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鞏義康百萬莊園:經商不忘修身,修身不忘齊家!

【遊記】鞏義康百萬莊園:經商不忘修身,修身不忘齊家!

01.

震撼

雖然不止一次見過照片,當真得來到了康百萬莊園,建築全貌映入眼簾,我還是被它的氣勢所震撼。

整個莊園依附在邙嶺半山腰,由近而遠望去,院子、房屋群隨地勢高低錯落,參差有序。而且儘管歷經明、清、民國三個時期,這處佔地廣大的古建群保存較好,仍氣派非常。

02.

講解員告訴我們,康百萬莊園地勢居高臨下、防衛森然,構造更接近封建堡壘,不同於其他晉商大院、徽商戲樓。身處其中,我們確如闖入了壁壘重重的軍事城堡,高聳的院牆、眾多的護院人,組成裡外三條周密的防線。而何處藏寶、何處逃生,挖掘出的遺蹟讓今人歎為觀止。

防衛於外,雋秀於內。一條長長的斜坡,穿過拱頂,便從莊園棧房區通往了住宅區。細看康百萬莊園的建築細節,這處“中原古建典範”果真名不虛傳,磚雕、木雕、石雕尤為精緻。如果要來,門枕石、貞節牌坊、頂子床一定不能錯過,構圖、雕刻都十分精湛。住宅區三院的一對門枕石,青石三層雕,是國家一級文物。而康家最精美的一張頂子床,用材是珍貴的金絲楠木,十位能工巧匠歷時5年而成,看到的人無不讚不絕口,都說由此可見康家富裕的程度。

這座龐大莊園的主人,的確相當富有。清末民初,民謠傳唱,“河南康百萬,江南沈萬三,山東阮子蘭”,三人並稱當時的“活財神”。連“康百萬”這個名字,也出自慈禧太后金口。當年慈禧太后攜光緒黃帝避禍八國聯軍,後回京路過鞏義。國難當頭之際,康家慷慨捐獻兩百萬兩銀子,慈禧太后便說了一句,“不知此地還有百萬富翁。”自此康家世代被稱“康百萬”。

【遊記】鞏義康百萬莊園:經商不忘修身,修身不忘齊家!

03.

留餘

祖輩富甲一方,康百萬莊園的鎮園之寶、康家的傳家之寶,卻並非價值連城的寶物,乃是一塊“留餘”匾。現在雖已是“中華名匾”,當時對康家人而言,它更多的只有精神意義。匾額仍掛於堂上,篆書“留餘”二字。

“留有餘,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餘,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餘,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餘,不盡之福以還子孫。”中國哲學主張,水滿則溢,月滿則虧。“留餘”的深意,大抵如此。

而作為大富之家,康家祖先主張,與其留下一筆物質財富,不如傳下良好的家風家訓,讓子孫學會為人處世之道,才是真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這種大智慧,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遊記】鞏義康百萬莊園:經商不忘修身,修身不忘齊家!

莊園中各處還有諸多楹聯、陳設,與“留餘”的內涵一脈相承。比如,有一副楹聯,“處世無他莫若為善,傳家聖道還是讀書。”用今天的話來講,這便是有文化、重善義的商人風範。由此門進入院內,有一方石案,據說是康家中秋賞月的地方。石案沒有任何裝飾,質樸十分。惟刻有石案銘,文字在石案底。“頑然一塊石,誰道有精神。豈知經鏤刻,還能見天真。颳去垢兮磨其光,稜角錚錚類珪璋……”每年中秋之夜,月華滿地,夜如白晝。在案底放一盆清水,文字映於水中,康家子孫便低頭彎腰借光而讀。康家長輩便是以這種方式,世代訓誡家中子弟,“玉不琢不成器”“天道酬勤”。

【遊記】鞏義康百萬莊園:經商不忘修身,修身不忘齊家!

頭一回見到如此有“創意”的教誨方式,大家都嘖嘖稱讚。講解員說,康家此舉還另有一層含義,即“要康家子孫牢記,為人處世須時時低頭彎腰,謙卑禮讓。”聽完心裡一顫,沒想到如此榮貴,竟是個富而好禮之家。

04.

很多人為領略康家創造的財富神話而來,但今日一遊,讓人更折服的,想必是豫商精神——經商不忘修身,修身不忘齊家。其實,康百萬莊園的家風家教,不僅傳給了河洛康家子孫,更是在警示今天每一位來到莊園的人,使他們都能獲得一筆無價財富。

評價:

游完康百萬莊園,感覺這兒就像一所綜合性大學,它有商學院,遊人可以學習康家經商致富經;它有管理學院,告誡子孫做人做事要留有餘地、謙卑禮讓;它有文學院,景區內楹聯百餘副之多,每一副都值得細細琢磨。來了,定不虛行!

end

作者 ✔ 牛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