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p2p,明日的虛擬貨幣?

今日的p2p,明日的虛擬貨幣?

作 者:貓 兒 火

排 版: 拾 叄

全文共2744字

5分鐘可讀完

今日的p2p,明日的虛擬貨幣?

P2P理財高額的投資回報,讓很多人獲得了高收益,然而收益總是與風險成正比。

近日來,P2P網貸行業在一個多月的時間,上百家P2P網貸平臺逐次出現 “暴雷”現象。這次暴雷潮,是振幅和影響面最大的一次。

大量P2P平臺出現了擠兌現象,最終導致平臺資金鍊斷裂。據相關數據顯示,僅7月份,就有131家網貸平臺暴雷,很多規模非常大的網貸平臺,就這樣轟然倒下。

在此之前,尤其是一些平臺趁著備案前大搞活動,各種優惠加息看似返利,實則為圈錢套路,大撈一筆後隨即跑路。

對於互聯網金融公司而言,其所涉及到線下理財和放貸業務,一般都是諱莫如深。而近日來暴雷的數量、暴雷頻率、暴雷公司的資金規模和對投資人的影響都是史無前例的。就連我們熟知的一些具有很好背景的平臺也出現了類似情況。

就在近日,有消息流出凡普金科裁員50%,對此,我們對知名P2P平臺愛錢進進行了業務梳理。

龐大的線下業務使其盈利艱難。凡普金科旗下擁有愛錢進、錢站、凡普信、任買、凡普快車、會牛、兩個狒狒等七大品牌,61家子公司。

凡普金科2015年、2016年、2017年的收入分別為2.64億元、9.89億元、42.19億元;2015年、2016年年內虧損5.49億元、6.74億元,2017年年內盈利4.88億元。

凡普金科收入逐年增長,但由於經營開支較大,尤其是借款撮合及服務開支,在2015年、2016年曾一度覆蓋收入,使得這兩年業績出現虧損。

2017年,凡普金科受惠於規模經濟,借款服務支出為13.06億元,與收入的比率為30.9%。凡普金科預計借款服務支出與收入佔比將進一步下降。凡普金科招股書顯示,其收入來源主要來自借款撮合、撮後服務、在其平臺提供自動投資工具服務以及利息收入等。

數據顯示,借款撮合服務收入的佔比逐年增長。其中,2017年借款撮合服務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達80.5%;利息收入僅佔1.7%,而在2015年這一項數據則高達56.8%。

借款撮合服務為收入主要來源

今日的p2p,明日的虛擬貨幣?

據凡普金科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17年末,凡普金科的註冊投資者1317.7萬,註冊借款人則為1826.5萬,其中有申請的借款賬戶則為82.4萬;活躍投資者160萬,活躍借款人則為91.8萬;自然投資者流量為82.5%,自營線上借款人流量則為81.2%;投資交易量為968.2億元,已撮合借款及已提供融資則為352.9億元,其中未償還結餘為364.6億元,平均合同金額3.3萬元。

雖然數據顯示凡普金科自營線上借款人流量已高達81.2%,但同時凡普金科也承認自己龐大的線下團隊。

2017年末,凡普金科線下有208個線下網點,覆蓋中國4個直轄市及26個省和自治區的165個城市。

龐大的線下團隊

今日的p2p,明日的虛擬貨幣?

同樣根據僱員分佈明細可看到,截止2017年底,總計12399名員工,其中線下服務人員高達9651人,佔比77.8%。這讓人不禁懷疑凡普金科是否有實力應對此次大規模暴雷事件。

校園貸、砍頭息、高利貸醜聞

今年年初,媒體爆出凡普金科旗下錢站無視監管禁令從事校園貸、變相收取“砍頭息”、年化利率遠超“紅線”。

據媒體報道,一位在校大學生在錢站成功借款三筆,總共借款28000元,但是到期時需要償還高達6萬元。因無力償還,該學生不得已退學,甚至一度想要輕生。

一方面,在監管明令禁止網貸機構向在校學生放貸的情況下,錢站依舊向學生髮放貸款。

另一方面,在相關部門明確叫停金融機構的“助貸”模式、嚴禁砍頭息與暴力催收,錢站頂風冒進,除了收取“砍頭息”以外還存在“高利貸”問題。

從錢站平臺的借款合同來看,除了甲方為借款人,乙方、丙方和丁方均為凡普金科旗下公司,其中乙方為凡普金科企業發展(上海)有限公司負責提供借款信息諮詢服務,丙方凡普金科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對借款人進行評估分析,丁方為愛錢進(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為借款人提供信息和借貸撮合服務。

發佈消息安撫客戶

近日,凡普金科公開發布了題為“凡普五週年信-為用戶而戰”的內部信。信中表示,凡普金科用戶超過4000萬,提到旗下擁有眾多品牌。

在信中凡普金科負責人張輝表達了以“捍衛用戶作為整體的最大利益”的決心和信心。信中還強調了凡普金科的成立實為想要實現為用戶提供更好互聯網金融服務的使命。

對於近期出現的各類暴雷事件張輝表示此為行業正常的進化過程。但是近期流出凡普金科裁員50%的消息,使得這封表決信頗具深意。

有些曾在p2p行業呼風喚雨的平臺,如今早已經銷聲匿跡;有些曾讓投資人一度看好的平臺,卻以暴雷而走向終結。到目前為止,還在繼續正常運營的P2P平臺,只剩下不到1840家。

近期,中金公司發佈的一篇報告中也認為,P2P退潮可能還要持續2~3年,3年後能正常運轉的平臺不超過200家。從P2P的興起、繁榮、到如今的暴雷事件,這讓我們不覺的想起近年來大熱的虛擬貨幣。

虛擬貨幣近年來的繁榮猶如P2P行業當年的盛況,目前全球活躍的虛擬貨幣約有1600種。每天的累計交易額超過了100億美元。國內的交易平臺,2017年9月份之前上線的基本上就3個,比特幣,萊特幣和以太坊。而如今上線的幣種都已經超過100種,增幅三十多倍。

2009年比特幣剛出現時,不到一分錢,近十年的時間,價格一度突破了12萬元人民幣,瑞波幣5年漲了約3000萬倍,ETH漲幅約1500倍。雖然虛擬幣價值起伏不定,但一直處於增長趨勢。造富神話刺激著越來越多的人湧入虛擬貨幣的世界。

而虛擬貨幣的複雜程度絕不遜於P2P行業。隨著ICO的出現,讓人人都可以發幣。所以導致一些不懂區塊鏈技術的人,僅憑著一份白皮書,給投資者們描述一個遠大前景,之後便是大佬站臺、追熱點、炒作、虛報業績,吸引韭菜入場,私募代投協助出貨……

更有甚者利用虛擬貨幣ico的幌子行傳銷之實。之前有媒體爆出自稱是比特幣2.0版本的V寶,其上下線分成模式涉嫌傳銷。根據V寶官網宣稱的數據,該虛擬貨幣每天的交易資金量都在3億元以上。據稱,V寶卷入的投資人數,多達10萬之眾。

據組織者宣傳,V寶是新一代虛擬貨幣,購買持有V寶後,便得到相應的算力,即可以獲得相應的V寶幣回報。購買V寶的人想要得到更多的收益,必須要進行推廣,即發展下線,將下線的錢包附在自己的錢包下面,便可得到相應的推廣算力,獲得更大的收益。

V寶的受眾對象大多是對虛擬貨幣略懂一點,手裡有閒錢,希望獲得高收益率,乃至暴富機會的企業主。通過線下活動聚攏企業主,培訓講師在會上宣揚以高回報率引誘其加入,再通過他們拉攏熟人,構成一個龐大的傳銷體系。諸如此類,數不勝數。不公開、不透明、項目價值的不確定,造假、傳銷,以及期待暴富的情緒,是幣圈的真實寫照。

數據顯示,2018年後登陸各大交易所的247種虛擬貨幣中,有87.5%長期處於破發狀態,算上曾登陸交易所破發後,二次上大交易所壓低價格的幣種,這一比例接近90%。

真正達到10倍以上收益的不到3%。這表明參與者大多血本無歸,接盤者減少,市場已經開始正常化

凡是離錢最近的地方,就會產生各種圍繞錢運營的模式,也越容易滋生犯罪。如今的虛擬貨幣是否在重走P2P的老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