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气血“补”起来?

cainiaopro


如何有效补充气血?

营养苦行僧,开讲啦!

中医中的气,说得狭义一些就是一种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人体绝大部分的生命活动都是由它来推动的,血则是气的源泉,身体较为虚弱的人群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大多数是气血不足,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帅指的是统帅,母指的是基础,两者缺一不可,好了聊了那么多让我们来进入正题吧,如何有效补充气血呢?

如何有效补充气血?

1:生活篇

女孩子那几天不能受凉,甚至洗头都要快速吹干,不然极其容易受凉

晚上早点休息,做一个生活习惯规律的人

心情要轻松,每天要积极面对一切让您心情郁结的事情

2:饮食篇

不要吃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不宜食用萝卜,橘子,苦瓜,山楂等凉性,活血的食物

生姜红糖水是补充气血的选择,食用方法也挺简单的,把生姜削薄片,放几勺红糖,开水冲泡即可

补气血的阿胶也是很好的选择,阿胶能够有效解决气血不足的情况

其他的推荐饮食还有,黑米,桂圆,红枣都是很不错的,笔者每晚都会饮用一杯桂圆红枣茶,既能够促进睡眠,还能滋养身体

3:药理篇

补中益气,补血的中药有很多,食材中可以简单加一些,其他的需要遵循医嘱

补气的药剂通常以这几味为主:黄芪,党参,甘草等,补血的药剂则以阿胶,当归,熟地等组成;这些都是补中益气的选择

给需要进补的朋友们推荐:四君子汤

组成:人参,甘草,茯苓,白术;此方传承已久,一直为益气补中的选择,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抗疲劳,滋养身体,提高免疫力

注意点

年纪小不能随意进补

不能无病乱补,反而容易伤身

虚者补之,其余的不能随意进补

不能多多益善,请咨询医嘱用量用法!

持续健康知识分享,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


营养苦行僧


气血不足老的快,每个人希望有张面色红润有光泽,神采奕奕的一张美脸。但是生活中有很多朋友有面色晦暗、皮肤干燥、头发枯黄、精神不振气血不足的现象。如何才能把气血不足更快补起呢,试试以下方法简单而又实用的的䃼气血的营养粥吧!

俗话说当归、大枣和黃芪补气养血超无敌。
首先当归红枣乌鸡汤。配料当归10克、红枣十枚、乌鸡200克枸杞10克。将当归、红枣、乌鸡放入锅中加入2000克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慢炖煮至少1个半小时关火适量的盐关火。加入枸杞起锅美味补气又补血的汤做好啦!


黑米红小豆红枣粥。配料黑米150克、红小豆50克、红枣10枚。予先把黑米和红小豆提前两小时泡入水中备用。将来泡好的黑米和红小豆和红枣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熬煮至黏稠。喜欢吃甜食的可放入100克的红糖,那更是一道既补气血又香甜的美粥。
黄芪桂圆粥。配料黄芪10克、大米200克、桂圆10颗。先将黄茋大米放入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转小火慢慢熬煮成稀粥,放入桂圆,再熬十分钟即可关火。因黃芪有种味道,有的口味吃不惯可加入适量蜂蜜搅拌均匀。大口享用美食了。


顺其自然绿叶


气和血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为血帅,气推动血液运行,血为气母,血载着气运行。所以,多数情况下是气血双补,当然有时候也会单独补气或者补血,看病情需要而定。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补气血的实用药方:

气血双补可以用:

十全大补汤:补益气血

党参10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茯苓10克、肉桂3克、熟地15克、当归10克、川芎6克、甘草6克。

人参养荣汤:补益气血

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陈皮15克、黄芪15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熟地黄10克、五味子10克、远志10克、大枣10克、生姜3克。

八珍汤:补益气血

党参10克、茯苓10克、白术15克、甘草10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熟地10克。


补气可以用:

补中益气汤: 益气升阳、调补脾胃

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炙甘草15克、当归10克、陈皮6克、升麻6克、柴胡12克、生姜3克、大枣10克。

生脉饮:益气敛汗、养阴生脉

党参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

参苓白术散:补脾、肺之气

白扁豆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桔梗6克、莲子10克、党参10克、砂仁10克、山药15克、薏苡仁10克。


补血的可以用:

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

黄芪30克、当归6克。

四物汤:补血

熟地15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川芎5克。

根据脉象、舌苔进行辩证后,应用上面介绍的方剂就可以把气血补起来。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大家留言或私信向我咨询,我会在第一时间给大家解答!谢谢大家,祝所有患者早日康复!

观看更多中医知识干货,请关注我的头条号——“中医启明星”,每天分享原创中医科普、生活保养常识,写老百姓看得懂的养生文章,做您身边最温暖的中医管家。


中医启明星


如何把气血补起来?

那就先了解一下何为气,血。

人体之气来源于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后两者又合称为后天之气。又与肺,脾,肾三脏有关。



肾为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肾藏先天之精,受后天之精充养,先天之精化生元气。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和后天之气密切相关。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气血之间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统血。血能载气,气血之间关系密切。《素问》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那么该如何补气血呢,市面上有很多补血的口服液,中医里也有八珍汤,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今天我给大家说一个我们自己在家就可以做的饮食补气血办法。

莲子10粒,桂圆十枚(去壳),红枣(掰开)十二枚,薏米一两,芡实一两,一起用小火熬粥。

功效:补气养血,固肾强精。



长期服用对于气血不足,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血虚萎黄都有良效。

当然了,避免熬夜,压力过大,房劳过度等。平时还需要适量运动,对于恢复气血都有帮助。

我是康复科李医生,点击右上角关注我,远离亚健康,享受健康生活。


康复科李医生


我浏览了"中医启明星"的回答,我同意这位行家的说法,不过在这里我需要补充一点。

当一个人被诊断为气血不足时,切记,不可乱补,因补气,补血之药多为热性,如果你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是"补"你就补,那可就大错特错了,结果没有补起来,反而使你的病情加重。下边我举一个例子:

我心脏不好,也属于气血亏,气血不足之列,前年一段时间,我感到胸闷,心慌,气短。到了一家乡镇医院,经过全身检查后入院治疗。

当每天上午输液后,自我感觉有点低热,有一种初起.感冒的症状,两三天后,胸部隐隐作痛,我就问主治医生,我的液体里配的什么药?他说,什么,什么,"参麦针"。我说:是不是人参和麦冬配伍后做出来的针剂?"他说:"是!心脏需要营养!"我说:给我去掉,我的体质不适会营养。"他说,我不懂,但我还是强求把过种营养的针剂给去掉了,去掉后,我原来输液后出现的症状完全消了。

我舌质发红,苔发黄,这是火盛的一种表现。所以不能补,如果我在医院继续补下去,很可能会引起心梗,要我的命!还有一个例子,几年前我的老胃病犯了,我到某省级医院让一位教援诊治,在给我开的药物中有中成药,我买药后,直接在门诊上找到这位教授说:"你给我开的药我不能吃,他说为什么?这盒中成药都是热性草药配制的,是治胃寒的胃药,请看看我的舌质。教授看了我的舌质后说:"我给你调换一下吧!"

人老了学一点医学,医药知识,以便必耍时提醒医生!因为医生也有误诊,误配药物治疗的现象!





闻声36


气血不足首先要把脾胃功能激活,因为血液是通过脾胃运化生成,我自制一款茶可以非常有效的调理脾虚,祛除阻碍脾生化的湿气,分享给大家生黄芪20克,薏米15克,茯苓15克,玉米须10克,煮一个小时左右,每天喝5-6杯,半个月左右你会有脱胎换骨身轻体健的感觉,那是因为你气血充盈的缘故。

另外,肝藏血,主疏泄。我们一定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熬夜过分透支自己的肝功,“以脏补脏法” 也是不错的方法,可以适当的补一些动物肝脏 ,这样眼睛也是非常受益的。

食补是最理想的补气血的通道,譬如: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黄精、山药,扁豆、大枣、粳米、南瓜、地瓜、豆腐、葡萄、龙眼、菠菜、花生、荔枝等等都是补气血很好的食材,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进行配伍,只要养成好习惯身体好的不止一点点。

运动还是要提一提,通过运动提升免疫力,更能将每天吃的五谷转化成气血,让你看起来生机勃勃!

补气血是养生过程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云开在线


气血是中医概念,有句话传了上千年,“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意思就是血可以产生气,气说的是各项生理功能的原动力,又可以指导血的运行。说话吃饭都要靠气的运行,气旺的人精神好体力好。而血则是产生气的物质基础,这就像燃料和火的关系,燃料是物质基础,火是由此衍生的一种功能。

没有燃料不可能起火,但是只有燃料而没有激发条件,也不可能起火,我们需要的是火,不是燃料。我们吸收各种食物中的营养,不是需要这些营养,而是需要这些营养所维持的身体机能。在人体来说,气血是互生的关系,谁离开对方都不行。

要补气血,先强脾胃。

脾喜燥恶湿,日常饮食习惯要注意,否则不知不觉间就会染上湿气导致疾病。夏季到来,大家在避暑的时候,如果食用过多的西瓜、冷饮等,就会形成寒湿体质,出现腹胀、腹泻、稀便等消化不良问题。这时应该服用附子理中丸或者参苓白术散,去脾湿排寒气之后,脾胃虚寒的症状就会随之消失。



补气血,要脾肾同补。

脾负责吸收营养,气血的形成则需要诸多脏腑的配合。其中,肾脏与骨髓对造血机能有比较大的影响,肾主髓,肾不好会直接影响骨髓的状态。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平时煮汤粥时,加一点核桃和黑芝麻,既补肾又补钙,如果再加些山药红薯大枣,那就是脾肾同补了。

如果嫌食疗效果不明显,可以适当口服养血饮口服液,补气血的效果不错。但是不适合脾湿太重的人服用,尤其是湿热体质,服用前需要先去湿清热,可以煮些赤小豆薏米水来喝,脾胃虚寒的话,加点姜片同煮。



湿气去掉了,营养才能补进去。

祝大家身体健康,吃得香睡得好。


药师在大连


气血不能胡乱补,补气血讲究循序渐进!

一、调理脾胃

中医认为,血的运行是靠气推动的,气血两虚则导致手脚冰凉等症状。

《灵枢·决气》中说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

这句话的意思是气血是由脾胃运化而生,脾胃是气血之源,脾“统率”着血液,哪位朋友听不懂也没有关系,你只需要知道,想要补气血,就要调理脾胃,日常饮食中,可以多吃一些南瓜,山药,莲子,薏米这些可以健脾益胃的食物。

二、养肝

脾统血,肝藏血,肝主疏泄,调理气机,帮助脾胃运化,养肝是调理气血的根本方法。

“肝郁则脾虚”,暴怒伤肝,伤脾,会导致损伤气血。“人卧血归肝”,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说的就是人在睡眠时,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好几倍,而肝脏血流量增加可以提高肝脏的代谢与解毒能力,所以,人最忌发怒,熬夜,身体过度劳累会损伤气血。



三、拒湿邪

中医认为,“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这句话的意思是,温气可以帮助血液在人体四肢百骸流动,而寒邪则会让血液瘀滞,导致气血流动受阻,从而引起各种疾病。

即使是夏天,也不能贪凉,常用温水泡脚,尤其是老人气血经常不足,要更加注意。

四、多运动

运动是调养气血不可或缺的,多运动可以有效的帮助脾胃把营养物质转为气血,不仅可以让你吃得香、睡得好,还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的运行。

建议大家多进行有氧运动,比如游泳,快走,打太极,骑行都是不错的。


关注小明,每日普及健康知识!


小明健康普及


中医有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懂得了这个道理,就会知道怎么调理气血了。

对,想补气血先调理脾胃功能。脾胃功能健康,消化吸收正常,人的气血自然就足了,免疫力也就提高了。

生活中,气血不足往往以女性居多,而多数人不但脾胃不和,更容易伴有“肝郁”,此中医所谓“肝侮乘脾”之症。因此,在调理脾胃的方剂中,往往也要运用舒肝之法,比如逍遥丸正是这种治疗思路。

在调理气血的方法中,容易有一个误区,就是一看到气血不足,就直接用补气血的药。这是典型的治标之法,正所谓见病治病,就治不了病的。中医是讲究的是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虽然表现是气血亏虚,但是导致气血亏虚的根本原因一定要找到才可以,否则只知道用一些补气血的药,是没有太好的疗效的。更何况很多补气血的药本身就偏于滋腻,有碍脾胃消化,长久应用不但不会有好的疗效,反而伤脾胃,反而伤了人的脾胃之气。这也是中医学里比较深层次的问题。

至于食疗方面,多食用一些含有铁质、蛋白质类的食物较好,比如动物肝脏、红豆、羊肉、鱼等都可以。

总之,只有调理好脾胃,胃口好,消化好了,吃什么都香,补气血自然就不难了。


中医实战笔记


气血是由“五谷”生化而来,所以补气血是以食物为主的。而从食物的“性味”属性来看,主要是以“甘”为主。

补气血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红枣粥:红枣补气血,温补阳气,健脾和胃益肝。此粥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气血不足、贫血、纳呆便溏、营养不良等。

韭菜猪肝汤:春天吃韭菜最能助益阳气,韭菜性温辛香,以其配猪肝可补养肝血。适用于便秘、肝病、夜盲症等。



黑米粥:黑米性平味甘,为春季进补佳粮,能益肝补脾,养胃滋肾,并且含多种维生素及15种氨基酸,此粥适用于妇女产后体虚,肝肾虚损。

蜜糖红茶:红茶叶5克,以沸水冲泡,加适量蜂蜜、红糖调味。每日饭前各饮1次,能温中养胃。本方补气血,健脾胃,对于气血不足、胃虚食少脾虚便溏,以及贫血、血小板减少、营养不良、慢性肝炎有较好疗效。特别适用于春天肝气偏旺,脾胃功能不佳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