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p2p,明日的虚拟货币?

今日的p2p,明日的虚拟货币?

作 者:猫 儿 火

排 版: 拾 叁

全文共2744字

5分钟可读完

今日的p2p,明日的虚拟货币?

P2P理财高额的投资回报,让很多人获得了高收益,然而收益总是与风险成正比。

近日来,P2P网贷行业在一个多月的时间,上百家P2P网贷平台逐次出现 “暴雷”现象。这次暴雷潮,是振幅和影响面最大的一次。

大量P2P平台出现了挤兑现象,最终导致平台资金链断裂。据相关数据显示,仅7月份,就有131家网贷平台暴雷,很多规模非常大的网贷平台,就这样轰然倒下。

在此之前,尤其是一些平台趁着备案前大搞活动,各种优惠加息看似返利,实则为圈钱套路,大捞一笔后随即跑路。

对于互联网金融公司而言,其所涉及到线下理财和放贷业务,一般都是讳莫如深。而近日来暴雷的数量、暴雷频率、暴雷公司的资金规模和对投资人的影响都是史无前例的。就连我们熟知的一些具有很好背景的平台也出现了类似情况。

就在近日,有消息流出凡普金科裁员50%,对此,我们对知名P2P平台爱钱进进行了业务梳理。

庞大的线下业务使其盈利艰难。凡普金科旗下拥有爱钱进、钱站、凡普信、任买、凡普快车、会牛、两个狒狒等七大品牌,61家子公司。

凡普金科2015年、2016年、2017年的收入分别为2.64亿元、9.89亿元、42.19亿元;2015年、2016年年内亏损5.49亿元、6.74亿元,2017年年内盈利4.88亿元。

凡普金科收入逐年增长,但由于经营开支较大,尤其是借款撮合及服务开支,在2015年、2016年曾一度覆盖收入,使得这两年业绩出现亏损。

2017年,凡普金科受惠于规模经济,借款服务支出为13.06亿元,与收入的比率为30.9%。凡普金科预计借款服务支出与收入占比将进一步下降。凡普金科招股书显示,其收入来源主要来自借款撮合、撮后服务、在其平台提供自动投资工具服务以及利息收入等。

数据显示,借款撮合服务收入的占比逐年增长。其中,2017年借款撮合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80.5%;利息收入仅占1.7%,而在2015年这一项数据则高达56.8%。

借款撮合服务为收入主要来源

今日的p2p,明日的虚拟货币?

据凡普金科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末,凡普金科的注册投资者1317.7万,注册借款人则为1826.5万,其中有申请的借款账户则为82.4万;活跃投资者160万,活跃借款人则为91.8万;自然投资者流量为82.5%,自营线上借款人流量则为81.2%;投资交易量为968.2亿元,已撮合借款及已提供融资则为352.9亿元,其中未偿还结余为364.6亿元,平均合同金额3.3万元。

虽然数据显示凡普金科自营线上借款人流量已高达81.2%,但同时凡普金科也承认自己庞大的线下团队。

2017年末,凡普金科线下有208个线下网点,覆盖中国4个直辖市及26个省和自治区的165个城市。

庞大的线下团队

今日的p2p,明日的虚拟货币?

同样根据雇员分布明细可看到,截止2017年底,总计12399名员工,其中线下服务人员高达9651人,占比77.8%。这让人不禁怀疑凡普金科是否有实力应对此次大规模暴雷事件。

校园贷、砍头息、高利贷丑闻

今年年初,媒体爆出凡普金科旗下钱站无视监管禁令从事校园贷、变相收取“砍头息”、年化利率远超“红线”。

据媒体报道,一位在校大学生在钱站成功借款三笔,总共借款28000元,但是到期时需要偿还高达6万元。因无力偿还,该学生不得已退学,甚至一度想要轻生。

一方面,在监管明令禁止网贷机构向在校学生放贷的情况下,钱站依旧向学生发放贷款。

另一方面,在相关部门明确叫停金融机构的“助贷”模式、严禁砍头息与暴力催收,钱站顶风冒进,除了收取“砍头息”以外还存在“高利贷”问题。

从钱站平台的借款合同来看,除了甲方为借款人,乙方、丙方和丁方均为凡普金科旗下公司,其中乙方为凡普金科企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负责提供借款信息咨询服务,丙方凡普金科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对借款人进行评估分析,丁方为爱钱进(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为借款人提供信息和借贷撮合服务。

发布消息安抚客户

近日,凡普金科公开发布了题为“凡普五周年信-为用户而战”的内部信。信中表示,凡普金科用户超过4000万,提到旗下拥有众多品牌。

在信中凡普金科负责人张辉表达了以“捍卫用户作为整体的最大利益”的决心和信心。信中还强调了凡普金科的成立实为想要实现为用户提供更好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使命。

对于近期出现的各类暴雷事件张辉表示此为行业正常的进化过程。但是近期流出凡普金科裁员50%的消息,使得这封表决信颇具深意。

有些曾在p2p行业呼风唤雨的平台,如今早已经销声匿迹;有些曾让投资人一度看好的平台,却以暴雷而走向终结。到目前为止,还在继续正常运营的P2P平台,只剩下不到1840家。

近期,中金公司发布的一篇报告中也认为,P2P退潮可能还要持续2~3年,3年后能正常运转的平台不超过200家。从P2P的兴起、繁荣、到如今的暴雷事件,这让我们不觉的想起近年来大热的虚拟货币。

虚拟货币近年来的繁荣犹如P2P行业当年的盛况,目前全球活跃的虚拟货币约有1600种。每天的累计交易额超过了100亿美元。国内的交易平台,2017年9月份之前上线的基本上就3个,比特币,莱特币和以太坊。而如今上线的币种都已经超过100种,增幅三十多倍。

2009年比特币刚出现时,不到一分钱,近十年的时间,价格一度突破了12万元人民币,瑞波币5年涨了约3000万倍,ETH涨幅约1500倍。虽然虚拟币价值起伏不定,但一直处于增长趋势。造富神话刺激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虚拟货币的世界。

而虚拟货币的复杂程度绝不逊于P2P行业。随着ICO的出现,让人人都可以发币。所以导致一些不懂区块链技术的人,仅凭着一份白皮书,给投资者们描述一个远大前景,之后便是大佬站台、追热点、炒作、虚报业绩,吸引韭菜入场,私募代投协助出货……

更有甚者利用虚拟货币ico的幌子行传销之实。之前有媒体爆出自称是比特币2.0版本的V宝,其上下线分成模式涉嫌传销。根据V宝官网宣称的数据,该虚拟货币每天的交易资金量都在3亿元以上。据称,V宝卷入的投资人数,多达10万之众。

据组织者宣传,V宝是新一代虚拟货币,购买持有V宝后,便得到相应的算力,即可以获得相应的V宝币回报。购买V宝的人想要得到更多的收益,必须要进行推广,即发展下线,将下线的钱包附在自己的钱包下面,便可得到相应的推广算力,获得更大的收益。

V宝的受众对象大多是对虚拟货币略懂一点,手里有闲钱,希望获得高收益率,乃至暴富机会的企业主。通过线下活动聚拢企业主,培训讲师在会上宣扬以高回报率引诱其加入,再通过他们拉拢熟人,构成一个庞大的传销体系。诸如此类,数不胜数。不公开、不透明、项目价值的不确定,造假、传销,以及期待暴富的情绪,是币圈的真实写照。

数据显示,2018年后登陆各大交易所的247种虚拟货币中,有87.5%长期处于破发状态,算上曾登陆交易所破发后,二次上大交易所压低价格的币种,这一比例接近90%。

真正达到10倍以上收益的不到3%。这表明参与者大多血本无归,接盘者减少,市场已经开始正常化

凡是离钱最近的地方,就会产生各种围绕钱运营的模式,也越容易滋生犯罪。如今的虚拟货币是否在重走P2P的老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