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坤投资王琛:最艰难时刻已经过去,量化投资的春天很快来临

九坤投资王琛:最艰难时刻已经过去,量化投资的春天很快来临

九坤投资总经理、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 王琛

有媒体报道,在刚刚过去的2月,是量化基金史上亏损最为惨重的一个月,美股创2016年以来最大月跌幅。

A股市场的情况更不乐观。2017年是量化策略私募的“小年”,过去几年的高阿尔法收益时代一去不复返,2月的“黑色一星期”又让量化基金雪上加霜。

九坤投资总经理王琛直言:量化私募经历艰难的时刻。

量化哲学:更多的量化因子

王琛现担任九坤投资总经理、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2000-2008年就读于清华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和计算机博士。博士毕业后就职于美国华尔街的千禧年基金,参与全球股票量化基金的策略研究和投资。

2010年,随着股指期货正式问世,王琛看到了中国量化市场机会到来,离开了华尔街,回到北京合伙创建了九坤投资,成为第一批开始中国量化投资实践的机构。这一年也因股指期货的上市,被人称为对冲基金元年。

过去中国市场缺乏对冲工具,风险无处安放,很多人不愿意做。直到股指期货出来,大家发现通过这个也能拿到绝对收益了,所以开始吸引了大批量化的人才回国,可以说,股指期货是中国量化投资的基石。

王琛曾多次阐述自己的“量化哲学”——任何收益都伴随风险,而量化策略擅长刻画市场风险,可以用最优的收益风险比去赚策略擅长赚到的钱。这跟简单对个股、政策和市场大势做定性的方向预测赚钱有本质的不同。

“由于任何单一量化策略因子都会有其特定的短期风险,而市场只关注最终是否赚到钱,容易让对业绩评价出现选择性偏差!但作为希望活得更久的私募,我们一直坚持寻找更多的量化因子,并不过多倚重某一类型策略,并且不断打磨策略细节,发现策略体系中的盲点。”

2014-2015年间,量化私募高速扩张

随着股指期货的问世,中国的量化市场迅速做大。2010-2013年,中国量化交易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当时市场以股指期货的量化策略为主,随后CTA和股票量化对冲策略逐渐兴起。

2014-2015年期间,量化投资在国内开始登堂入室,进入主流投资的视野,尤其是股灾期间,量化对冲型基金与大盘指数和主观股票基金的大起大落形成鲜明对比,大部分量化基金都很好的通过对冲控制了净值回撤,甚至大盘下跌期间还能斩获盈利。

这个阶段,量化私募进入高速扩张阶段,管理规模迅速增长,也出现了多个百亿级规模的量化私募。

2015年政策收紧,量化投资进入“冰河期”

在2015年股灾肆虐之时,作为救市政策的一环,中金所接连采取多项措施,当年9月开始收紧股指期货,提高交易成本,降低杠杆,从开始调整之日起,平今仓交易手续费比例较股灾救市之前提高超过了100倍。

在多项收紧措施的影响下,股指期货品种成交活跃度也大幅下滑,股指期货成交量和成交额一落千丈,量化对冲基金则因为缺乏有效的对冲工具陷入困局。

中国期货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三股指期货品种成交量较2015年大幅下降98.48%、95.42%和84%,成交额同比大幅下降98.83%、96.59%和89.13%。伴随着成交跌入冰点,期指也呈现出显著的贴水,对冲策略收益被负基差侵蚀。

对于量化基金那段“黑暗时期”,王琛是这样回顾的:

在2013-2014年市场处于升水状态时,量化策略里用股指期货对冲时,不仅没有对冲成本还能赚到每年接近10%的期现套利收益,如果可以通过选股拿到10%的超额收益,基金很容易赚到15%以上的绝对收益。

但2016-2017年,即使有20%的超额收益,由于市场负基差严重,每年要反过来倒贴10个点的对冲成本,再算上股指期货较高的保证金,产品想做到正收益难上加难。

2016年潮水退去,谁在裸泳?

2016年随着量化基金陷入困局,主动型量化基金收益为-1.12%,而王琛担任基金经理的九坤量化混合3号年收益达到19.58%,位列组合基金业绩第二位;九坤量化混合2号位列第六位。

九坤投资王琛:最艰难时刻已经过去,量化投资的春天很快来临

2016年组合基金业绩帮TOP10

究其原因,王琛认为,2015年之前很多市场投资者并未真正了解量化投资,量化基金的阿尔法获取能力也良莠不齐,很多包装成阿尔法策略的产品,收益来源实际上是在搏一些小市值或者高beta个股的收益,实际上当时很多量化基金既没有足够的量化选股的能力,也无法通过有效的对冲规避风险。

有些标榜量化投资的通过赌小盘股、做空沪深300就赚了很多,而中国市场只看业绩,对量化投资理解不深。

“当时我们追求确定性的价值没法体现,我们觉得做自营性质的业务,更能保持市场竞争力,所以放弃扩张规模,坚持耕耘自己的策略和技术。”

九坤投资还非常重视团队建设,策略团队分工包括数据挖掘、因子开发、组合优化、交易优化、风控优化、IT系统优化等。团队成员大多来自于清华和北大毕业生,学术背景包括数学、物理学、统计学以及计算机等专业。

策略会随时间失效,只有体系和人才才是真正的竞争力

。高素质的人才是支撑量化发展的最基本的,是最本质的推动力,如果没有人才的积累和智力的叠加,量化的发展是无从谈起的。”

2017年极端行情,中国量化私募是艰难的一年

2017年,国家开始对股指期货“松绑”,但量化基金依然没有能够“喘口气”。

在这一年,A股市场呈现“一九行情”,大部分股票表现不佳,而量化投资策略要求分散化,降低个股的风险,极端的市场风格是导致量化亏损的重要原因,量化私募圈也遭遇了剧烈的“洗牌”。

王琛提到:“今年大家说不好做,是因为那些常见的因子表现差,如市值因子,但我们发掘了一些特别的东西。”

九坤的基本价值观是要做低相关性、与众不同、真正有确定性的阿尔法。为了保持专注度,九坤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购买大量数据,二是开发更多策略去分析数据。

“我们每年花在数据上的成本达几百万,市场上能找到的数据都尽可能去买。同时,在传统的基本面分析、量价分析之外,我们还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非线性方法分析,希望能挖掘出额外的信息和阿尔法,获得超额收益。”

2017年量化私募去年整体平均收益为-0.04%,不过九坤投资阿尔法策略基金却遥遥领先同行,平均收益达10.29%。管理规模从2016年的2亿,增长到2017年年底的50亿。

目前,九坤投资累计收益为212%,今年收益为0.9%。

2018年,量化私募是否柳暗花明?

对于刚刚开启的2018年行情,九坤投资认为主观价值投资、量化投资不是单选题,2018年随着股指期货进一步松绑、市场风险释放和热点的扩散,相信量化投资全行业的春天到来很可能比很多人预期的更快。

在这种情况下,他给出两个建议:

一是在市场关注度都在股票主观多头基金时,可以保持对量化的关注和不同风险特征的适量配置,作为对主观基金投资模式的分散;

二是以开放的心态看待各类型量化策略,关注内在逻辑和长期表现,量化策略就跟价值投资策略或其他投资策略一样,也会有阶段适应性和周期性。

量化投资能否代替主动投资?

目前,监管风向已经非常明确:鼓励大家更公平地利用公开数据在市场做交易。

这对量化投资是利好消息:因为它获取信息量更大,处理效率更高,反应速度更快。有媒体指出,量化投资已经成为私募新风口。

但是量化投资有其局限性,正如王琛提到的:量化要求对历史有效,赚的是具有规律性的钱,当政策变化较快时,现在的量化技术多半赚不到这部分需要依赖短期判断的钱。例如,雄安新区宣布设立时,主动投资者能通过迅速分析、解读政策,直接把握投资机会,但量化投资就很难准确识别出这种投资机会。

在雄安这个投资机会中,让押注中小创的成泉资本出尽了风头:

2017年4月,由于精准埋伏雄安概念股京汉股份,成泉资本“一战封神”。同年11月,押中两市年报高送转第一股凯普生物,让这家私募机构又“火了一把”。董事长胡继光将这两次“神来之笔”归结于团队精准判断+勤奋加班的结果。

这两次操作让成泉资本旗下产品收益率取得了不俗的收益,代表产品成泉汇涌一期的收益率突飞猛进,迅速突破100%。

这些投资机会,是量化投资不能把握的。

王琛个人简介:

清华大学数学物理学士、计算机博士。曾就职于美国量化对冲基金;依靠其扎实深厚的数学、计算机理论功底,对量化交易、尤其是高频交易有着深入和独到的理解。2010年成立量化投资团队开始进行国内期货、证券投资。

2012.04 - 2017.06 九坤投资(北京)有限公司

2010.10 - 2012.03 北京华美长城投资有限公司

2008.07 - 2010.09 世坤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代表产品:

九坤量化混合3号,成立时间:2015.11.6,起投金额:100万人民币;

九坤量化混合2号,成立时间:2015.11.6,起投金额:100万人民币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