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委屈 爲何不願對家長說?

“媽媽,今天能不能不去幼兒園?”最近一段時間,聰聰每天早上起來都會這樣問李女士,並會哭著搖頭說不想去上幼兒園。當問到聰聰喜不喜歡幼兒園的老師時,他都搖搖頭說“不喜歡”,接著問他是不是在幼兒園受欺負了,他卻閉口不語。

“每次去接聰聰,幼兒園的老師都是和和氣氣的,也不像是會打罵孩子的樣子,但是聰聰的反應讓我很疑惑,孩子到底在幼兒園怎麼了?”李女士說。

後來,李女士從其他家長那裡得知,原來幼兒園的老師在孩子不聽話時十分沒有耐心,經常會將哭鬧的孩子拉到監控盲區進行罰站,拍打孩子的腿,同時威脅他們“再哭就把你關廁所裡”。

“孩子上幼兒園哭鬧是常事,老師照顧多個孩子也很辛苦。但如果老師語氣溫柔一些,和藹一些,耐心一些,或許孩子就不會這麼反感上幼兒園了。”

近年來,個別教師打罵甚至傷害幼兒的事件屢有曝光,許多家長在譴責無德幼師之餘,也不禁產生疑問:孩子在幼兒園受委屈了,回家為什麼不對家長說?怎樣才能從孩子口中瞭解他們在幼兒園的真實情況?家長該如何做,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孩子?對此,記者走訪了國家職業心理諮詢師、海之源國家心理諮詢師楊李張華,讓她為家長們解答疑惑。

孩子受委屈 為何不願對家長說?

A 孩子閉口不談的原因

1、孩子認為情況不嚴重

幼兒園老師打罵學生,家長會認為很不應該,但對部分孩子來說,他們無法分析事件的性質,無法得到結論。孩子也許認為是自己做錯了,所以受到“懲罰”。

2、受到威脅

一些孩子在受到老師或同學的打罵後,常常聽到“不許告訴家長”、“告訴家長的不是好孩子”、“告訴家長就不能來幼兒園了”等話語,受到這種威脅,孩子會把這些話當真,為了當好孩子,為了還能來幼兒園或者學校,他們會選擇不告訴家長。有的孩子則擔心告訴家長後會遭受更大的報復,所以選擇保密來“平息”此事。

3、家長教導孩子聽老師的話

在生活中,大多數家長和老師都對孩子說過一句話:“好孩子要聽老師的話。”於是,這句話讓孩子把老師的言行當做最高標準和典範,老師所做所說一定是正確的,而老師的打罵和懲罰也被誤劃分至其中。

4、丟人的事情不能告訴父母

“你淘氣”、“不聽話”、“你不是好孩子”,個別老師在打罵前會對孩子這樣說道,所以對孩子產生“因為自己不是好孩子所以才會被打罵”的感覺。對大多數孩子來說,判斷只分對與錯,如果老師說不對,那自己就一定不對,認為這是丟人的事情。孩子往往會認為,丟人的事情再告訴父母,反而還會被父母批評,索性閉口不談。

5、不願意再提起害怕的事情

孩子受到傷害,影響是當時的,短暫的,他們更容易遺忘那些不快。但是孩子們不願意提及已發生的事情,以免再次造成不快和恐懼。當別人詢問時,他們就不願意回答,更不願意主動去說。

許多時候,孩子的“不說”是在各種原因綜合作用下導致的,而“說出來”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這需要家長加強引導孩子,讓孩子說出事情的真相,再幫助他們分析問題所在,並給予解決才是理智的做法。

B 如何才能讓孩子願意說?

孩子受欺負了,家長大多是通過其他途徑得知的,比如同學的告知,或是從孩子身體上的傷痕以及極端反常的情緒等發現的。如何才能讓孩子主動對家長說出來,是許多家長頭疼的問題。

專家指出,要讓孩子在遇到困難挫折時,願意和父母分享事情本身,同時分享情緒和心理認知,其實質是建立在家長和孩子的關係上的。

第一,父母平時要搭建讓孩子感到安全、舒適的相處關係。要讓孩子知道對父母說出來是“安全的”,不要讓孩子產生和父母說了之後會“捱罵捱打”的感覺。同時,在與孩子的互動過程中,家長要傳達給孩子一個信念:父母是理解、支持、幫助自己的,而不是簡單的教育、指導和教訓,這樣孩子才更願意把在學校的遭遇分享給家長。

第二,要客觀評價老師。家長要告知孩子,老師不可能都對,這屬於正常現象。不能讓孩子產生“老師不會錯,做什麼都對,包括打罵自己”的印象,應更客觀地評價老師,在瞭解老師的優點之外也要知其缺點和不足。可以總體說說一個合格的老師應該不打人、不罵人、常微笑、愛誇讚等,孩子對合格老師有了一個基本的形象思維,就能判斷老師的正確與否,就能和家長直接溝通了。

第三,應細心觀察孩子的異常反應。雖然孩子小,但他們的思維卻能在言行中體現出來。例如孩子原本每天都願意去幼兒園,突然有天不想去,又沒有恰當的理由時,就是個異常的信號。這些都應該引起足夠的警惕,家長不能一味的指責孩子偷懶等,更應與孩子直接交談,或是與老師取得聯繫。

第四,平時與孩子多交流。家長跟孩子多聊天,其中的重要信息會無意中流露出來。孩子放學後,家長應多跟孩子隨便聊聊當天的事情,哪怕是其他小朋友和同學的事,都有助於瞭解孩子相關的事情。

C 事後處理應急預案

當孩子遇到老師的不正常對待時,無論情節是否嚴重,家長都必須恰當處理。家長如果不以為意,反而責怪孩子不聽話,孩子則可能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遭受雙重心理重壓。下次遇到同類事件,孩子可能就不願意跟家長說了,反正說了也沒用。同時,這也是對無德老師的縱容,結果只能是無德老師的膽子越來越大。

要正確引導孩子處理事情,一方面,家長應該給予孩子明確的信號:老師有錯同樣也不能無原則地姑息。家長髮現這種情況,絕不能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方式去解決,而是必須馬上出面,嚴肅處理事情,同時要把有可能出現的更嚴重的狀態消滅在萌芽階段。另一方面,家長要無條件的站在孩子身後,幫助、支持孩子,同時還要鼓勵孩子把事情告訴家長。

當孩子受了委屈或者遇到傷害後,若不及時引導,可能對他們今後的成長造成心理陰影,因此,家長要立即安撫孩子的情緒,對孩子表現出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如果條件允許,最好尋找專業的心理諮詢師進行干預,把事情的危害性降到最低。

(本報記者 劉伊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