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唤起每一个人对生灵极地的尊重 摄影师顾莹专访

(注:本文系佳友在线原创文章,图文由摄影师顾莹提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我喜欢冒险,喜欢挑战自我。摄影之前,主要从事极限运动,因为受伤暂停了飞行,于是对天空与飞翔的情感寄托在了鸟类摄影中,并开始了野生动物摄影。”这是顾莹老师与鸟类摄影的最初的缘分,也是她坚持拍摄这项题材的原因所在。

只为唤起每一个人对生灵极地的尊重 摄影师顾莹专访

本期专访摄影师:顾莹,野生生物摄影师,青海可可西里申遗特邀摄影师。前中国滑翔伞国家队队员,四次全国滑翔伞女子冠军,第一位创造中国女子滑翔伞点对点直线越野百公里纪录者。从鸟类摄影开始拍摄世界野生生物,足迹踏遍全球七大洲。获得2016中华文化人物,2016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最高奖优秀摄影师评审委员会大奖,2017世界最佳自然摄影大赛(Windland Smith Rice)年度大奖。

动物很美但生存更艰难 需要更多的关注它们的全面生存状态

在接触生态摄影之前,顾莹主要从事极限运动,由于父母都是空军,受家庭影响,她对蓝天、飞行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向往。在第一次接触到滑翔伞后,就觉得这是今生一定要做的一件事情,从此便狂热地飞行了6年。

只为唤起每一个人对生灵极地的尊重 摄影师顾莹专访

滑翔伞飞行员都称自己为“鸟人”,而因滑翔伞事故停飞的顾莹,则将像鸟儿一样在天空自由飞翔的情感寄托在鸟类摄影中。自从第一次使用相机定格了鸟儿飞翔的瞬间,她的翱翔之心便再一次释放,开始痴迷鸟类摄影,成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鸟人”。

只为唤起每一个人对生灵极地的尊重 摄影师顾莹专访

打斗中的雄性藏羚羊 (佳能相机拍摄)

以前,顾莹只是摄影器材“发烧友”,买了不少相机器材。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拍摄了飞行中的鸟,后来在深圳拍到了濒危的黑脸琵鹭起飞,那一瞬间飞翔的情感一下子被释放了,于是开始了以鸟类为主的摄影,慢慢发展到拍摄各种野生动物。

只为唤起每一个人对生灵极地的尊重 摄影师顾莹专访

寒风中的帝企鹅(佳能相机拍摄)

最初,与许多摄影爱好者一样,顾莹的作品捕捉了非常多唯美的画面。而随着与动物们的朝夕相处,她开始将自己的生活完全与动物们融入在一起,拍摄风格也逐渐开始更多去关注纪实内容。

只为唤起每一个人对生灵极地的尊重 摄影师顾莹专访

藏羚羊(佳能相机拍摄)

“动物的生存是很残酷的,它们要面对恶劣的气候环境、自然界的弱肉强食,除此之外,人类社会的活动、发展也在不断挤压它们的生存空间。唯美的糖水片让“你觉得动物很美生活得很好,其实它们的生存很艰难,而我要做的就是如实反映它们的生存现状,让世人知道它们太需要我们的帮助了!”

自然法则很残酷 拍摄中那些深刻的经历

在外拍摄野生动物,难免会遇见很多残酷的画面,这些都发生在顾莹面前。

只为唤起每一个人对生灵极地的尊重 摄影师顾莹专访

帝企鹅幼崽(佳能相机拍摄)

图中这是一只倒在南极风暴中的小帝企鹅,它竖立起小小的翅膀,用尽最后的一丝气力在生命的尽头挣扎,拍摄这幅照片的两分钟后它离开了我们。每一场风暴过后雪原上都会留下很多幼雏的尸体,帝企鹅的幼仔仅有20-30%的存活率,与我们常见的美丽的帝企鹅影像比较,这才是帝企鹅真实的生存境况。

只为唤起每一个人对生灵极地的尊重 摄影师顾莹专访

捕猎藏羚羊的狼(佳能相机拍摄)

在我们眼中是残酷的生存画面,但在顾莹眼里则是正常的自然法则,无数次摄影经历让她认识到这就是生存,“不能说哪一个物种好,哪一个物种不好,不是狼吃藏羚羊就是坏蛋,狼也有它们的幼崽要养育,食物链就是这样,自然法则就是这样”。

只为唤起每一个人对生灵极地的尊重 摄影师顾莹专访

受伤的藏羚羊(佳能相机拍摄)

相比之下,摄影过程中让顾莹更为痛心的,是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造成的干扰、伤害。在青藏公路上,常常有藏铃羊迁徙经过,但她从没看到过有司机主动停车让藏羚羊过马路,藏羚羊每年从栖息地到繁殖地的往返迁徙,需两次穿越青藏公路、青藏铁路。一张临近死亡的藏羚羊头部特写照片,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拍摄的,这只过青藏公路时被汽车撞伤的藏羚羊,两个后肢已失去行动能力,在它奄奄一息的眼神中,充满了哀伤和无助,它在拍摄此图片的三天后死去。

只为唤起每一个人对生灵极地的尊重 摄影师顾莹专访

棕熊(佳能相机拍摄)

在野外,除了拍摄对象,自己也可能随时置身于危险之中。2016年,她去可可西里拍摄藏羚羊,同时也遭遇了那里的猛兽:棕熊。当时那头棕熊离她只有8 米远的距离,因为太想拍熊头部的特写,顾莹犯了致命性错误,进入了它的觅食地,生气的熊向她发动了攻击。

只为唤起每一个人对生灵极地的尊重 摄影师顾莹专访

棕熊与幼崽(佳能相机拍摄)

庆幸的是千钧一发之际地上有根铁丝拦住了熊,它一个急刹车,把地上的土都铲飞起来了,继而这头棕熊恼怒地拍打地面上全程录制的机器,顾莹则趁机飞速逃离,这才捡了条命。

只为唤起每一个人对生灵极地的尊重 摄影师顾莹专访

顾莹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这就是她的性格:喜欢就一定会坚持下去。她也从来不觉得去野外拍摄难受,像几天几夜不休息,吃没有味道的食物,长时间在帐篷里无声无息一直等待着拍摄目标出现……她觉得这些都特别正常。

只为唤起每一个人对生灵极地的尊重 摄影师顾莹专访

无人区腹地藏野驴的尸体(佳能相机拍摄)

“从事野生动物摄影就是这样,不是苦不苦的问题,要做到苦中作乐,其中各种被认为是苦的事情,对我而言就是常态。”就是因为拍照的较真和拼命,她被人戏称为“荒野女猎人”,这个称号算是名副其实了。

记录本身就是为了保护

一直以来,人们都有把青藏高原称为地球“第三极”的说法。无论南北极还是青藏高原的可可西里,都属于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域。2016年,为了完成《地球三极》的题材,顾莹第一次去可可西里拍藏羚羊,从那时开始,她就再没换过地方。

只为唤起每一个人对生灵极地的尊重 摄影师顾莹专访

拍了三年的可可西里,对她来说,去南极、北极拍摄就算是“玩”,可可西里才真正考验一个摄影师努力和耐力的极限。拍摄三极最具代表性动物的繁殖题材,顾莹是第一人,但她觉得最重要的并不是有没有机会拍到她所拍的,而是以什么理念去拍摄的问题。

只为唤起每一个人对生灵极地的尊重 摄影师顾莹专访

藏羚羊骸骨,盗猎者的罪证(佳能相机拍摄)

大众去野外接触野生动物的机会很少,野生动物摄影师的工作就是把这些生活在野外的动物的生存状态,如实地展现给大众。顾莹认为,野生动物摄影师的片子要告诉世人野生动物是如何生存的:它们如何繁衍,在自然界会遇到什么天敌,栖息的环境是否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达到何种程度……这些都是野生动物摄影师需要去关注、记录、思考的东西。

只为唤起每一个人对生灵极地的尊重 摄影师顾莹专访

雪鸮(佳能相机拍摄)

对她来说,拍野生动物,不是为了得到一张好看的照片、一段优美的视频,而是为了更了解身边的物种,了解它们和人的关系,让我们能更了解自己所生存的这个地球,每个物种都有它存在的道理,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归根结底,记录本身就是为了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只为唤起每一个人对生灵极地的尊重 摄影师顾莹专访

产仔的藏羚羊(佳能相机拍摄)

但怎么能够处理好我们跟动物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也是顾莹希望更多人能够真正了解到的问题。在她看来,保护野生动物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人们需要认识到每一个物种都有存在的意义,当我们真正意识到生命皆平等的时候,这场动物保护的行动才真正拉开序幕。

只为唤起每一个人对生灵极地的尊重 摄影师顾莹专访

北极熊与幼崽(佳能相机拍摄)

它们不是为了取悦人类而活,动物有天性、有野性,野生的狮子老虎怎么可能听你的话呢?野生动物的行为永远不可预见,拍野生动物的经验也不是仅凭嘴上就能传授。面对野生动物的瞬间变化,能够做出下意识的反应,只能是多年积累出来的结果。对于摄影师来说,相处过程中和它们产生的感情,也会在拍摄中显现出来,让作品的表达不仅仅停留在表面。

只为唤起每一个人对生灵极地的尊重 摄影师顾莹专访

红胸角雉(佳能相机拍摄)

所以说,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追求动物的美,就容易走极端。自然界的生存是残酷的,很多时候野生动物并不美,但这才是客观事实,是它们生命的一部分。就像纪实摄影师需要怀着人文精神,同样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也需要内心的一份关怀精神。

只为唤起每一个人对生灵极地的尊重 摄影师顾莹专访

(佳能相机拍摄)

只为唤起每一个人对生灵极地的尊重 摄影师顾莹专访

叼着藏羚羊的狼(佳能相机拍摄)

只为唤起每一个人对生灵极地的尊重 摄影师顾莹专访

顾莹和她的器材与帝企鹅一起遭受严寒考验

地球是所有生物的家园,生物圈的每一种生物彼此都是唇齿相依,好的野生动物摄影,不是只拍摄唯美的画面,而是尽量全面地记录每一个物种,作为一名野生动物摄影师不仅仅是摄影的问题,必须在内心建构起动物保护与环境保护意识还有相应的责任心,而顾莹就是用着手中的镜头和相机,让大家了解中国的野生生物,用影像传播保护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