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鹼淖環湖路打通了

“去一趟村委會辦公室,有時還得跨省區。”神木市中雞鎮創業村黨支部書記高志雄興奮地指著家門口剛鋪好的水泥路說:“你看!這下暢通無阻了,再也不用繞彎啦!”

這條路就是10月31日全線貫通的紅鹼淖環湖路。

創業村地處陝蒙邊界紅鹼淖北,由創業和壕賴兩個自然村組成,兩村中間隔著一段長約3公里的水草灘。遇到下雨天,灘裡積水最深處有兩米多,群眾出行非常不便。一邊的村民要去對面的村委會或鎮政府,經常要繞道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札薩克鎮,得多走三四十公里。在上世紀70年代,兩個原本是“一家人”的自然村不得已各自獨立成村,直到2015年才再次合併。

為什麼不修條路呢?原來,紅鹼淖邊緣這塊水草灘區是陝蒙邊界的爭議區,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爭議不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鹼淖是我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也是瀕危物種遺鷗等珍稀鳥類的重要棲息地,自然景觀獨特,旅遊開發價值大。加之周邊煤炭資源豐富,雙方爭執不下,互相砍樹、毀莊稼乃至打架、鬥毆等事件接連發生,嚴重時驚動到縣(旗)、市政府直至省(自治區)、國務院。

2002年,神木市修建紅鹼淖環湖路途經這片區域時,遭到伊金霍洛旗札薩克鎮刀勞窯則村群眾的阻攔,這一擱就是16年。其間,雙方在邊界拉上鐵絲網,後又因種草栽樹、爭搶遊客和水面歸屬等問題發生過多次對峙和衝突。

2014年,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創業村群眾出行不便問題再次提上中雞鎮的議事日程。新任鎮黨委書記白永清上中學時就知道“六尺巷”的故事,他一邊以此為例教育幹部群眾,一邊主動上門與伊金霍洛旗政府有關部門及札薩克鎮商討修路事宜。經多次座談協商,雙方同意“擱置爭議、方便群眾”,引入在兩地都有業務往來的第三方即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出資在爭議區修路。幾經溝通協調,中國石化下屬一家建築公司於今年4月進駐創業村。到10月31日,一條寬4.5米、長6.6公里的水泥路終於將紅鹼淖環湖路全線連接起來。

84歲的郭銀花是札薩克鎮烏蘭陶勒蓋村人,記者採訪時她正在環湖路邊兒子開的鮮魚飯館外曬太陽。老人聽聞過陝蒙雙方的爭爭吵吵,又眼看著水泥路一天天修好。她高興地說:“路通了,來飯館吃飯的人就多了,掙的錢自然也就多了,這是大好事。”

“陝蒙邊界問題由來已久,但只要我們擱置爭議,首先把事關群眾直接利益的交通問題解決好,就能讓兩地群眾友好往來、共同發展。”白永清感慨地說。來源:榆林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