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市」走出戒毒劳教所 致富创业塑新生

一 、从昔日辉煌走向“万丈深渊”


「灵武市」走出戒毒劳教所 致富创业塑新生


1998年,家住郝家桥镇上滩十三队的吴长春,经营着自己的150亩鱼池养殖业,鱼池打工人员达10人,每年出鱼30万斤左右,年利润50万元,年仅27岁的他已走上了辉煌之路。

1999年,自己事业逐步扩大,圈子逐渐变大,经常出入娱乐场所,在一次聚会中,朋友描述抽上“它”可以飘飘欲仙,特别“享受”,在自己的好奇心驱使下,初次吸毒,并且一发不可收拾,他的人生逐渐滑向低谷。同年,他被灵武市公安局查获,并强制隔离戒毒6个月。

2000年初,从戒毒所回来的他没有了生活的目标,对亲人、家庭漠不关心,最终,他没能抵挡诱惑再次复吸,被灵武市公安局劳动教养4年。2004年,当他踏出劳教所的大门时,觉得生活只剩下无趣,一切都是那么惨白,心灰意冷。

二、 走出毒品“泥潭”,重塑自我


「灵武市」走出戒毒劳教所 致富创业塑新生


2012年,他看到了亲人对他失望透顶的眼神和自己支离破碎的家庭,他的内心终于不再平静,深刻认识到毒品给自己带来的危害,在灵武市政法委、市公安局禁毒办、郝家桥镇政府、镇司法所、镇派出所和家人关心、支持下。他下定决心戒除自己的毒瘾。那一年,吴长春拒绝与所有朋友联系,用自己的毅力将“恶魔”拒之门外。并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帮助他人,为吸毒人员讲解自己的吸毒史,鼓励他们走出阴霾。

三 、致富创业,心怀感恩,回报社会


「灵武市」走出戒毒劳教所 致富创业塑新生


当家人看到吴长春重新回到充满阳光的道路上时,决定将疏于操心的鱼池重交于他。灵武市禁毒办、农经办和水产站给予了他极大的帮助。他的鱼池重现生机,在自己事业重回正轨的过程中,吴长春也不忘记曾经吸毒的苦楚和自己无助时别人的帮助,于是他设身处地的帮助有同样境遇的人,让更多的吸毒者回归社会。

2015年底,吴长春的养殖业发展平稳,他想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就业安置,这个想法与市禁毒办和郝家桥镇政府领导沟通后,多方一拍而和。但大家发现鱼池受冬季影响,不能提供一个相对长期稳定的工作,这让大家有些担心。可是吴长春的这种爱心让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2016年初,市禁毒办、镇政府通过多方协调为吴长春申请了10万元的无息贷款,在禁毒办的支持下,吴长春的“吴飞雪家庭农场”在维持原有规模的基础上又新增了垂钓中心、农家乐、肉羊养殖和5个蔬菜大棚,先后吸纳了5名社区禁毒(康复)人员到自己的鱼池工作,由于丰富了项目,所以吸引了源源不断的顾客前来体验,并在周围的乡村城镇小有名气。但吴长春时刻不忘市禁毒办、社会各界对自己的帮助,在忙碌之余以自己为案例,向大家说明毒品的危害,说服力更强,效果更明显,引导着更多吸毒人员走向光明。

四、希望就在前方


「灵武市」走出戒毒劳教所 致富创业塑新生


至今,通过社会各界对他的宣传,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吴长春的事业不断发展,他吸纳更多的吸毒人员到鱼池工作,帮助的不仅仅是一名吸毒人员,更是一个家庭,他承担起了一份社会责任。

灵武市郝家桥镇社区戒毒康复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