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来了,老大变了?

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小朋友在作文中这样写到“妈妈,我想对你说,你还爱我吗?自从有了妹妹后,我感受到你更爱妹妹了!”

也许做父母的从没觉察到,也从来不会认为自己偏心了,但是几乎所有的老大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有了弟弟或妹妹,爸爸妈妈还爱我吗,他们是不是更爱弟弟妹妹了?

是啊,有了弟弟妹妹后,特别是刚出生的时候,一定是牵制着爸爸妈妈很多的精力,难免会对老大有些忽视,只是自己身在其中,很难发现自己对老大的忽视,但是孩子都灵敏的觉察到,所以老大会让各种“症状”来提醒爸爸妈妈,你们是时候多关注我了……

所以老二降生后,父母要主动自觉的照顾好老大的情绪,不要让孩子表现出“症状”了,才来弥补!

二胎来了,老大变了?


我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犯过严重的错误,所以体会特别深:老二早产,33周零2天出生,所以,在前3个月,我大部分精力都在他老二身上,很大程度地忽略了老大,直到在几件事情上发现了老大的变化: 一是那段时间老大每天都会莫名其妙的生气哭闹一次,怎么哄都不行; 再是不和陌生的小朋友一起玩了; 还有,爸爸带他去上早教课,基本不和老师互动。 于是我开始紧张,开始回过头来找原因,慢慢弥补。

在这慢慢弥补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三个重要的经验:第一,妈妈每天或每周找一个固定的时间陪老大;第二,让老大参与照顾老二;第三,给老大读一些有关二胎的绘本。

第一,妈妈每天或每周找一个固定的时间陪老大,让老大相信妈妈的爱没有变:刚出生的婴儿,为了生存,他会向妈妈发出各种需求信号,妈妈也会很本能的去满足他,那时在月子里我基本每天不是在喂奶就是在哄睡,把老大交给爸爸和奶奶……

当我发现问题时,开始回忆,我似乎每天围着老二转,已经很久很久没陪他出去玩了,于是我开始寻找陪他的时间,每天他都要去公园玩,而老二太小,睡觉如果没有我陪着,睡半个小时就醒,于是我每天用背巾背着老二,陪老大去公园玩;等老二6个月大,可以吃些辅食了,我开始陪老大去上早教课,把老二放在家里由奶奶照顾,不管刮风下雨我都坚持陪他去,大概一个月左右,老大开始参与到早教班的活动中,和老师也有一些互动了,只是他上课的时候仍然让我坐在教室后面陪着他。但是经过这段时间,他感受到妈妈还是可以像从前一样的陪伴他,像从前一样的爱他……

所以,妈妈在老二出生后一定要抽出稳定的时间,同时高质量的陪伴老大,让他感受到妈妈的精力虽然不能像从前那样都在他一个人身上,但妈妈每天的这个时间或每周的这个时间都是属于他的,让他感受稳定而持久的爱,这是最重要的!

二胎来了,老大变了?


第二,让老大参与照顾老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每个人都本能的希望自己是有价值的,妈妈在照顾老二时,可以让老大帮帮忙,体现他当哥哥姐姐的价值。让他给弟弟妹妹拿个纸尿裤,盖上小被子等等,当他做完,一定要及时鼓励,告诉他是个很棒的哥哥姐姐,让他感受做哥哥姐姐是多么幸福的事!

二胎来了,老大变了?


第三,给老大读一些有关二胎的绘本,让他与弟弟妹妹产生情感链接:在生老二前,每天晚上都给老大读绘本,他也特别喜欢听,生完老二中断了一段时间,意识到这个问题,我特意找了些有关二胎的绘本,比如《我当大哥哥了》,《汤姆的小妹妹》,《隧道》等等,有时候边给老二喂奶边给老大读绘本……这些绘本让老大和老二在情感链接上,起到很好的作用。绘本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给孩子在潜意识做工作,效果是潜移默化的,这个工作坚持得越久越好……

二胎来了,老大变了?


虽然从意识到问题到现在我一直在努力弥补,想让老大回到还没有弟弟时的那种活泼自信的状态,但仍然还有距离,记得老大一岁多,刚学会说话,我给他剥个板栗,他会对我说,“妈妈,爱你我”……现在很少很少主动表达他的感情,在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事情上表现出迟疑和不确定,我想这都是在有了弟弟后与妈妈之间的情感链接受到阻碍导致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词叫“安全依恋”,0到3岁是建立安全依恋的重要时期,就是说这段时间妈妈要很好去解读孩子发出的信号,并且要合理去满足他,建立一种互相信任的链接,做的不好,孩子对妈妈乃至世界都会产生怀疑,对自己缺乏信心……所以妈妈们在这个时期,不管有没有二胎都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错过这个关键期,就意味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弥补……

作者:郑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亲密关系咨询师,赋权型性教育讲师,而我最自豪的并非这些标签,而是4年多全职妈妈的经历,让我对女性是社会角色有更多的思考……个人微信号:lily-a-sk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