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线上市场前景展望

艺术品线上市场前景展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购物变得越来越普及,电商因此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不可缺失的重要因素。然而,近些年高速发展的中国艺术品行业,在转战线上市场时却举歩维艰,依然只是想象起来很美好,不只普通商家或个人难以一展身手,就连像阿里、京东、囯美、苏宁这些资本雄厚的财团在大举进军线上艺术市场时也遭遇重重困境;尽管开展艺术品线上业务是如此艰难,可就互联网经济形势来说,仍然让人充满期待!这也是众多艺术电商在受困后,仍愿执意为之的缘故。那么,开拓艺术品网上市场为何如此艰难?前景与出路究竟在何方?

1、艺术电商的主要困境

第一,信任危机严重。由于艺术品具有较强的投资属性,买卖获利空间大,并且没有强制性品质和定价标准,交易常常建立于买卖双方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传统买家更容易接受眼见为实的面对面交易方式,电商平台只能提供作品图片和文字描述,在无法见到实物的情况下,难以取得买家的信任。

第二,缺少良好的消费体验。作为特殊的文化消费品,艺术品几乎不具备任何必需的实用价值,消费者常常是出于投资、满足虚荣心、文化欣赏、装饰家居环境等原因而选购;在传统的画廊、拍卖行、艺术家工作室交易时,买到的不只有作品,还有购买过程中的文化体验;当前的在线艺术销售平台,基本上是在模仿传统电商,或者复制线下拍卖模式,与线下购藏相比,谈不上什么文化消费体验,难以促成购买动机,在这一模式下,艺术品沦为纯粹的商品,其文化属性无意中被抹除了,却又不具备普通商品的吸引力。

第三,供需关系失衡。目前,中国拥有全世界最为庞大的艺术创作队伍,但普通市民却没有太多购买艺术品需求,大众消费市场尚未形成;在此情况下,艺术电商纷纷将目标客户锁定为普通大众,其市场开拓难度就可想而知了!即便是销售最低端的工艺品、衍生品,在缺乏有效需求的情况下,遇冷都是理所当然的。京东艺术售出最多的主要为几百元的工艺品或艺术复制品,到千元区间,就少有人问津了。因此,艺术电商如想在大众文化消费市场这一块做大做强,当务之急是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另外,在线交易不应该局限于低端市场,多元化的发展才是大势所趋,只要能解决相关技术和服务难题,中高端艺术品线上市场比低端市场更有作为。

艺术品线上市场前景展望

“故宫+互联网”:打开历史的新方式

2、改变思路才有出路

目前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移动智能终端无论从功能还是便捷程度上讲均可媲美于PC网络,更受网民青睐,但现在不少艺术电商思维方式还停留于PC时代,又怎能适应时代潮流呢?很显然,即便是在移动平台,传统电商经营模式也不适合于艺术品销售。艺术电商要想拓展生存空间,就必须在艺术品的文化属性上深挖,寻求更好的经营方法。

依托于品牌和线下实拍提供的诚信保障所拍出天价作品的案例,并不值得被面向大众消费人群的低端在线市场借鉴;高端拍卖市场不断释出的天价信息,刺激着国人想要在艺术市场获利的雄心,以至于中国二级市场的繁荣程度远超一级市场。在此背景下,不少艺术电商也推出模仿线下拍卖的线上拍卖模式。但事实上,嘉德在线或阿里拍卖(原淘宝拍卖)中,大部分书画、油画拍品从上线到临近拍卖结束均无人应价,如此“拍卖”,变成纯粹的作品展示,意义究竟何在呢?

高端拍卖市场之所以会火爆,是因为拍品多为艺术珍品,即便价格昂贵,其无法被替代的稀缺性仍能吸引众多金主的追逐;普通艺术品更适合直接定价或协商价格销售,引入拍卖模式反而弄巧成拙;如果起拍价过低,随便应价都能出售,只会让消费者对其真实价值产生怀疑,这就有点像街边那些不入流的作秀式拍卖,实质上是在自我炒作,无益于提升艺术品的高雅品位。

艺术品线上市场前景展望

故宫与腾讯合作举办“文化+科技”国际

3、服务是激发需求的关键

既然线下交易带给顾客和藏家的消费体验是线上交易所不具备的,就应该以其它方式去弥补。可目前艺术电商还停于图片加简介的日用百货营销方式上,根本无法让人感受到艺术品特有的文化魅力,许多艺术电商平台的作品页面,其平淡的介绍,还不如一些普通商品宣传页更有吸引力。

艺术电商应该设身处地站在买家的角度上思考,以高品质的服务和体验留住过客,而不是停留在传统的销售模式上,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做的就是抑制住纯粹售卖欲望,要让访客进入平台时,感受到的第一印象不是在兜售产品,而是在进行一场文化艺术心灵之旅。线下市场中,交易往往是买卖双方通过互动而形成一种心灵默契才能完成,线上业务依然应该如此;即便是面向普通大众,艺术电商平台也是应该有高雅的情调,没有人愿意为粗俗空乏买单。

互联网与传统媒体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能让受众参与其中,共同营造出一种别具活力的网络社区文化。很显然,艺术电商要想有所作为,就应在互动体验这一块多下工夫,让潜在的消费者一同来参与,营造平台文化氛围,而不只展示产品或单方面的宣传推广;更新营销理念是第一步,提高客服水准和升级技术均不可忽视,应针对艺术品的特点重新开发销售平台,并借助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增力,而不是停留于传统静态购物页面上。

目前,我国中产阶级人群不断扩大,花上几千元、万元购买艺术品对大多数城市普通家庭来说并无压力,只是受制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物欲思维,人们在花钱时更多地考虑物质和感官享乐,文化精神需求偏低。因此,艺术电商当务之急不应只是追求销量,而应首先担当起引领大众革新消费观念的重任,当潜在的顾客感受到接受你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实实在在提高生活品质时,市场大门自然就会敞开。

艺术品线上市场前景展望

故宫博物院院庆92周年之际,“发现·养心殿——主题数字体验展”在故宫端门数字馆亮相

4、技术是解决信任危机的出路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市场,信任危机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事实上,传统电商购物模式,只适合拥有多件同质化的版画和艺术衍生品;以第三方担保的交易模式,只对能快速确认真实性的普通商品管用;艺术品真伪与价值的判断,应该是基于更准确数据和评判机制;在目前缺少行业权威规范的情况下,任何由卖家单方面或第三方提供的保证都不是那么可靠。

按照传统思维,艺术品真伪判断应有权威专家或机构作出,但如何能保证监定机构或专家不会作假呢?更为可信的办法是建立起艺术品质量溯源体系,通过保存完整作品原始数据与流通信息,来保障其真实可信度。雅昌公司推出的鉴证备案服务,就是以技术手段多方采集艺术品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库备案的方式提供真品保证。但这种中心备案方式,存在成本高昂、市场面较窄等客观原因,目前无法推而广之。

基于比特币底层技术的区块链技术,应该是解决艺术品在线交易中信任危机的最好出路。该技术全网同歩、分布式记账,能随时更新艺术品数据信息,信息一旦被写入就不能被撰改,可以避免数据被恶意修改。这种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方式,比任何权威机构的数据库更有保障,无论作品被如何重复交易,都可通过检阅区块链网络中保存的完整历史数据,作为判断其真实性和价值的重要依据。

就目前电商自立门面的局势来说,艺术品跨平台交易必然会因此受阻,原创艺术品通常只有不可重复的唯一原作,当持有人将作品同时放在多个销售平台上展示时,一旦有买家下单,其它平台无法同步更新交易信息,很容易造成冲突,而在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网络环境下,无论同一件作品放多少平台,均能及时自动同歩数据,这样一来,既避免了误会,又大大提高作品成交几率。

5、面向未来的思考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网络是虚拟世界,因其匿名特征让许多人为所欲为,也让更多人对其产生无限顾虑。就当前趋势来看,随着技术进步和法治环境完善,网络世界将变得越来越真实,相信在未来,互联网社会将与现实社会融为一体,人们不用再戴着虚假面具上网,在网络中与人打交道,与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一样可靠,并且,由于计算机可以随时准确记录数据,只要能做到不被抹除,就会让我们觉得网络比线下世界更真实可信。

艺术品线上市场前景展望

故宫博物院与凤凰卫视联合打造高科技互动艺术展览《清明上河图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