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数万关宁铁骑的吴三桂为什么没有造反成功

公元1644年,风雨飘摇的大明终于倒下了它那庞大的身躯。李自成攻入北京,逼得崇祯帝在煤山选择自缢而死。李自成虽攻入了北京,但大明还有许多变军没有解决,吴三桂的数万关宁铁骑便是重点。因为陈圆圆的关系,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大破李自成。此后吴三桂做了云南王。

后来到了康熙年间,吴三桂反叛清庭,联合尚可喜,耿精忠,发动了三藩之乱。吴三桂从云南起兵,另外两藩与广东和福建支援,三藩之势最大之时,曾占有云南、湖南、浙江、陕西等十个省的地盘。而北方像内蒙的一些地方也响应起事,一时之间,整个中国,反清复明的星星之火,烧红了清廷的半边天。另外一方面,吴三桂本人也是一位军事能力十分强悍的将领,在反攻的期间,曾经多次击败清廷的军队,并且斩首多达千余。但是为何最后吴三桂还是失败了呢?

首先,吴三桂在战略上犯了致命的错误。吴三桂为何要在康熙年间造反,原因就是康熙要平定异姓王,而吴三桂作为当时最大的一个异姓王,必然是第一个要被拿下的。于是吴三桂为了保住自己的王位,毅然决定造反,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要是按照这样的形势继续发展下去,吴三桂不说反清复明,重新当一个皇帝还是绰绰有余的。然而,吴三桂从始到终,所做的一切,不过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王爷的位置。在占了湖南以后,他想做的不过是和清朝划江而治,自己做一个南朝皇帝。可是,由于自己年纪本身就大了,加上身体也不行,当了几天的大周皇帝之后,就上了西天。造反军一下没了主心骨,所以最后落得失败告终。


其次,身在台湾的郑氏不仅没能成为吴三桂的帮手,反而还当了猪队友。按理说当时吴三桂三藩反清,和明经应该是同一联盟,而明经不仅没有帮忙。反而趁乱猛攻耿精忠,耿精忠是在招架不住,又投降了清朝。这毫无大局观的操作着实让人看不懂。不就为了在东南沿海捞几个渔村好为以后反攻做准备么?然而郑经不知道的是,一旦三藩倒了,下一个不就轮到自己了么?而事实也证明,在平定三藩之后,康熙下一个目标就是台湾。常年控制清朝外围海域的郑经,不仅贪,而且蠢。要不是他,没准耿精忠和尚可喜真的能在东南造起一番天地呢。

最后,吴三桂缺乏人才储备,吴三桂死后,别连一个像样的谋士都没有,一群武将毫无主见,最后只能被清军逐个击破。吴三桂死后的继承者吴国贵并不能统领住他的这些将军叔叔们。本来吴国贵提出放弃自己的老巢云南,一路向北直捣黄龙,或者是占领武昌和襄阳两个咽喉,然后顺流而下夺取江左地区。根据当时的军事实力对比,其实吴军还是有能力做到这点的,可是因为吴国贵年幼,他的这些叔叔们觉得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所以就各打各的,直到一个个被消灭。还有,这支关宁铁骑已不是当年的关宁铁骑,经过几十年的悠逸生活,战斗力已经锐减,吴三桂失败也在情理之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