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台灣稱稱雙匯香腸檢出非洲豬瘟病毒基因:虛驚一場?

中國臺灣稱稱雙匯香腸檢出非洲豬瘟病毒基因:虛驚一場?

國內最大的豬肉食品加工企業或許驚出了一身冷汗。

近日,據中國臺灣媒體稱,臺灣“畜衛所”於當日在一件中國大陸豬肉製品(香腸)中驗出非洲豬瘟病毒基因,該製品是金門檢疫站自金門小三通水運碼頭旅客農產品棄置箱所收集的“雙匯香脆腸”豬肉香腸製品,於10月25日寄達該所。經定序反應確認,基因片段序列與中國大陸非洲豬瘟病毒株其p72(B646L)基因片段相似度達100%。

根據財聯社此前報道,雙匯發展目前正召集相關負責人進行內部會議以核實信息的真實性,並計劃立即派人員赴臺灣瞭解具體情況,以確定被驗出非洲豬瘟病毒基因的是否為雙匯產品。

資料顯示,非洲豬瘟病毒可經高溫殺滅,且不會傳給人。若如此,中國臺灣方面的說法或許就存在問題。

不過,早在今年8月16日,新京報報道稱,當日一則由河南鄭州市政府發出的關於鄭州雙匯屠宰廠的《疫區封鎖令》在網上流傳開來。午後14時左右,雙匯發展股價急劇下跌,收盤時股票跌停,報22.41元。一日之內,雙匯發展市值從821.59億元跌至739.43億元。在香港上市的雙匯發展母公司萬洲國際股價也大跌,收盤跌幅為7.46%。

中國臺灣稱稱雙匯香腸檢出非洲豬瘟病毒基因:虛驚一場?

而根據雙匯發展的公告,當日晚20時,河南鄭州雙匯屠宰廠才接到政府《疫區封鎖令》,鄭州雙匯屠宰廠被劃定為疫點並實施封鎖,封鎖時間為6周,即到9月26日晚截止。

就在雙匯發展市值蒸發82.16億元后的那一夜,雙匯發展位於鄭州的子公司緊急成立專門機構處理此事,這批生豬及圈內待宰的其它生豬共計1362頭被全部撲殺並進行無害化處理,鄭州雙匯屠宰廠暫停生產,同時對廠區內出入人員、車輛、圈舍及有關物品進行徹底消毒。

經過一夜處理,8月17日,雙匯發展發佈公告宣佈,公司其他下屬公司未發現疫情,鄭州雙匯屠宰廠所服務的相關市場由雙匯發展其他下屬子公司服務,不影響市場供應。8月17日早間,雙匯發展舉行投資者電話說明會。雙匯發展總裁馬相傑表示,雙匯旗下共計19家工廠,屠宰產能達到7萬頭,而正常生產量在4萬到5萬頭,產能充足。鄭州廠停產對產品供應沒有影響。

蹊蹺的是,早在8月16日下午1時左右,網上開始流傳一份鄭州市政府《疫區封鎖令》,這份文件直接導致雙匯發展股價大跌,也令市場發出質疑聲音,懷疑雙匯發展提前獲知疫情,但遲遲未公告。

中國臺灣稱稱雙匯香腸檢出非洲豬瘟病毒基因:虛驚一場?

再聯想到中國臺灣方面的報道,難免讓外界議論紛紛。最新消息是,雙匯方面已計劃派人到當地核實情況。

事實上,對於雙匯來說,食品安全就是一個揮不去的夢魘。在比較久遠的2011年3月15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在“3·15”《“健美豬”真相》 節目中指出,被喂有瘦肉精的生豬涉嫌流入雙彙集團旗下濟源雙匯食品有限公司。

次日,雙彙集團公開道歉稱,瘦肉精事件是子公司作為,將配合相關部門徹查此次事件。第三日,雙匯稱子公司高管被免職。隨後,農業部成立督察組走訪抽查雙匯的豬肉產品。

3月22日,濟源雙匯公司確認其有17頭生豬含有瘦肉精,國務院工作組要求嚴查此事。4月1日,雙彙集團召開萬人大會再次致歉,集團董事長萬隆當時向消費者致歉。

萬隆當時稱,3月15日雙匯發展股價跌停,市值蒸發103億元;3月15日至4月1日,事件影響銷售額15億元;濟源雙匯處理肉製品和鮮凍品直接損失預計3000多萬元;由於“瘦肉精”致生豬頭頭檢查,全年預計增加檢測費3億多元;品牌美譽度受到巨大傷害。

根據當時萬隆公佈的數字,雙匯能夠計算的損失已超過121億元。而雙匯2011年年報顯示,當年公司利潤總額8.03億元,相較於2010年的17.75億元減少9.72億元,同比下降54.78%。

雙匯公司2011年報中稱,公司對濟源雙匯所有因“3·15事件”涉及的廠內封存、市場陸續退回的5613噸的鮮凍肉、肉製品全部進行無害化處理。

頗為諷刺的是,“瘦肉精”餘毒未消,上週連續兩個跌停之後,本週雙匯發展股份又以接近8%的跌幅繼續讓投資者“流血”。從3月15日87.17元跌至昨日的58元,6個交易日市值已縮水172億元。

在雙匯發展這口“深井”中,基金損失最為慘重。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末,共有164只基金持有雙匯發展,總計達2.16億股;其中,更是有16只基金持有雙匯發展的比例超過基金淨值的5%,而興業全球基金(微博)則是持有雙匯發展最多的一隻基金,並在雙匯“瘦肉精”事件爆發後,遭遇鉅額贖回。

雙匯事件在資本市場上引發的巨大爭議只是個開始,就在股民和市場輿論集體炮轟之時,以券商、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卻頗耐人尋味。在“瘦肉精”事件曝光當天,銀河證券分析師董俊峰發佈題為《“健美豬”事件不改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研究報告,預計2011年雙匯發展備考每股收益為3.1元,維持“推薦”評級;4月1日,董俊峰再次發佈《上半年有望恢復正常水平》研究報告,將雙匯發展2011年備考每股收益上調為3.23元;4月19日,雙匯發展公佈2011年業績快報,董俊峰最後將2011年每股收益調整為3元。

與此同時,多家就該事件寫出研究報告的券商,均“不約而同”地認為該事件的影響不大。4月18日,中投證券研究員張鐳《瘦肉精事件創造絕佳的中長期買入機會》的研究報告,表示“70元以下我們強烈建議買入”;日信證券也發佈了《雙匯發展:等待刀掉落到地上,我們再從容撿起》的研究報告,認為雙匯發展60元以下可安全介入;長江證券則建議“擇機配置,長線持有”。除此之外,銀河證券、申銀萬國、招商證券等均給出了“增持”或“推薦”評級;廣發證券及海通證券則給出了“持有”和“減持”的評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瘦肉精”事件前對雙匯發展出具研究報告的券商多達30餘家,事件曝光後卻僅有大概8家券商出具了對此事件的點評報告,20多家券商集體失語,從側面反映出主流券商對該事件的態度。

中國臺灣稱稱雙匯香腸檢出非洲豬瘟病毒基因:虛驚一場?

不僅如此,在瘦肉精事件被爆出之前,2010年12月,雙匯發展曾披露一份重組預案,內容包括資產置換和發行股票購買資產,換股吸收合併交易三部分。但是這項重組計劃隨著瘦肉精事件被延後,直到2012年5月才獲得證監會批覆。

對於雙匯和眾多食品企業來說,食品安全無小事,需要警鐘長鳴。


(關注一切與財經有關的新聞,有您參與才更精彩,歡迎關注財經雜壇。【財經雜壇】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