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考100问答(八)

问答42;一分一段表看什么?

弄清这个问题之前,你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一份一段表。所谓“一分一段”,是以“1分”为单位,统计获得该分数的考生人数和累计人数。文理科分开排名,每一个分数段上有多少人一目了然。下图是2018年黑龙江省的理工类考生的部分“一分一段表”

高考报考100问答(八)

表格中的段内人数:指的是共有多少人得到了这个分数。比如:688分段内人数为5,意思是说黑龙江省理工类共有5名考生得688分。

累计人数:指的是这个分数段上的分数人数累加。比如:688累计人数为15,表明688分以上的人数共有15人。

通过这个表,考生不仅知道各批次的分数线,同时还能了解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排位,以及同分段考生的数量,更有利于考生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黑龙江省招生办发布的“一分一段表”的分数是不包含政策加分的,假如符合加分政策的某省优秀学生加10分,没有体现在“一分一段表”中,因此考生在报考填报时候应该做适当的下调。

问答43;如何有效的利用它来指导我们填报志愿呢?

第一步:在“一分一段表”中找准位置;填报志愿最关键的第一步,是在“一分一段表”中查找与自己成绩相对应的分数排名和这一位次成绩共有多少考生,以确定个人成绩在全省的位置。同时,查一下自己的目标院校在往年的录取线是多少,该院校的录取线在当年“一分一段表”中的位置,再查一下该院校在当年的招生人数,参照今年的招生计划人数,综合判断自己今年的位置是否能够被目标院校录取。“通过一分一段表,考生可以查到自己的高考成绩在今年全省考生中的排名,并大致了解到自己的‘竞争’对手有多少”。无论与去年相比高考批次线波动是否明显,考生都不能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而应充分利用“一分一段表”,以成绩排名作为填报参考。

第二步:分析填报梯度

填报梯度也能用一分一段表分析出来。由于高校招生是从高分到低分提档,所以考生对自己的定位是非常关键。一分一段表就是把定位具体化为排名,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对照一分一段表,再参照今年各类高校各批次招生计划数,确定自己该如何填报志愿。考生要看该批次招多少人,自己处于哪个层次。如果成绩所在的某一分数段上其他考生过于集中,那么在填报志愿时就应注意保持各院校、各专业的志愿填报梯度。每所院校都要根据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划定不同的提档分数线,还有不同分值的专业级差,填报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

所以,在平行志愿填报时,需要注意6个志愿之间的梯度,可以参照“冲、稳、保”的策略来选择学校,合理确定各志愿高校之间的梯度。

第三步:看高校近三年的录取

对比一下近三年来的“一分一段”表,看看所想要填报的大学连续三四年的校线在哪个段位(即高出所在批次多少分),若自己的分数比至少两年的段位高,那报考该校把握较大。

拿黑龙江省理工类为例:

高考报考100问答(八)

1、利用上年段表资料进行分析。对于今年的考生来说,有了去年的段表资料,则可以多了解许多有用的信息。例如取本专辑的2017年招生学校投档线资料作比较分析,了解不同学校所录学生在全省排位中的位置,从而大致看出今年排在某一位置的考生可能达到哪些高校的投档线。当然,各学校的各层次生源分布在年度之间会有变化,个别的还会大起大落,“热”的可能变“冷”,而“冷”的可能变“热”,分析时不能生搬硬套,但就多数学校来说,生源分布还是比较稳定的。

2、利用当年段表和往年资料进行分析。例如,分析自己适合哪所学校。假设一位档案分670分的理科考生,当年段表显示其排位为191名左右,处于高低两不就的地位,填报北大、清华的志愿显然不行,选较低档次的学校又心有不甘。这时不妨作如下分析:找出上年理科投档线位次在191名以下的高校,并查找到这些学校当年在本省的理科招生计划数。一般来说,如果招生计划没有多大变化,录取的位次也不会有大变化。档案分500分以上的考生,也可以使用类似的分析方法,只是分数越靠下,误差会越大一些。对于二本以下的考生,分差法更适合些。

第四步:多渠道了解其他同段位考生填报意向

尽量多通过高校招办、老师、同学了解其他考生志愿填报意向。

因为看“一分一段表”,有的分数段内只有数十名考生,有的则有数百名。分数处于密集段的学生,“一分一段表”的参考价值将降低。考生填报志愿时尽量多通过高校招办、老师、同学了解其他考生志愿填报意向,慎重选择历年报考较热、今年在本省投放招生计划数少的院校,以避免因志愿“扎堆”而落档的风险。

排名不到前200名的绝对高分段内的考生,只要不是报考超一流名校,在正常情况下,报考全国各类一批院校应该没有太大问题。而这一分数线下的考生,在填报第一批本科院校时需慎重,谨防扎堆。如果同一个分数段里出现了考生扎堆的现象,就要更加谨慎填报,例如看去年的录取分数线时,人大、西安交大、中山、北外几乎就是不分上下,如果扎堆报考,就会出现一半是冰山,一半是火焰的现象。好在现在多数执行的是平行志愿政策,但几乎每年都有院校断档的情况发生。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自然形成的,录取结束前无法准确知道。另外,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有的还有“大小年”现象,即一年高,一年低。考生要多分析几年的录取情况,还可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考生“位次”等。

问答44;志愿级差与专业级差,你搞懂了么?

志愿级差与专业级差都是高校招生录取的两种方式,“志愿级差”全称“院校志愿分数级差”是指录取非第一院校志愿考生时的分数差额。现在大多数省份,都是采用平行志愿,已无志愿级差一说。例如:某高校规定的志愿级差为20分,第一志愿调档分数线为600分,那么,第二志愿的调档分数线就为620分。 第一志愿生源充足而且规定了志愿级差的院校,省招办按投档比例投完第一志愿考生档案,再按院校提出的志愿级差将第二志愿且分数在级差之上的考生档案投放给学校,由学校审核录取。投档总比例在120%以内。”

简而言之,就是某些高校在招生人数未满时,可以接受非第一志愿的考生,但是会有志愿级差限制。

志愿之间要有级差并非硬性规定,但为不浪费每个志愿,填报高考志愿时在同一批的不同志愿之间留有级差非常必要,这是由高考录取的方式决定的。

专业级差是指录取非第一专业志愿考生时的分数差额。例如:某一学校规定专业级差为4分,学校在分配专业时,将第二专业志愿的考生成绩减去4分后,和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一起排序确定专业。

志愿级差与专业级差的区别

志愿级差出现在院校志愿间,比如,考生第一志愿填的是A院校,在A院校录取已满额的情况下,若考生的第二志愿B院校录取未满额,而且愿意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并且没有志愿级差,那么考生的档案就可以被调到B院校。但是,若B院校设有志愿级差,而且考生的成绩不在级差范围内,那么,其档案就不能被调到B院校。

专业级差出现在专业志愿间。考生所填报的第一志愿专业若已录取满额,那么,高校就会查看其第二志愿专业。假如第二志愿专业录取未满额,高校又设有专业级差,那么,高校会根据专业级差来确定是否对考生进行录取。

高校招生录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志愿填报也是一件较难的事,大家一定要搞懂每一个专业术语,以免填错志愿。

问答45;专业优先、分数优先、专业级差的含义

从分配专业的规则方面看,专业录取主要有专业优先、分数优先、专业级差三种方式。高校具体使用哪一种方式,会在招生章程中明确。

分数优先,是一种录取方式:这种方式可以类比于高校录取时的平行志愿方式。所有考生按成绩排队,所有专业同时录取。这种方式,总是照顾考生队列中排在第一名的考生,第一名考生未安排专业前不考虑第二名考生。因此,对第一名考生,看其第一志愿专业,如其第一志愿专业未满额,则将其安排在该专业,如已满额,则看其下一个志愿,直至处理完该考生的所有志愿,再视其是否服从调剂。也叫做分数清。

分数优先的录取规则下,六个专业按照喜好度进行排序。前提是这六个专业中至少有一个录取概率要达到97%。目前看,大部分院校是按照这种规则进行专业录取的。

专业清,是另一种录取方式,也叫做专业志愿优先方式。具体做法是,首先将考生按所报第一专业分类,在各专业中按成绩排队,超过专业计划数的考生过滤出来。第一志愿专业处理完后,将所有未定专业的考生按其第二志愿专业分类,并将第二志愿专业考生在各专业中按基准成绩排队,将超过计划数的考生过滤出来。( 注意,只有第一专业未录满的专业,才参加第二专业的录取。) 以此类推,直至处理完所有专业。最后,将服从专业调剂且还未确定专业的考生按成绩由高到低调剂到有缺额的专业中。

专业优先的录取规则下,第一个专业要达到97%的录取概率。第二个专业到第六个专业,我们首先要考虑是否有录取名额,而不是录取分数。下图为编辑整理的常见设有专业优先的院校名单。

高考报考100问答(八)

专业级差,是第三种录取方式,这种方式下所有考生按成绩排队,所有专业同时录取。首先,对队列中第一名考生考察其第一专业志愿。如其第一志愿专业未满额则将该考生录取到该专业,完成对该考生的处理并取队列中下一名考生;如其第一志愿专业已经满额,则将该考生考分减去预先设置的相应级差并将其插入考生队列的相应位置,完成对该考生的处理并取队列中下一名考生。以此类推,直至考生专业志愿均已处理完。

专业极差的录取规则下,专业的排序要复杂一下。因为专业的位置不一样,考生的线上分数会变化,录取概率也是变化的,因此要做动态分析。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道理懂得了,细心些完全可以做到很好的。下图为编辑整理的常见设有专业极差的院校名单。

高考报考100问答(八)

上述图片系整理所得,若出现与高校招生章程冲突情况,请以高校招生章程为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