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受戒不等于出家

皈依、受戒不等于出家

佛教传入中国已经将近两千年,已经和中国文化完满的融合了。但是许多没有深入佛法的人仍然对佛教有很多误解,比如说皈依受戒,那许多人一听到皈依两个字,就主观的认为皈依就是剃度出家或者说类似于小说中说的带发修行。其实这都是误解。很多徘徊在佛教大门口的人,就是被类似的误解挡在了门外。

皈依不等于出家,说带发修行也不准确。皈依只是学习佛法的开始,只是在出家法师的见证下,代表我们开始信仰佛教,而不是说皈依了就必须要放下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放下家庭,放下工作,放下目前的生活等等,更不是说皈依就是出家了。当然皈依后,我们可以根据佛法的教导,逐步放下生活中的不良习惯,逐步远离烦恼与困惑。很多人教内的人认为三皈依不是戒,五戒以上才是戒。这个说法也值得商榷,严格来说,三皈依也是戒,因为戒是禁止的意思,而归依三宝后也有三种禁止:

一、皈依佛,终不皈依天魔外道。

二、皈依法,终不皈依外道典籍。

三、皈依僧,终不皈依外道邪众。

简单说,皈依之后不能做的只有三件事。不能再把佛以外的其他人作为生命的依靠,不能把外道的书籍看作是生命的依靠,不能把信仰外道的人作为生命的依靠。但是我们依然可以进教堂,看圣经,和其他信仰的人做朋友,只是要把握住我们生命的依靠是佛陀而不是耶稣或其他宗教的创始人。知道了三皈依的内容,我们就会知道皈依之后,不是要我们一定出家、一定要住寺院、一定要吃素、一定要放下当前的生活、一定要……一定要的只有这三条,其他都不是一定要。

皈依、受戒不等于出家

皈依、受戒是佛法修行里非常重要的内容,是修学佛法的基础。我们一般人的内心犹如脱缰野马,经常会处于散乱甚至放逸、恶念之中。心不会因为属于“自己”就很听话,常常是无法自主的。强猛的贪欲、瞋恚烦恼起来,心智蒙蔽,往往就做出自害害人的行为来。如果想要克治烦恼,免离伤害,就需要借助其他的力量,首先就是三宝和戒律。依靠三宝的慈悲和智慧,将我们的心时时收拢,安住在善法和戒律中。我们按照佛法戒律的规范来安顿身心、待人处事,烦恼就会得到净化,内心就会慢慢清净,我们对外在的境界才能够看得清楚,了了分明,面对外在境界的迷惑,才会有念力、定力。所以皈依受戒不是对我们的约束,而是修行的助缘,对我们的身心常处于安定当中有很大的帮助。戒律也类似于红绿灯,类似于高压线下的警示,只有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才能保护我们自己不受伤害。比如交通规则,看似约束,其实是对自他及整体的保护,戒律也是一样,是佛陀大慈悲心的流露,为的是保护个人远离恶业烦恼、维护僧团清净和合。清净持戒,能使人身心安定、烦恼渐息,在戒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修定、开慧。

在家人皈依三宝后,进一步可以受戒,根据自身的因缘条件可受持满分或不满分五戒。就是说我们可以受持五戒中的一条、两条都可以,或者五条都受也可以。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受持五戒的功德很大,超过一般的善行,弘一大师编集的《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五戒》说:“经云:有善男女布施满天下众生,四事(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供养,尽于百年,不如一日一夜持戒功德。以戒法类通情、非情境故也。……由戒故,施得清净也。……若不持戒得财施者,多贪不净,以利求利,恶求多求,故使来世受不净果,如牛羊猪狗,衣食粗恶。若持戒者,既绝恶求,清净行绝乃至佛果。”戒是佛教的根本精神,是佛弟子修行必须具足持守的,否则就不能达到解脱的目的。戒律的根本精神在于防非止恶,就是尊重他人,不侵犯他人。五戒具体的开遮持犯,还会再起一篇来具体说明。

皈依、受戒不等于出家

讲了那么多,归根到底,佛讲的所有理论也包括戒律,都是把我们引向解脱的,念佛也好,打坐也好,诵经也好,持戒也好,所有的修行方式都只有一个目的,修我们的心,让我们断除烦恼趣向解脱。所以我们要把修行落实到行持上,用佛法戒律的智慧改变自己的观念,改变自己的习惯,改变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的起心动念,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