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全面布局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路长制”

四川新闻网巴中11月2日讯(王俞茹)2018年10月,在“秋风”专项行动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巴中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路长制现场会在通江县召开,标志着该市力推的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机制改革创新的“路长制”全面布局。据悉,该机制是继去年省道安办在全省推广该领域巴中“平昌”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巴中作为山区和深丘的特殊区域,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对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的又一创新做法。推出农村道路交通管理“路长制”,既是该市对农村道路交通管理“交管办”经验的总结深化,将从根本上解决 “交管办”建立后,农村道路交通依然无人管、责任不落实等问题。通过层层实行“路长制”,为农村道路明确“路长”和落实“路管员”,责任到人,严责定责,严明职责,严明奖惩,构建了全域覆盖的农村道路交通管理责任化机制,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持续向好发展奠定了根本保障。

党政统筹,推出“路长制”。今年以来,该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道路交通管理“路长制”机制创新,积极组织各职能部门召开“路长制”创建工作动员部署会,就“路长制”创建工作相关事宜进行安排部署。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路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县“路长制”工作。县政府办多次组织召开“路长制”推进会、协调会、专题讨论会,专题研究“路长制”创建工作。同时,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路长制”创建期间,省厅交警局领导,副市长、公安局长荣全,县委书记孙辉,县长王军,市局常务副局长罗凤林,市交警支队支队长陈杰,副县长、公安局长黄欢等各级领导多次实地调研指导“路长制”创建工作,为“路长制”创建提出指导性意见,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路长制”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了“路长制”创建工作高效稳步推进。

部门联动,布局“路长制”。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和协调联动机制。明确职责体系。为明确各部门职能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该县建立了完善的部门职责体系,下发了工作任务清单,并召开协调会,层层压实工作责任,督促相关单位自觉履行职责,紧紧围绕“路长制”创建工作事项,各尽其职,努力完善“路长制”点位打造。强化部门责任。落实交运、公安、林业、农业等相关部门的职能职责,负责道路的基础建设、安全监管、绿化美化、产业发展等工作。实行“三不”原则,即路长工作不代替部门行政执法、不代替部门“三定”职能、不代替道路交通管理属地责任,确保部门与路长之间各尽其责、配合有力,充分发挥好联动效果。

交警担当,创新“路长制”。借鉴经验。“路长制”创建工作在全市首开先河,缺乏工作经验,为确保创建工作稳步推进,通江县政府办、县公安局和交警部门远赴外地考察学习“路长制”创建先进经验。成立专班。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抽调业务骨干,组成“路长制”创建工作专班,赴杨柏镇进行“路长制”进行试点打造,全体人采取员驻点打造,常常加班加点,全力完善“路长制”示范点软件台账。创新平台。自主研发了集填写巡查日志、问题上报、有奖举报、安全劝导、巡逻检查、宣传教育、事故处理、便民服务、会议记录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通江县“路长”工作平台,方便快捷,极大促进了“路长制”工作。

亮责明牌,压实“路长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和宣传手段,切实提升广大干部群众对“路长制”创建工作的认识。同时,在相关主流媒体公告“总路长、路长、路段长、巡查员”名单,在主要公路显眼位置设立路长、路段长、巡查员公示牌,明确路长、路段长、巡查员职责公路概况、管理保护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大力开展“路长制”宣传,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道路交通管理,增强全社会对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完善机制,保障“路长制”。抓实制度和资金保障。出台了《通江县路长制工作运行规则》,涵盖日常巡查、上报、处置、反馈等各个环节;设置路长专项资金200万元,用于解决巡查员电话费和巡查补助,每名巡查员每月200元补助,纳入工作考核;出台了《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办法》,设置奖励基金100万元,发动巡查员、群众对涉路问题进行举报,对举报的问题按严重程度给予2元至200元奖励,确保巡查工作有人干、乐意干。抓实责任和落实保障。为确保路长制发挥作用,建立了目标考核框架体系,由县委、县政府牵头,将“路长制”工作纳入全县各相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的目标绩效考核,细化职责,明确任务,量化指标。由县目督办负责抓问责问效,由“路长制”办公室抓督察督办,采取季度考核、日常抽查等方式,严格考核各相关单位落实“路长制”情况,确保路长制工作不偏不倚、长效推进。

目前,该市在以通江县杨柏镇、诺水河镇试点打造经验为基础,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向所有国、省、县、乡、村道路和产业路设置路长,形成制度化、精细化、常态化的道路路长制管理机制,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完善、隐患排查治理、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引导等工作,使全市道路网络更加畅通便捷,功能更加科学合理,设施更加全面到位,形象更加干净美观;道路交通秩序明显好转,违法违规行为有效制止,道路交通事故明显下降;广大干部群众对路长制工作的知晓度、爱路护路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得到明显提高,形成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的道路管理工作格局,全面实现辖区内道路安全畅通、有序便捷、干净美观、兴业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