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联合国”农庄免费打广告,带来10国游客,怎么做到的?

对于已运营的农庄来说,前期不求人气爆棚,但也很难接受与联想门罗可雀的现实。建好的农庄没人知道你,是不是好尴尬?

在北京通州有一家以“番茄”为主题的农庄,自己不宣传也有大量的客户替它来宣传,并且还要付费。提到国内优秀的休闲农庄,番茄联合国经常被作为优秀的范例,在各大平台进行自发宣传。虽不至于天天上头条,可一年中每个月媒体上都少了不了它的身影,似乎它的形象已被潜移默化烙在客户脑海。

“番茄联合国”农庄免费打广告,带来10国游客,怎么做到的?

“番茄联合国”农庄免费打广告,带来10国游客,怎么做到的?

这桩坐收渔翁之利的好事儿是如何做成的?

以“番茄”为主题强化记忆

园区创建于2006年,总占地面积1000多亩,一年四季均有蔬果可供采摘,有小西瓜、甜瓜、牛奶草莓等有机蔬菜瓜果。进园区没有大门票,没有大型活动时,园区内有免费停车场。这里有番茄树景观棚、番茄菜馆、番茄生态餐厅、番茄博物馆、番茄创意集市、番茄赛车场等。

每个人对番茄都很熟悉,好吃又好看,生活中看到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番茄也有好几种。

如何用“番茄”为来强化客户记忆?

第一步,可看。这里会聚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160多个特色番茄品种,有21种颜色。蕃茄联合国,仅番茄作为一个蔬果出场,就能引起了大家的好奇与兴趣。“黑珍珠”、“绿宝石”、“千禧”、“维纳斯”、“红香蕉”等均受到大家的喜爱,色彩丰富,有红、橙、黄、粉等各色花纹,年轻人和孩子们都特别喜欢来采摘这些好看又特别的“小西红柿”。

第二步,可吃。开发番茄美食,如番茄牛仔骨、番茄水果沙拉、番茄牛腩锅等等,如果你愿意,在这里可以享用一桌番茄宴!

“番茄联合国”农庄免费打广告,带来10国游客,怎么做到的?

第三步,可玩。不定期举办蔬果创作、蔬菜花束包装等有趣活动。“番茄”在大家心中已经是一个记忆符号,拿这个符号来做文章,聚焦于这个主题,形成一大亮点,利于口碑相传,也能够更深入客户的心智。

园区多种功能可“借力使力”

当园区的场地可承接多种多样的活动时,宣传途径与渠道就会更多样化,覆盖的群体也更广泛。

番茄联合国建有番茄学院和番茄俱乐部,各类会议与活动的主办方无形中成了番茄联合国的推广者。

如:哈林秀王国际英语篮球训练营,定在番茄俱乐部篮球馆举行,面向青少年,一年中推广长达四个月。

“番茄联合国”农庄免费打广告,带来10国游客,怎么做到的?

△国际英语篮球训练营

园区功能建设可承载多种活动同时举行,在如今新媒体时代其实是借各类会议与活动间接宣传自己,让园区内容呈现得更加饱满。

举办番茄文化节 给媒体供料

以番茄为概念,与当地政府合作,举办番茄文化节。北京唯一一个以蔬菜命名的文化节,至今已经举办八届啦,引入国外番茄大战的互动体验活动,参与人数多,参与热情高,话题感强,容易成功吸引各大媒体关注和报道。

“番茄联合国”农庄免费打广告,带来10国游客,怎么做到的?

△第六届北京番茄文化艺术节

立足主题,来做文化。是占据了围绕番茄举办一系列的活动的至高点,也占据了番茄衍生经济的相关资源。

因此,北京每年的番茄文化节都是在这里举办,主打番茄联合国的品牌,用文化为活动做了一个延续。

这样让媒体去展开联想,争先报道,短时间之内,可以乘百倍的曝光农庄,提升农庄品牌内涵,也为下一年的活动举办埋下种子。

用先进技术吸引国外关注者

在专业领域内,番茄联合国是“智慧农场”的示范基地。通过一台电脑就能了解大棚里的各种状况,施肥怎样保持精确度,温湿度、光照如何按需供给,通过物联网系统—“农场云”,这些问题就都解决了。

“番茄联合国”农庄免费打广告,带来10国游客,怎么做到的?

番茄联合国是北京市农委、北京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开展的“221物联网监控平台”应用试点之一。

目前番茄联合国的所有温室都实现了计算机全程监控,要想了解某个棚的即时状况,鼠标一点,空气、温度、土壤等指标一目了然。

这些先进应用受到了国外同行的关注与追随,先后有法国、阿根延、东盟十国等多个国家农业部代表团对园区的考察访问。这是用技术征服了国外游客,获得了国外农业专媒的关注!

总结:在当前各行各业都有新媒体参与的生态里,更需要的是做好自己,做好开放合作的接口。你越开放,你的合作者越多,产生的内容越丰富,你企业(农庄)的这个平台就越无边界,跨界融合的机会则更多,你不宣传,合作者自会替你宣传。平台越大,竞争力越强,你所需要面对的竞争就越小!

公众号:最农公社,最农控股董事长蓝翔以天下健康为己任,从事有良心、有道德和坚持的新农业事业。以互联网+农业+金融+小镇的方式,以大旅游、大健康、大农业、大数据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整合农业产业链的资源,打造中国农业第一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