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之變血流成河,清軍爲何不趁虛而入,因爲他們在宮斗

今天小編接著說餘萬清與吳汝孝大戰鎮江的故事,先講盧應翔的來歷,再說因為盧應翔,發生在餘萬清與和春之間的內鬥。從而以小見大,告訴大家為何天京之變,洪秀全、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陳承瑢等人殺得一塌糊塗,清軍卻不能趁機取勝的原因。

天京之變血流成河,清軍為何不趁虛而入,因為他們在宮鬥

得罪了新領導和春,餘萬清的日子很快就變得不那麼好過。他的日子難過,鎮江城裡吳汝孝日子自然就好過了。一高興,吳汝孝不顧太平天國的禁酒令,乾脆跑到鎮江城頭,吹了一瓶威士忌。“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吳汝孝說完,向著丹陽,和春大營的所在地舉起空酒瓶:“祝和春同志身體健康!”

不過,吳汝孝的幸福很短暫,因為沒過多久,盧應翔便加盟到了餘萬清的鎮江大營。盧應翔,這可是個厲害人物。小編還是從頭說起,介紹一下其人好了。

天京之變血流成河,清軍為何不趁虛而入,因為他們在宮鬥

道光五年,20歲的東莞人盧應翔在鄉試中中舉。他沒有再接再厲考進士,而是踏入官場,成為了刑部的一名郎中。

一般來說,只要不發生大規模的戰爭,刑部就是六部中工作量最大的一個部門。曾國藩歷任過三個部的侍郎,一直閒的長草,直到當上了刑部侍郎,才領略到了什麼叫做忙成狗,因而在家書中哀怨:“餘至刑部,日日忙冗異常,迥不與禮部、工部、兵部相同,若長在此部,則不復能看書矣。”

然而,盧應翔擔任刑部郎中時,才20多歲,因此有著無窮的精力。要不說四十歲的曾國藩就是不能和二十多歲的盧應翔pk體力,文正公忙的看不了書,盧應翔卻在工作之餘研讀了不少法律著作。

曾國藩的書單,類型五花八門,連《紅樓夢》都有。盧應翔卻只看專業書,原因是他在職場,一直走技術路線。一般來說,像盧應翔這樣的技術流,都是專業知識過硬,卻不擅鑽營,不懂關係學的。從盧應翔後來的經歷來看,他不但工作能力一等一,還眼光犀利,能敏銳的捕捉時局,奈何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一直就是他的短板。

正是因為這個短板,盧應翔先是得罪了家鄉的父母官,繼而得罪了整個廣東官場,成為了盧應翔唆訟案的被告。

盧應翔唆訟案,曾經歷時三年,三換欽差,是道光年間的驚天大冤案之一,連鴉片戰爭中的民族英雄林則徐和鄧廷楨,都曾經審問過盧應翔。作為大案的被告,盧應翔還是走技術路線。面對林鄧二人,他侃侃而談,拿出證據1、2、3、4,翻出大清律條款5、6、7、8,來證明自己的清白。不過,既然是冤案,即使有清官審訊,盧應翔的努力依舊是徒勞。最後,在沒有確切證據的情況下,他被充軍發配,去了新疆。

天京之變血流成河,清軍為何不趁虛而入,因為他們在宮鬥

盧應翔唆訟案盤根錯節,千頭萬緒,如果拍成反腐電視劇,最短也能鼓搗出三十集,小編在此就不細說了。總之,為了這個案子,盧應翔的官職被一擼到底,更是得罪了不少實權人物,從理論上來說,他是不可能殺回官場,有什麼前途了。

儘管如此,盧應翔卻始終有一個升官夢。十幾年的光陰匆匆而逝,盧應翔在等待中日漸蒼老。終於,太平天國來給他幫忙了。太平軍興,站在清朝立場上的人士,普遍如喪考妣,像盧應翔這樣歡呼雀躍的,絕對是少數中的少數。

天京之變血流成河,清軍為何不趁虛而入,因為他們在宮鬥

然而,咸豐用人,不像賈璉泡妞,儘管平定太平天國急需人手,他也不是什麼髒的臭的都往屋裡拉的。拿胡林翼來說,太平軍興時,他正在貴州任職,聽說長毛打到了長沙,那是比盧應翔還高興。原因自然是胡林翼認定自己是軍事奇才,只要他出馬,滅長毛就像用開水灌螞蟻窩,分分鐘讓對方團滅。於是,胡林翼主動申請,要到清國最艱苦的地方去。結果,他的熱心被咸豐當場潑了一盆冷水。因為咸豐認為貴州也到處都是匪患,胡林翼你還是老老實實在那兒待著吧!

胡林翼尚且不能隨心所欲打長毛,更何況像盧應翔這樣有前科的劣員?

天京之變血流成河,清軍為何不趁虛而入,因為他們在宮鬥

不過,只要走技術路線,盧應翔就不怕。他有本事讓皇帝拒絕不了他。話說,太平軍從武昌出發,沿江東進,幾乎把長江上下的船隻一網打盡。於是,太平天國初期無比強大的水師誕生了。與此同時,清軍卻根本沒有水師前去迎敵,戰略戰術完全陷入了被動。盧應翔敏銳的看到了這一點,然後傾盡家資,竟然很快照著廣東水師的軍艦,山寨出幾艘炮船來。我們知道,太平天國的水師雖然船隻眾多,卻大多為漁船改造。所以,專門設計製造,用於戰爭的炮船正是它的剋星。

當盧應翔帶著炮船,出現在太清戰場,立刻被所有人看成了香餑餑。連咸豐皇帝也幾次在聖旨中問到盧應翔的炮船,諸如它們怎麼樣了?或是某某地吃緊,趕緊把盧應翔的炮船調過去啊!

之後,盧應翔帶著炮船來到江南大營,老帥向榮自然也很是器重炮船和炮船的主人。然而好景不長,為了對付太平天國水師,咸豐下了聖旨,命清帝國戰鬥力最強的廣東水師派人、派船前去江南大營幫忙。盧應翔自然看出,比起科班出身的戰艦,自己那幾艘炮船就像是從拼多多淘來的。因此,他棄舟登岸。不久,盧應翔跑到江蘇巡撫吉爾杭阿跟前自薦,併成為了他的手下。

天京之變血流成河,清軍為何不趁虛而入,因為他們在宮鬥

太平年代,巡撫自然是文職,但吉爾杭阿這個江蘇巡撫是因為太平天國之戰誕生的,是直到死都在指揮戰鬥。

與當年在刑部一樣,盧應翔在職場始終走的是技術路線。身為一個舉人,他居然拿起武器上了戰場。吉爾杭阿平定小刀會時,盧應翔身先士卒,在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一個馬上就要踏入50的老同志,為了當清帝國的官兒也是拼了。盧應翔的努力得到了吉爾杭阿的認可,並受到了重用。不久,吉爾杭阿保奏,盧應翔被授予刑部候補郎中的虛職。經過了二十年,盧應翔又站在了二十多歲時的官場終點上。我想,當他得到那封委任狀時,也會百感交集,隨後以為會以此為起點,走上飛黃騰達之路吧?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先是吉爾杭阿戰死在了鎮江城外的九華山,接著向榮又病死在了丹陽,盧應翔需要再找一個靠山了。他首先相中的,自然是當紅炸子雞——江南大營的新任統帥,滿人和春。

為了追求和春,盧應翔特地獻上了一份厚禮,那就是洋槍、火藥和糧草。要不說技術流就是不懂關係學,如果盧應翔把軍火摺合成咸豐通寶,愛財如命的和春肯定會笑納,然後把他收為親信的。結果,盧應翔的見面禮被如數退回,和春乾脆連他的面都不見。

天京之變血流成河,清軍為何不趁虛而入,因為他們在宮鬥

於是,盧應翔只好轉而追求鎮江大營主帥,提督兼幫辦軍務餘萬清了。然而,官場老油條餘萬清會收留他嗎?

當盧應翔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鎮江,頓時被眼前的場景驚呆了。只見餘萬清親自帶人迎接不說,軍營中還四處拉著橫幅:“熱烈歡迎盧應翔同志!”

“我想死你了!”餘萬清一個箭步上前,緊緊擁抱了盧應翔。歡迎大會之後,餘萬清把盧應翔提拔成為鎮江大營的二號人物,並對他言聽計從。

餘萬清與盧應翔,是絕佳的拍檔。餘萬清擅長關係學,盧應翔最不擅長的,就是人際關係;身為提督,餘萬清的戰鬥力只有5;盧應翔卻一直走技術流;餘萬清是官場老油條,盧應翔曾經得罪過半個官場;餘萬清圓,盧應翔方;餘萬清文化水平有限,盧應翔卻是真刀實槍考上的舉人……

在工作中,兩個人配合是那麼默契,餘萬清好比楊過,全真劍法使的出神入化,盧應翔好比小龍女,玉女劍法舞的風姿綽約,其中一人的破綻都被另一人補去。在他們的雙劍合璧之下,鎮江城中的太平軍首領吳如孝頓時感覺壓力倍增。他就像《神鵰俠侶》中的金輪法王,儘管武功蓋世,卻被對方一套玉女素心劍法殺的手忙腳亂,狼狽萬分。

天京之變血流成河,清軍為何不趁虛而入,因為他們在宮鬥

“和春同志,救命!”無奈,吳如孝只好向句容的方向大叫。果然,和春出手,在千鈞一髮之際救下了吳汝孝。

原來,聽說自己拒之門外的盧應翔居然被餘萬清收留,和春就開始不爽。但和春此時的不爽僅限於從鼻子裡哼出一股白氣,再譏諷一句餘萬清:“虧他還是個提督幫辦,什麼髒的臭的都往屋裡拉。”

然而不久之後,和春發現再從鎮江調兵,盧應翔開始出面,替餘萬清嚴詞拒絕了。而且,盧應翔也在鎮江大營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在他的鐵腕和調度下,局面蒸蒸日上。再對比一下,自自己上任以來,工作一直沒有什麼進度,和春的不爽如幾何級數倍增。終於從量變到質變,他要化不爽為行動。

於是,和春向皇帝奏了一本。道光年間的盧應翔唆訟案被重新翻了出來,和春告訴皇帝,餘萬清接納和任用有前科的革職官員。盧應翔在鎮江軍營獨斷專行,居心狡詐,形同無賴。

餘萬清:不無賴,不狡詐,你可就要把我鎮江的兵都調走了!我一個戰五渣,你難道讓我單槍匹馬大戰吳如孝去?

奏報的最後,和春要求皇帝把盧應翔革職,趕回老家,再嚴懲包庇劣員的鎮江軍務幫辦餘萬清。

咸豐對寵臣言聽計從,他立刻准奏,下詔攆盧應翔回了老家,又割去了餘萬清幫辦軍務的頭銜,讓他在鎮江軍營戴罪立功。

消息傳來,吳如孝樂的連翻倆跟頭,然後一手拎一瓶威士忌跑上鎮江城頭。他再次不顧太平天國的禁酒令,仰脖吹了兩瓶,然後向北京的方向,說了句:“咸豐皇帝萬壽無疆!”再向西南,和春句容大營的方向說了句:“和副統帥身體健康。”

天京之變血流成河,清軍為何不趁虛而入,因為他們在宮鬥

其實,和春與餘萬清的內鬥不過是和春版宮鬥劇的冰山一角。老帥向榮死後,作為空降的江南大營統帥,和春最頭痛的敵人反而不是太平軍,而是自己的新下級們。

話說,太平天國一破江南大營,除了把敵軍趕到丹陽外,還拿下了天京周邊的三座縣城:溧水、句容和高淳。和春沒來以前,江南大營已經轉守為攻,並輕易攻克了高淳。然而,和春擔任統帥後,攻城方面卻陷入了困局。即使和春使出了冷兵器時期的殺手鐧——親自督戰,也沒打下溧水和句容。

咸豐看著著急,忍不住在上諭中詢問,為啥江南大營有了領導還不如沒領導的時候?是不是他們在內鬥啊?

他們當然在內鬥!

和春指揮的是向榮的舊部。這些人自然不想為了新領導賣力衝殺,用自己的鮮血取得戰果,再染紅和春的頂子。如果這麼幹,不是顯得以前的領導無能,再順便否定自己從前的工作嗎?

如此一來,天京城內的長毛上演武俠劇,城外的清妖則上演宮鬥劇,你方唱罷我登場,清軍自然不能借著天京之變的機會趁虛而入了。

天京之變血流成河,清軍為何不趁虛而入,因為他們在宮鬥

當載著盧應翔孤舟的帆影漸漸消失在天際。宮鬥劇的失敗者餘萬清黯然神傷。不過,形勢不能讓他再傷感下去,因為一個更大的陰影正懸在餘萬清的頭頂。

咸豐皇帝想要在鎮江易帥,換掉餘萬清。

原來,看到和春的奏報,咸豐用第六感察覺出小報告之後另有文章。然而,心早已偏到胳肢窩的皇帝根本沒往和春嫉賢妒能的方面想。他武斷的認為,肯定是餘萬清工作能力實在平庸,尸位素餐。所以代表正義的和春看不過眼,才借題發揮,因此,以盧應翔之事參劾。既然如此,皇帝給當時的兩江總督怡良發了一道上諭,讓他調查一下餘萬清是否在其位濫竽充數,如果是,他打算徹底換掉餘萬清,讓他回老家金華養老去。

餘萬清做夢都想回金華,但他絕不想以這種方式離開。一個臣子被撤職回家,那和妃子被打入冷宮有什麼兩樣?餘萬清打算啟動宮鬥模式,不為爭寵,只為保全自己。說實話,如果把餘萬清與和春都扔進宮鬥劇中,和春活不到五集,而餘萬清完全能活到大結局。什麼?你問曾國藩?他絕對是宮鬥劇的主角,能在大結局那集當上太后的。

不過,怎麼保全自身呢?餘萬清想起了自己壓箱底的本事,關係學。別忘了,餘萬清能在道光年間的官場如魚得水,靠的就是這項本領。如今,他要施展這項絕學了。那麼,他怎麼施展呢?請看後續文章。

本文的最後,放兩個彩蛋:

天京之變血流成河,清軍為何不趁虛而入,因為他們在宮鬥

一、盧應翔的結局

1857年,盧應翔在早春的料峭中接到聖旨,和23年前一樣,他的仕途再一次被來自九重的神秘力量碾為齏粉。不過,如今的他已經52歲,再不是那個20多歲的青年。盧應翔心灰意冷,回首前塵,真如一場大夢。如今,他已徹底夢醒,自此斷了逐鹿官場的痴念。

盧應翔回到了老家東莞,想到自己為何會落到今天這個地步,根源就是當年的那場冤案。他決定為天下受冤屈之人做些什麼。思前想後,盧應翔還是走了技術路線,他寫了一本書,那就是《恤刑解冤錄》。

光緒十年,歷經5個皇帝,80歲的老人盧應翔在家鄉病逝。死前兒孫繞膝,受到鄉鄰的尊重。

二、和春也在用劣員

和春以任用劣員的罪名參劾了餘萬清,但在當時,他也在任用著另一個劣員。此人就是副將王浚。

和春擔任江南大營統帥後不久,就接到了一份上諭。在上諭中,咸豐告訴和春,有一個叫做王浚的人貪汙成性,讓和春嚴防此人。

和春當然沒有聽,而是很快把王浚收為了親信。有了靠山,王浚開始瘋狂的貪汙起了軍餉。話說,在所有的清軍中,江南大營應該是最不缺錢的。因為它存在的目的是阻擋太平軍進攻蘇杭。因此,以蘇杭為中心,清帝國最富庶之地都在源源不斷向這座大營輸血。然而,在王浚的貪汙下,江南大營將士的工資常年拖欠,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時,軍情萬分緊急,江南大營的清軍趁機討要軍餉,和春依舊袒護王浚,局面變得不可收拾,江南大營的大潰敗開始了。

最後,和春在滸墅關自殺,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