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

今天,是农历八月初一,传统的“乞丐节”。

相传八仙中的铁拐李常常打扮成乞丐的模样,到民间察访,了解民间疾苦,为百姓排忧解难。有一年的八月初一,他来到了寿宁,他蓬头垢面,脚下流脓,看上去异常悲苦。寿宁人民热情地招待了他,并捐钱给他治病。铁拐李深受感动,决心要报效这里的好心人。于是他在村头垒灶搭锅,把村民们施舍给他的百家米煮成饭,分发给众人。凡是得到他施饭的人都能过上平安祥和的生活。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西浦首届八仙饭节

.....................................................

每到农历八月初一,人们就在野外亭边、桥头道旁或三岔路口,垒石三块,筑灶安锅,拾来柴火,把许多人家施舍得来的米菜之类食品放入锅中炊煮,这样做成的饭菜叫做“八仙饭”或“百家饭”,俗称“乞丐饭”。大家分着吃,或站着、或蹲着、或坐地上;不用桌子,无酒无肉,随便自由。

.....................................................

.....................................................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 ■■■■

.....................................................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

客家人叫要饭的不叫“乞丐”,而是叫“人客”。这样的叫法是一种尊称。也就是说客家人对过往的遇难者都非常尊重他们。如果有人在门口要饭时,老人们都会说:人客,你等下子,我装碗饭(或者粥)给你。只要家里还有剩饭。一般都会给他们吃的。为什么客家人会这样热情的对待一个无家可归的落难者这么客气呢?我想这可能就跟客家人自身的生活有关。客家人本身就是四海为家到处谋生。这样也就难免要别人的一些帮助。家里有孩子出门的老人看到这些落难者就会想到自己的儿子或丈夫在外时的情景。自然心生善意。久之也就形成对别人热情相助的习俗。

.....................................................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

于是,这个风俗就渐渐流传了下来。在八月初一这天,很多人在天底下搭起炉灶,施舍米饭,求得大家平安健康。在八月初一这天,很多人在室外搭起炉灶、施舍米饭,祈福平安健康;千百年来,该习俗深得寿宁老百姓喜爱。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寿宁人,今天你吃乞丐饭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