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旸资产刘天君:不要轻易放弃投资风格,机会在绝望中诞生

泰旸资产刘天君:不要轻易放弃投资风格,机会在绝望中诞生

泰旸资产总经理、投资总监 刘天君

今年,是泰旸资产总经理刘天君持有格力的第十一年。

私募君此前提到,2007年初,刚刚当上基金经理的刘天君开始着手研究格力电器,面对这家稍显逊色的白电企业,很多资深的基金经理都对它嗤之以鼻。如今的格力电器已经涨了三十多倍,年化收益率在40%左右。

正如刘天君所言,他不是全能型投资者,基本不参与主题投资,注定会错过亚马逊、特斯拉这样的企业。很多故事看起来很美,但是真实性却无法判断,在能力范围内找到成长性持续性都满意的公司,对自己而言,是一种幸运。

理解投资逻辑和公司深度价值

刘天君聚焦于精选个股的阿尔法策略,通过自上而下行业筛选与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相结合的方式,重点选择低估值、高成长的价值成长股进行中长线投资,通过公司盈利的稳定增长获取长期收益。在个股研究方面我们高度重视产业格局、商业模式、管理团队及其自由现金流获取能力。

最近一年,刘天君没有参与任何形式的主题投资。他认为,虽然你赌对了风格,有可能有很高额回报,甚至超高的回报,但是如果风格处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那么其实一个最好的策略,还是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

每个人都有独特理解的公司,去投资它,甚至是去长期投资它,其实做到长期投资其实是最难的,买卖一个股票是非常容易的,低买高卖其实也不难,但问题是你能不能做到对一个具备长期价值的股票,你能够长期坚守,甚至有的时候是非常寂寞的去等待。

投资很多时候并不是简单的去看它的股价表现,而是要理解它背后的一个投资逻辑和它的一个深度的价值。

我们做投资往往会碰到这种至暗时刻,就是在黎明到来前的最后那么一两天,一定要坚持住,有的时候,就是在你最崩溃的时候,可能机会已经悄然来临,所以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方法论,然后持续学习,就是一方面要非常坚定自己的方法和你的策略,另外一方面要不断的更新你的知识和方法论。

对于私募基金而言,调研企业必不可少。刘天君认为,应该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最有价值的地方,因此泰旸资产不会广泛的去调研公司,而是重点选一些行业龙头,或者行业主要参与者,加大这种研究的深度和力度。

据统计,泰旸资产2017年调研总量大约在100到150次左右,平均到每一个投研人员身上约为三五十次,一周左右就会有针对一家公司的调研。而一年中,则会有30到50个实地调研记录,这个数字,无论是对刘天君本人还是公司的研究员来说,都不算少。

“对于那些需要重仓的个股,我本人和研究员都要去进行深度调研,还要见管理层。”

布局热点板块,收益一骑绝尘

泰旸资产首只产品发行时,正好是2015年的牛市疯狂期,市场热点层出不穷。因为秉承价值投资,并且公募投资思维转型不很彻底,在当时热炒成长股的市场中,产品表现平平。

泰旸资产刘天君:不要轻易放弃投资风格,机会在绝望中诞生

泰旸资产收益曲线

从泰旸资产收益曲线可以看出,公司成立到2017年初,收益处在略微亏损的状态。但是在2017年以后,泰旸资产的收益开始一骑绝尘,迅速攀升。

这得益于2016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开始逐步买入低估值的白酒、家电板块及成长性向好的苹果产业链概念股,完全踩中了2017年的强势板块。

对于刘天君来说,能抓住上述三个板块并非偶然。作为价值投资的信徒,早在担任公募基金经理期间,他就长期看好并持有家电股和白酒股,并在2009年开始买苹果概念股,对上述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

相对于讲资本运作故事的互联网金融、传媒等高估值板块,低估值的家电和白酒板块顺应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可以充分享受市场红利,而苹果产业链可以分享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红利。

蓝筹将出现分化,优质公司继续走强

回望2017年,刘天君提到,2017年是中国股票剧烈分化、蓝筹制胜的一年,价值投资迎来了久违的春天。A股市场终于通过剧烈分化的方式破而后立、焕发新生,IPO常态化、沪港深互联互通等制度功不可没,这些制度设计有力地推动市场从监管套利回归到价值投资的正轨。

“使最乐观的投资者,在年初的时候大概也不会想到蓝筹股会涨这么多,而且是普涨。这种状况不可能长期持续,明年蓝筹将会分化,只有优质公司才能继续走强。

从2018年开始,“蓝筹股分化”成为泰旸资产和刘天君提到次数最多的名词。

泰旸资产的2018年布局分为两方面,首先是聚焦行业结构优质、有定价权的强势上游行业。这类行业在中国经济的下一个阶段,无论复苏还是衰退,都不会出现太大的经营风险。其次看好受益通胀的顶级消费品公司、上游资源品公司,中长线看好医药、安防与人工智能、消费电子及互联网龙头

在医药领域,更看好创新药和医疗服务。相比其他子行业,创新药成长空间最大。医药企业估值需要拆分为两部分来分析,一是业绩对应市值,二是Pipeline二级市场估值。从这个思路出发,一些医药公司的在研产品管线价值仍属于未被市场所发现的隐蔽资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