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與歡喜是在一起的

慈悲與歡喜是在一起的

歡喜是一種喜悅。學佛就是喜悅,這個前提,在印度人來講,跟我們是不一樣。這一點很少人能夠去體會到。譬如我們在看世尊,當然你會覺得世尊跟耶穌之間有什麼差別沒有?耶穌是屬於比較悲哀型的,所以他釘在十字架上,眼簾是下垂的,是很憂傷的狀況。世尊他沒有那麼憂傷,很平和、很寧靜,可是你看不出喜悅。

而這一種塑造的形像,是錯誤的。因為在印度本身,他們非常強調喜悅。阿難、阿難陀,他不但是淡淡的喜悅,他那個喜悅,阿難翻譯過來我們叫“慶喜”,慶祝歡喜,應該我們用現在的話來講叫狂歡,因為他有慶祝。那種節日慶祝的那一種狂歡,一種狂喜。而如何達到這個目的,叫趨向於喜悅之路。趨向於達到喜悅的這條途徑,我們通常就把它翻譯叫菩提道。這一翻,菩提道就沒有喜悅的味道了,有沒有感覺到?

所以他們的喜悅來到中國以後,看不出喜悅,因為中國人本身是在公開場合來講,他不可主張這一種歡喜慶祝,尤其是文人把它形諸於語言文字的時候,太過於莊嚴、凝重。而事實上整個民族不可能是這個樣子啦,因為那是一種純粹理性的做法。你看民間,還有七夕的故事、元宵的故事,各種節慶的慶祝喜悅,怎麼有可能說沒有慶喜呢?所以以中國人來看世尊的話,反而把世尊塑造成一種笑不起來的樣子,不對啦。他這裡面充滿著喜悅,充滿著歡喜,我們要能表達這個部分。

所以慈悲與歡喜,是在一起的。慈悲是人性化的展現,這種展現是一種喜悅,慈悲與歡喜他們是一體的。所以在這邊聯立起來,印度人就叫慈悲喜捨。慈悲、喜,在一起,而他的基礎是建立在舍上面。舍什麼,舍我執,舍沒有必要的葛藤、掛礙,你才有辦法把你的人性面展現出來,你才能夠去享受那種喜悅。假如不能捨的話,喜悅你享受不到。懂得這個意義以後,我們就知道,具有這一種條件的人,他當然本身會“離諸諂誑”,心清淨,這個心常樂慈悲,而且常歡喜,這樣的人叫“志欲廣大深信人”。

擷自《世界成就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