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目标管理利器,向管理要结果


偶然的一个机会,从人资读书会中听到保罗.尼文和本.拉莫尔特的《OKR:源于英特尔和谷歌的目标管理利器》,被OKR这个词深深吸引住,我们常常听到更多的是KPI,OKR又是什么呢?带着疑问听完了整本书,又翻阅了很多资料,终于对OKR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也希望将这个目标管理利器分享给大家。

一、 OKR的定义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是一套明确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

Paul R. Niven和Ben Lamorte给出的另外一个定义:

OKR是一套严密的思考框架和持续的纪律要求,旨在确保员工紧密协作,把精力聚焦在能促进组织成长的、可衡量的贡献上。

OKR:目标管理利器,向管理要结果

二、 我们为什么需要OKR?

作者指出,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OKR是简单、敏捷、抓住关键、公开透明、促进沟通和前瞻性思考的绩效管理工具。

OKR会迫使我们将模糊的地方具体化,不断把目标中的定义转化为清晰的、可实现的结果。

三、 与KPI的区别

1、 理解不同:OKR考核:"我要做的事",KPI考核:"要我做的事",二者都强调有目标,同时也需要有执行力。OKR的思路是先制定目标,然后明确目标的结果,再对结果进行量化,最后考核完成情况。KPI 的思路也是先确定组织目标,然后对组织目标进行分解直到个人目标,然后对个人目标进行量化。

2、 激励作用不同:KPI是外在驱动,而OKR属于自我驱动。KPI除了向员工拆分工作指标,还事先规定好你要怎么去完成,并且把完成度跟你的薪水、奖金挂钩。OKR与绩效考核分离,不直接与薪酬、晋升关联,强调KR(关键结果)的量化而非O(目标)的量化,并且 KR(关键结果)必须服从 O(目标),可以将KR(关键结果)看做达成O(目标)的一系列手段。

3、 指导性不同:OKR 主要强调的是对于项目的推进,而 KPI主要强调的是对人事的高效组织,前者要求的是如何更有效率的完成一个有野心的项目,而后者则强调的是如何保质保量的完成预定目标。

四、 有效的OKR要满足SMART原则:

1. Specific:明确性,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比如:我想让我的车辆更好,目标不明确,更好的定义是什么?

2. Measurable:可衡量,关键结果必须是可衡量的,应该有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衡量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可用于衡量的方法有:基线法、里程碑法、正向度量法、负向度量法等,如为所有的老员工安排进一步的管理培训"。进一步是一个既不明确也不容易衡量的概念,到底指什么?是不是只要安排了这个培训,不管谁讲,也不管效果好坏都叫"进一步"?

3. Attainable:可实现,

目标是要能够被执行人所接受的。OKR鼓励在设定目标时具有一定的野心,有一些挑战的,有些让你不舒服的

4. Relevant:相关性,公司级目标要跟公司的战略对齐,部门级目标要跟公司目标对齐,个人目标要跟部门目标对齐,这样才能确保全员目标聚焦。,目标必须是在管理者与员工直接充分沟通后的共识。没有达成共识的目标不能算作目标,目标的设定以达成共识为终点。

5. Time-bound:时限性,目标是有时间限制,拟定出完成目标项目的时间要求,定期检查项目的完成进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展的变化情况,在OKR实施中,时限性体现在周期的设定上。通过月度会议Review ,时时跟进OKR: 在月度会议上需要确定如何去达到目标,是一个帮助达到目标的过程。通过季度会议Review ,及时调整OKR:互联网的变化非常快,每季度有一个OKR 的 review,调整的原则是目标(Objectives)不变,只允许调整关键成果(Key Results)。

OKR:目标管理利器,向管理要结果

五、 OKR的制定流程

关于OKR的制定流程,作者提出了一个CRAFT框架

1、 创建(Create): 召集个别资深人员组成一个小组先提出基本框架、草案,以小团队运作的方式,为1-3个目标起草4个以内的具有挑战的关键结果

2、 精炼(Refine): 组织大团队在草案基础上提炼,通过评审会的方式对OKR进行进一步完善与精炼

3、 对齐(Align):对齐要在横向部门之间,讨论大家如何协同一致完成OKR,这是一个打破部门边界,共同确立协同目标的手段。

4、 定稿(Finalize): 由上级来定稿;

5、 发布(Transmit): 全员发布、全员公示,对所有人透明公开,让全员知道在本周期内我们应该聚焦的目标是什么。

OKR:目标管理利器,向管理要结果

六、 OKR的执行注意事项

1、确定落地方案。OKR只是确定了目标,而不设路径,这是为了不限制我们的实现方法,也避免了设定的路径根本不通向目标。因此,我们必须在OKR确定后,制定详细的落地方案,也就是具体的作战计划。空盯着目标是没用的,只有具体的任务才有利于执行。

2、定期检查。遵循PDCA的原则,定期检查让我们能及时发现问题,调整一些错误。建议每周每月做常规检查,每个负责人分别做汇报,包括以下内容“目标,进度,遇到的问题,问题的原因,需要的支持,下一步计划”。

3、必要时调整。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设定的OKR有明显问题,比如有的KR只是锦上添花的,有的KR制定的过高或过低,有的负责人明显的不够负责,那么果断的做出调整。当然,OKR在整体上必须保持稳定。

4、优先OKR。在执行时,经常会遇到常规业务与OKR的资源冲突,这时要优先OKR。

OKR:目标管理利器,向管理要结果

七、OKR案例:

Objective: 衡量并提高工程师对销售的支持力度。

KR1: 记录工程师对可带来10万美元以上年收入的潜在客户提供的全部销售支持。

(评分标准:1分=全部记录; 0.7分=有一个销售支持没有被记录;0.5=有两个销售支持没有被记录;0.3=只记录了一个销售支持)

KR2:在第二季度末之前,获取技术合格率指标的基线。

(评分标准:1=获得基线指标。0 = 没有获得基线指标)

KR3: 第二季度末,对每个大区60%的客户经理完成产品X销售技术的培训和认证。

(评分标准:1=60%以上的客户经理完成培训; 0.7=50-59%;0.3= 3个及3个以上以上的客户经理完成培训)

来源:北森生态伙伴Ben Lamorte

OKR:目标管理利器,向管理要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