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架空小說:2:"爹,我有一計,說不定能解燃眉之急"

古風架空小說:2:

商議

"將軍,林副將、郭副將、段參軍求見。"鎮北將軍府書房,元大將軍正看著父親的畫像出神,便有下人來報。

畫像上的人一身常服,四五十歲的年紀,留著山羊鬍,手持一本書卷,端坐在太師椅上,眯著眼,嘴角彷彿還掛著一絲笑,說不出的儒雅。元將軍十分的不明白,自己的父親戎馬了半生,為什麼給子孫留下的是這幅畫,不像一個將士。

"帶人去偏廳,備茶。"元將軍回過神,如此吩咐。

"是。"下人退出去了。他嘆一口氣,整了整領口、袖口,走出了書房。早春三月的陽光,溫柔而膽怯。

"將軍怎麼樣,聖上可同意出兵?"元將軍剛一踏入偏廳,來客就圍了上來。本來這三人就無心喝茶,更有郭副將在偏廳裡來回打轉,此刻迫不及待的人正是他。

"將軍,聖上怎麼說。"林副將和段參軍也站起來,忍不住想要知道結果。

元將軍看著這些出生入死,誓死保衛國家的忠臣良將,愣怔著搖了搖頭,慢步走到主位邊坐下。

"什麼意思,難道聖上還不知道如今西北是怎麼個情況嗎?"還是郭副將性子急的趕忙問話。

"聖上收到的奏章跟我們的千差萬別。"元大將軍閉著眼睛,無可奈何地回答。

"這是什麼意思?"

元將軍看了看眼前的三人,一手輕釦著茶杯蓋子,茶香和熱氣四散開來。瞥了眼,茶杯中浮沉的茶葉。元將軍將事情的來龍去脈毫不保留的告訴了三人。

古風架空小說:2:

"這個老匹夫,我去找他說理。"聽了事情的經過,郭副將簡直是怒髮衝冠,西北戰事疊起,北戎也蠢蠢欲動,說不定這次西涼犯邊就是北戎的手筆,上萬的百姓、將士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這個趙丞相竟然只會顛倒黑白、指鹿為馬,這不是給那些蠻夷可趁之機了嗎。

"我說,老郭,你冷靜點兒。先聽聽將軍怎麼說。"一直不說話的林副將趕緊攔住。

"怎麼冷靜,西北都快頂不住了,那個什麼丞相就會耍小人心機。郭大哥,走我跟你去,先把人揍一頓再說。"段參軍也是十分氣憤。他就想不明白,那些什麼文人,腦袋裡裝的都是屎嗎?

林副將攔不住二人,眼看就要掙出門去了,元大將軍將茶杯使勁一扣,大喝一聲:"你們給我站住。"這三人便沒了動作,齊齊看向主位。

"那,將軍您說怎麼辦,總不能就這樣扔下西北不管吧。"郭副將依然是不服氣。

"西北是我東煜國土,自然不能落入那些宵小之輩。只是如今聖上的戰報和我們的出入極大。我們一定要查清楚是誰調換了奏章,如此才能說服聖上出兵,就連趙丞相也沒辦法阻攔。"元將軍如此說道。

"怎麼查,三司六部,哪裡有咱們武將的位置。等查出來,黃花菜也得涼了。"段參軍一臉痛心疾首。

"確實是。"林副將附和道,"只是如果不拿出西北戰事吃緊的證據來,咱們就不能出兵。若是私自出兵又是死罪。確實難上加難。"

"過兩天說不定還會有戰報來,咱們就死死盯著,誰要是敢偷換,老子削了他的腦袋。"郭副將一如既往的暴力。

"下一次的戰報,我們自然是要萬分小心,只是戰報能換一次,就能換第二次。朝堂裡、皇宮中,可都是他們的人。"元將軍也無可奈何。

說道這,幾人均是沉默了。

"爹,我有一計,說不定能解燃眉之急。"一直在外面偷聽的元家小少爺,忍不住在門口說了這麼一句。

"小毛孩子,你懂什麼。還不回去。"軍中之事向來是大事哪裡輪到一個孩子插嘴,遂瞪著眼睛怒斥。

"反正你們也沒有辦法,聽聽我的怎麼了,說不定有用呢。"元小少爺不服氣,就是不走。

"你還不走。"元將軍怒斥。

"將軍勿怒,將軍勿怒。"林副將趕緊攔住將軍怒火,去門口將小少爺拉了進來,"說不定小少爺真有什麼妙策呢。"

"是呢。小少爺你說,你說。"郭副將一把將小少爺按在座位上,一臉求教。

"哼。"本來還有話說的小少爺,這會有偏偏不說了,只瞥了一眼自家老爹,就將頭歪向了一邊,一臉傲嬌。

古風架空小說:2:

"將軍,這......"三人有些無奈,看向將軍。

元將軍一看沒有辦法,只得妥協:"有什麼話,還不快說。"

等的就是這一句話,元小少爺立馬興致高昂起來,說道:"所謂山不動我動。既然趙丞相阻撓出兵,那就不出兵了。"

幾個副將都聽不懂小少爺的話關子,急問:"不出兵西北怎麼辦?"

"是呀。不出兵的話,不正如了趙丞相的意。"

"笨啊。不出兵可以出將啊。"小少爺更加得意了,看來他們都不如自己聰明。

"光有將沒有兵,那還不一樣是輸。"

"將軍這?"

元大將軍聽了兒子的話,倒是若有所思:"西北向來不穩,駐軍也不在少數,光守疆大軍就有1萬兵馬。這一次之所以損失慘重,不過是西涼乘人之危,再加上有北戎暗中操作,才會使軍隊群龍無首,城池失落。"

"確實如此。"林副將向來一點就通,"所以我們只要有人能夠統領大軍,部署作戰,守疆大軍加上常駐兵馬也就能多抵擋一陣了。這樣就為朝廷派軍贏取了時間。"

"哎呀,還真是。臭小子就是聰明啊。這樣將軍讓我去吧,我一定把那些蠻夷打的親爹都不認識。"郭副將向來沉不住氣。

"但是師出得有名啊。"段參軍一句中的。

幾個人都沉默了,須臾,幾人均相視一笑,異口同聲:"太后。"說完大家哈哈大笑,尤以郭副將的嗓門最高。元小少爺一臉得意,元大將軍一臉思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