舞蹈事业上有了重大转机的呼格吉勒图来到乌克兰留学读研。在那里,他逐渐明白了自己民族文化的优点与不足,这让他更加钟情于民族舞蹈艺术,决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蒙古族舞蹈这支奇葩绽放得更加美丽。事业上蒸蒸日上的呼格吉勒图至此彻底从沉沦中走了出来,他从正式加入歌舞团开始,用了不到7年时间就评上了国家一级演员。

2008年,呼格吉勒图参加了著名舞剧《蒙古利亚》的演出,大获成功,广受赞誉。2009年,呼格吉勒图升任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歌舞团副团长。

在之后的大型舞剧《诺恩吉娅》中,呼格吉勒图又成功地扮演了“管家”这一重要角色。这是一个难以驾驭的反面角色,在演出中,呼格吉勒图以炉火纯青的舞技和演技把这一角色的骄横、凶狠、逢迎、谄媚塑造得淋漓尽致。在其舞蹈代表作《搏克雄风》中,呼格吉勒图在身材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却能把蒙古男人与蒙古民族以及蒙古大草原的那种博大、雄浑、刚健、磅礴、壮丽演绎得出神入化,如临其境。好像这个舞蹈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一样。呼格吉勒图说:“舞蹈是需要气场的,具体说就是艺术的表现力、表达力。一个人气场如果大,艺术感染力就丰沛、浑厚,身材高低不起决定作用。”

呼格吉勒图的老师,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著名教授马跃先生如此评价他:“呼格吉勒图的舞蹈集舞感、乐感、情感、美感于一身,非常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

2010年由他编导的舞蹈《盅碗筷》一举夺得了中国专业舞蹈艺术最高奖——“荷花奖”,这标志着呼格吉勒图的舞蹈艺术再一次登上高峰。民族舞蹈《盅碗筷》取材于鄂尔多斯高原历久弥新的民族文化和火热沸腾的牧民生活,作品将雄健有力、节奏感强烈的筷子舞和细腻柔美的盅碗舞进行融合创新,深情优美又欢快生动地展现了鄂尔多斯大地上的蒙古族乐观幽默的性格取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正在这个舞蹈排练的当口,呼格吉勒图又参加了北京内蒙古文化周的舞蹈演出,在排练时,脚趾不小心折断了。谁都知道脚趾断裂对于一个舞蹈演员来说意味着什么,可呼格吉勒图硬是靠打封闭坚持演出。舞蹈结束后,一下子瘫在了地上。更为痛苦的是,他还不能马上住院治疗,因为远在贵州的荷花奖比赛还在进行中,他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过去。就这样,由于治疗不及时,造成了严重的软组织粘连,小伤变成了一时难以治愈的大伤。

在谈到蒙古族舞蹈的独特魅力时,呼格吉勒图说:“蒙古族艺术特别是舞蹈艺术是既开放又含蓄的。因为在蒙古民族的骨子里,安静和忧伤是永远的主旋律,即使在《搏克雄风》这样大气磅礴的舞蹈中,也有很多蒙古人的静谧、含蓄在里头,这和西北、东北等地区刚烈型舞蹈的直来直去有很大的不同,这是要用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性格去体会的。”

呼格吉勒图:舞出精彩人生

呼格吉勒图演出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