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示范区44条道路、27座山体、18处水系、14座桥梁都有了“身份证”

株洲网讯(王莉)地名是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名片,也是一种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名片、城市历史与未来的综合体现。

道路修好了没有名字,一条道路多种路名出现……这些现象给老百姓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日前,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彻底解决这一乱象,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为契机,以《株洲市地名管理办法》(株政办发〔2015〕34号)、《株洲市地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株民发〔2017〕56号)(以下简称《办法》、《细则》)为依据,对云龙示范区辖区范围内约94.73平方千米范围内的道路、山体、湖泊、桥梁命名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云龙示范区召开专家论证会,并通过命名申报程序,上报了44条道路、27座山体、18处水系、14座桥梁命名。

保证路名的规范性,有计划性、有科学性的为城市道路命名

根据《细则》的明确规定,道路按规模一般分为大道、路、街、巷的几类,由于其属于贯穿性较强,所以经常出现多段多路名现象,识别性差,不便于记忆。同时,也导致一条道路多种路名现象时常出现。

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国发〔1986〕11号)、《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民行发〔1996〕17号)、《株洲市地名管理办法》(株政办发〔2015〕34号)、《株洲市地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株民发〔2017〕56号)及《云龙示范区城市道路命名管理办法》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城市道路实际情况,云龙示范区确定了整体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指向性、特色性、尊重现状等道路命名原则,并初步形成“五纵十横”的道路整体格局。

云龙示范区从区域整体考虑,根据不同片区的定位及主题,将辖区划分为10大片区进行道路命名: 云峰湖旅游区、旅游服务区、商贸服务区、龙母河片区、 华夏幸福片区、蛟龙社区、轨道高新片区、磐龙湖片区、职业教育区、南部配套区,并从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出发,本着便于记忆、便于扩展的理念,充分挖掘自身的历史文化内涵,尊重历史文化,保留深入市民习惯的原有路名,传承历史文脉。

充分征求民意,实现命名民主化

在制定《株洲云龙示范区地名(道路、桥梁、山体、水系)规划》时,云龙示范区邀请了地名专家和相关部门对《规划》内容进行讨论,并要求每一座桥梁、山体、水系的命名都要严格遵循《细则》,在命名过程中要体现当地文化底蕴,用地名来传承文化。云龙示范区根据地名专家和相关部门的意见进行了多次修改,并最终形成《规划》。

此次命名工作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底蕴,充分体现地理和产业特征,广泛征求社区居民、社区、退休老干部及沿街相关单位的意见,经云龙示范区管委会相关办公会议最终确定。同时,包含原来没有经过命名程序但已广泛使用的迎宾大道、云龙大道、龙母河、云峰湖等地名也都通过规范程序审批得以确认。

“如今云龙示范区的路、桥、山、水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且周围环境也很漂亮!”带着孩子在附近游玩的市民方女士说,带着孩子在这边玩耍,感到非常幸福。 (王莉)

延伸链接

44条道路有新名字了

云龙示范区44条道路、27座山体、18处水系、14座桥梁都有了“身份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