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请给学生一把“梳子”

数学学科知识系统性强,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盘根错节,如果老师上课不适时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梳理,学生很可能因为理不清知识结构之间的千丝万缕而“心有千千结”。

一、新授课, 请梳理好知识“生长点”与“延伸点”之间的关系: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为什么要学这个?

如我们在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一节是为了我们今后可以把商直接用分数来表示,也是今后把分数化成小数的依据;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为了今后能把一个分数进行化简,或是把几个分数进行通分,而通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分数单位,为今后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做准备;分数教学中的“单位1”,更是为了后面的工程问题,百分数应用题做铺垫;而为什么要“认识倒数”,则是为了把分数除法统一成分数乘法进行计算…这样学生就容易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启动内驱力。

数学课,请给学生一把“梳子”

二、练习课,请梳理好“基础题”与“变式题”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怎样学这个?

数学课,请给学生一把“梳子”

老师通过对基础题型做些细微的“手脚”,让学生知道:哦,数学真奇妙!

三,巩固课,请梳理好“学”和“用”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阅读审题能力,活学活用。还是以乘法运算定律为例:

1、所学知识的应用,一定要提醒学生谨小慎微,“对号入座”;

如:7/8×9/11×7/8×11/9 PK 7/8×9/11+7/8×2/9 ,这两种形似的题型其实考查的知识点不一样,而我们的学生经常被混淆,生搬硬套,一律都按照乘法分配律去做。教师提醒:在做题前,一定要细心审题,分清是“乘积”关系还是“积和”关系;

2、运用运算定律就一定能使计算简便吗?答案是否定的:教科书上有一句原话:“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如:

(3/4+4/5)x7 PK (3/4+4/5)x20 ,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只有当整数是括号内两个分数分母的倍数时才可以用分配律展开,教师提醒学生:动笔前一定要细观察、勤思考,否则滥用运算定律会“吃力不讨好”。

四、

复习课,请梳理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转化能力和迁移能力。

如:复习“比”,通过“除法,分数,比”之间的类比,迅速打通三者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比的基本性质,真正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复习图形的面积,可以按照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逐层展开,渗透转换思想:人们总是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发现新知识。让学生知道:通过切割、平移、拼接,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都转化成了长方形面积进行计算。

和其他学科相比,数学教学或许因为太理性而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或许有待提高。给孩子们一把“梳子”,经常梳理知识结构,可以起到“舒筋活络”的作用。当然,这需要老师全心研读教材,把握教材。只有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的教学,以学定教,我们的课堂一定高效。

数学课,请给学生一把“梳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