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巩义康百万庄园:经商不忘修身,修身不忘齐家!

【游记】巩义康百万庄园:经商不忘修身,修身不忘齐家!

01.

震撼

虽然不止一次见过照片,当真得来到了康百万庄园,建筑全貌映入眼帘,我还是被它的气势所震撼。

整个庄园依附在邙岭半山腰,由近而远望去,院子、房屋群随地势高低错落,参差有序。而且尽管历经明、清、民国三个时期,这处占地广大的古建群保存较好,仍气派非常。

02.

讲解员告诉我们,康百万庄园地势居高临下、防卫森然,构造更接近封建堡垒,不同于其他晋商大院、徽商戏楼。身处其中,我们确如闯入了壁垒重重的军事城堡,高耸的院墙、众多的护院人,组成里外三条周密的防线。而何处藏宝、何处逃生,挖掘出的遗迹让今人叹为观止。

防卫于外,隽秀于内。一条长长的斜坡,穿过拱顶,便从庄园栈房区通往了住宅区。细看康百万庄园的建筑细节,这处“中原古建典范”果真名不虚传,砖雕、木雕、石雕尤为精致。如果要来,门枕石、贞节牌坊、顶子床一定不能错过,构图、雕刻都十分精湛。住宅区三院的一对门枕石,青石三层雕,是国家一级文物。而康家最精美的一张顶子床,用材是珍贵的金丝楠木,十位能工巧匠历时5年而成,看到的人无不赞不绝口,都说由此可见康家富裕的程度。

这座庞大庄园的主人,的确相当富有。清末民初,民谣传唱,“河南康百万,江南沈万三,山东阮子兰”,三人并称当时的“活财神”。连“康百万”这个名字,也出自慈禧太后金口。当年慈禧太后携光绪黄帝避祸八国联军,后回京路过巩义。国难当头之际,康家慷慨捐献两百万两银子,慈禧太后便说了一句,“不知此地还有百万富翁。”自此康家世代被称“康百万”。

【游记】巩义康百万庄园:经商不忘修身,修身不忘齐家!

03.

留余

祖辈富甲一方,康百万庄园的镇园之宝、康家的传家之宝,却并非价值连城的宝物,乃是一块“留余”匾。现在虽已是“中华名匾”,当时对康家人而言,它更多的只有精神意义。匾额仍挂于堂上,篆书“留余”二字。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中国哲学主张,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留余”的深意,大抵如此。

而作为大富之家,康家祖先主张,与其留下一笔物质财富,不如传下良好的家风家训,让子孙学会为人处世之道,才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这种大智慧,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游记】巩义康百万庄园:经商不忘修身,修身不忘齐家!

庄园中各处还有诸多楹联、陈设,与“留余”的内涵一脉相承。比如,有一副楹联,“处世无他莫若为善,传家圣道还是读书。”用今天的话来讲,这便是有文化、重善义的商人风范。由此门进入院内,有一方石案,据说是康家中秋赏月的地方。石案没有任何装饰,质朴十分。惟刻有石案铭,文字在石案底。“顽然一块石,谁道有精神。岂知经镂刻,还能见天真。刮去垢兮磨其光,棱角铮铮类珪璋……”每年中秋之夜,月华满地,夜如白昼。在案底放一盆清水,文字映于水中,康家子孙便低头弯腰借光而读。康家长辈便是以这种方式,世代训诫家中子弟,“玉不琢不成器”“天道酬勤”。

【游记】巩义康百万庄园:经商不忘修身,修身不忘齐家!

头一回见到如此有“创意”的教诲方式,大家都啧啧称赞。讲解员说,康家此举还另有一层含义,即“要康家子孙牢记,为人处世须时时低头弯腰,谦卑礼让。”听完心里一颤,没想到如此荣贵,竟是个富而好礼之家。

04.

很多人为领略康家创造的财富神话而来,但今日一游,让人更折服的,想必是豫商精神——经商不忘修身,修身不忘齐家。其实,康百万庄园的家风家教,不仅传给了河洛康家子孙,更是在警示今天每一位来到庄园的人,使他们都能获得一笔无价财富。

评价:

游完康百万庄园,感觉这儿就像一所综合性大学,它有商学院,游人可以学习康家经商致富经;它有管理学院,告诫子孙做人做事要留有余地、谦卑礼让;它有文学院,景区内楹联百余副之多,每一副都值得细细琢磨。来了,定不虚行!

end

作者 ✔ 牛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