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丝镶嵌——传承千年的皇室工艺

采金为丝,

妙手编结,

嵌玉缀翠,

是为一绝。

花丝镶嵌——传承千年的皇室工艺

作为“燕京八绝”之一的花丝镶嵌,又叫细金工艺,是一门传承久远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2000多年来主要用于皇家饰品的制作。为"花丝""镶嵌”两种制作技艺的结合。花丝选用金、银、铜为原料,采用掐、填、攒、焊、编织、堆垒等传统技法。镶嵌以挫、锼、捶、闷、打、崩、挤 、镶等技法,将金属片做成托和爪子型凹槽,再镶以珍珠、宝石。

花丝镶嵌——传承千年的皇室工艺

明万历皇帝金丝翼善冠

冠身薄如轻纱,空隙均匀,金冠上端有龙戏珠图案,造型讲究。金翼善冠由前屋后山三部分构成,分别运用518根、334根、70余根直径0.2mm的金丝编织而成。金冠整体轻盈通透,金丝编织的均匀得体,无明显结头,两条金龙由金花丝堆垒而成,附着于后山上,生动威武,体现出了当时制作者高深的焊接技术,堪称花丝工艺的代表作

花丝镶嵌——传承千年的皇室工艺
花丝镶嵌——传承千年的皇室工艺花丝镶嵌——传承千年的皇室工艺

花丝镶嵌工艺早在春秋时就已有雏形,战国时期的金银错、唐代的金银平脱是它的前身,现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唐代"羽人飞凤花鸟纹金银平脱漆背铜镜" 为代表。

花丝镶嵌——传承千年的皇室工艺

羽人飞凤花鸟纹金银平脱漆背铜镜

元、明、清三代在北京形成了全国最大的花丝制作中心。明代达到高超的艺术水平,清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名品不断涌现,很多成为宫廷贡品。

花丝镶嵌——传承千年的皇室工艺

清乾隆金累丝点翠如意形簪

唐宋以来,花丝技艺被更广泛地运用到了妇女的发髻样式和首饰。

花丝镶嵌——传承千年的皇室工艺

花丝镶嵌工艺以编织堆垒技法见长,而且还常用点翠工艺,取得金碧辉煌的效果。对宝石的大量运用和完善了宝石镶嵌工艺,是明代花丝镶嵌首饰对中国传统首饰的最重要贡献,它改变了中华民族传统首饰重纹饰轻宝石的传统

花丝镶嵌——传承千年的皇室工艺

清代宝石资源逐渐枯竭,采用点翠

烧蓝来替代宝石的位置。 而今,花丝镶嵌工艺只留存于北京、成都两地,且尤以北京的花丝镶嵌工艺最为齐全。北京花丝镶嵌集中代表了中国宫廷花丝镶嵌工艺的特色。

花丝镶嵌——传承千年的皇室工艺

东汉金辟邪

2008年6月花丝镶嵌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丝镶嵌——传承千年的皇室工艺

一件精美的花丝镶嵌工艺品,往往是多种工艺的结合,制作工序较为复杂。

花丝镶嵌——传承千年的皇室工艺

仿清宫花丝嵌宝蝴蝶簪

花丝镶嵌包含两种工艺:花丝是用金、银做原料,拔成细丝,编结成型;镶嵌就是把金、银薄片捶打成形,把珍珠宝石嵌进去,制成装饰品。整个工艺过程很繁复,首先要制胎,以便造型;再用堆、垒、编、织方法,将花丝成型,加以烧焊

;再经过酸洗烧蓝镀金银,再提亮。这是半成品,半成品上再"镶宝"(珍珠宝石)。往往还要"点翠",把翠鸟绿中闪蓝的羽毛,贴在花丝的空白点上。

花丝镶嵌——传承千年的皇室工艺

自古帝后的服装配饰、凤冠等,就采用翠鸟鸟羽作为装饰,鲜艳闪亮。点翠使用的

翠鸟羽毛,左右翅膀上各十根,行话称"大条",尾部羽毛八根,行话称"尾条",故一只翠鸟身上一般只采用大约28根羽毛。唐代文学家陈子昂曾为此写到:"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1933年后,因保护鸟类及制作工艺过于残忍而在清末民初由烧蓝所取代。

花丝镶嵌——传承千年的皇室工艺

明孝端皇后凤冠复制品

花丝镶嵌,精致细腻

现如今

这门带有浓厚皇家色彩的传统技艺

依然在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花丝镶嵌——传承千年的皇室工艺花丝镶嵌——传承千年的皇室工艺
花丝镶嵌——传承千年的皇室工艺花丝镶嵌——传承千年的皇室工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